-
公开(公告)号:CN111553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346537.9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城市行道树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城市行道树的安全风险评估框架;所述安全风险评估框架包括行道树倒塌或折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行道树危害评估体系和行道树倒塌或折断事件发生潜在后果的价值损坏评估体系;根据所述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行道树危害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行道树危害等级;根据所述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价值损坏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区域风险等级;构建所述行道树危害等级和所述区域风险等级的判断矩阵;根据所述判断矩阵,采用矩阵判定方法,获得行道树的安全风险评估等级表。本发明提高了行道树风险预测的准确性,降低了行道树事故造成损失发生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5359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46537.9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城市行道树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城市行道树的安全风险评估框架;所述安全风险评估框架包括行道树倒塌或折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行道树危害评估体系和行道树倒塌或折断事件发生潜在后果的价值损坏评估体系;根据所述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行道树危害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行道树危害等级;根据所述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价值损坏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区域风险等级;构建所述行道树危害等级和所述区域风险等级的判断矩阵;根据所述判断矩阵,采用矩阵判定方法,获得行道树的安全风险评估等级表。本发明提高了行道树风险预测的准确性,降低了行道树事故造成损失发生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3987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09227.4
申请日:2020-06-0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道树健康状况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棵行道树的各健康指标的评分,构成指标评分数据集;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评分数据集的主成分复合因子、各主成分复合因子的贡献率以及各主成分复合因子的初始值;对各主成分复合因子的初始值构成的矩阵进行因子旋转,得到因子旋转矩阵;根据因子旋转矩阵确定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根据 求取每棵行道树的第i个主成分复合因子Fi的得分;根据 计算每棵行道树的健康评价综合得分F。本发明能够对行道树的健康进行定量评价,为行道树的科学养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1316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42106.X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IPC: G06V20/1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10/80 , G06V10/776 , G06V10/764 , G06V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道树安全风险特征的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行道树上树干的病变区域的图像信息;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训练样本;基于所述训练样本,对改进后的YOLOv8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病虫害识别模型;其中,改进后的YOLOv8网络模型包括选择性多尺度卷积核注意力机制模块和平均池化模块;采用所述病虫害识别模型,对待识别的树干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采用上述训练样本和改进后的YOLOv8网络模型训练得到的病虫害识别模型,可对大批量、多种类型的树干病虫害图像进行识别,并快速提供高精度的识别结果,节省了识别时间、降低了排查成本,为城市绿化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更全面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88133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266046.7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道树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欲栽种行道树的地方开挖树穴;b、在树穴的底部铺上配方土和青石粒的混合物以形成底层,其中配方土与青石粒的体积比为2:8;c、在底层的上部布置栽植装置并铺上配方土和青石粒的混合物以形成中间层,并在中间层预留用于将行道树种植于其中的种植坑,其中所述栽植装置位于中间层内,配方土与青石粒的体积比为5:5;d、将欲栽种的行道树种入所述种植坑中并用体积比为5:5的土和青石粒的混合物填实;e、在中间层的上部铺上青石粒以形成上层。本发明还提供了适于上述种植方法的树穴结构,其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和对水肥的吸收,能够为行道树提供与其匹配的生长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96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829454.4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的砌筑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海绵体园林废弃物混凝土;2)利用步骤1)中的所述海绵体园林废弃物混凝土制备透水性砖块;3)依次在水体底面砌筑底部件,在底部件上利用步骤2)中获得的所述透水性砖块砌筑主体,在主体上砌筑顶部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方法砌筑的海绵体生态驳岸,其具有不容易受水平推力破坏、可对水系等进行调节、建设方便、成本较低的特性,在建设海绵体城市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97575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829412.0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崔恒香 , 崔鹏 , 周玲琴 , 史集蘅 , 殷英 , 史亚儒 , 李彬辉 , 安磊 , 龚琴 , 龚新来 , 严巍 , 许晓波 , 王瑛 , 张国兵 , 杨瑞卿 , 王本耀 , 顾汤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依次排列的面层、连接层、基层和垫层,所述连接层为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所述基层为新型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所述海绵体园林废弃物砂浆的成分包括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所述新型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的成分包括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再生石和光亮剂。本发明的新型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路面解决了城市园林废弃物污染问题,将之变废为宝,有利于环保;具有较好的吸水性、透水性、蓄水性、透气性和较高的强度;园林废弃物,取材方便,其存在节约了混凝土和砂浆其他材料的应用,因而造价更经济实惠。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967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829451.0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崔恒香 , 崔鹏 , 周玲琴 , 史集蘅 , 殷英 , 史亚儒 , 李彬辉 , 安磊 , 龚琴 , 龚新来 , 严巍 , 许晓波 , 王瑛 , 张国兵 , 李向茂 , 陈嫣嫣 , 杨瑞卿 , 王本耀 , 徐佩贤 , 顾汤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包括重量配比为100:100~140:200~290:5~35:0.15~1.15的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再生石和光亮剂。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园林废弃物干燥脱水得到产物一;将产物一粉碎为粒径0.1~3cm,得到产物二;将光亮剂喷洒在产物二上,搅拌,得到产物三;2)将水泥、砂子、再生石和水搅拌混合,得到产物四;3)在产物四混凝土初凝前,加入产物三,搅拌混合,得到该混凝土。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吸水性、透水性、蓄水性、透气性和较高的强度,实现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园林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再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797822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68247.0
申请日:2017-02-07
Applicant: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281 , A01G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香樟树的栽植基质及香樟树栽植系统,涉及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技术领域,以改善现有的栽植基质的结构无法与香樟树的生长需求相匹配,容易造成树木生长不良、早衰或者死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香樟树的栽植基质中,包括填充颗粒和配方土,且填充颗粒与配方土的质量比为1:(3‑5)。填充颗粒能够有效保证栽植基质的孔隙度,从而有利于香樟树根系的呼吸和对水肥的吸收,配方土能够为香樟树提供一定的养分;由于填充颗粒和配方土的比例适宜,因此通过两者的配合能够为香樟树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有效保证香樟树的健康生长和长久地发挥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46303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58090.6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上海世源屋顶绿化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 Y02P60/122 , A01G25/02 , A01G25/167 , E03B3/02 , E03B7/0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架桥下绿化带的雨水调蓄灌溉系统,该系统包括:储水箱;新雨初滤分离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装配的过滤网、底座以及新雨分离水箱,排水管,以及与储水箱连通的第一溢水管;设置于储水箱内部的光伏水泵;为光伏水泵提供动力的供能装置,该供能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板,以及能量储存逆变装置;与光伏水泵连接的喷头;以及与光伏水泵信号连接的微电脑集中控制箱。根据本发明,该系统既能够去除雨水中的大量有害物质,避免其对绿化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又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以及太阳能能源,节能环保;还提供一种从初滤分离、雨水的储蓄到喷灌以及漫灌的全程自动化的雨水调蓄灌溉系统,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