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516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31030.6
申请日:2021-01-3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硫共掺杂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NaOH/尿素/LA三元溶液,将三元溶液预冷,再在低温状态下加入纤维素粉末,并剧烈搅拌;(2)将混合物离心分离,得到纤维素沉淀,并进行冻干粉碎;(3)将冻干粉碎后的样品进行程序升温碳化;(4)将碳化后的样品与KOH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烘干后继续在氮气气氛下高温煅烧,然后用盐酸和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到氮硫共掺杂碳气凝胶,该气凝胶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采用纤维素作为原料、材料中孔道结构良好、氮和磷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良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44802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55167.6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源于纤维素的氮硫共掺杂水凝胶碳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纤维素粉末投入NaOH/硫脲/LA三元溶液中,充分搅拌,得到前驱体混合液,离心分离,取澄清溶液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加热使其凝胶化,得到均匀分散的NaOH/硫脲/LA三维水凝胶,冻干、粉碎,之后置于管式炉中直接进行高温碳化,烘干,洗涤至中性,烘干,即得到目的产物氮硫共掺杂碳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微晶纤维素、硫脲和LA分别作为C源、N源和S源,大幅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所制备出的多孔碳材料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大幅增强了电极材料的储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735858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53472.1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氮硫共掺杂的层状多孔碳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往去离子水中加入纤维素和硫脲,超声分散均匀,得到纤维素溶液;(2)对所得纤维素溶液水热处理,所得水热产物洗涤、干燥后,再进行预碳处理,得到预碳化样品;(3)将预碳化样品与活化剂、水混合均匀,继续高温煅烧,所得煅烧产物洗涤、干燥后,即得到目的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纤维素为碳前驱体,节约成本,属于绿色工艺,同时掺杂了金属元素提高多孔碳材料的赝电容性能,大幅增强了电极材料的储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33312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27566.6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1G53/11 , C01B32/348 , C01B32/324 , H01G11/30 , H01G11/4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纳米硫化镍/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榴莲皮去掉外皮切块,洗涤干燥后研磨成粉末,过筛,高温一次煅烧;(2)取一次煅烧样品与KOH和去离子水混合,烘干后高温二次煅烧;(3)将次煅烧样品洗涤至中性后,得到多孔碳材料;(4)将六水合硝酸镍、氟化铵、尿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硫脲,再加入多孔碳材料,水热处理,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即得到目的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天然废弃物榴莲皮为碳前驱体,节约成本,廉价环保,属于绿色工艺,所制备的纳米Ni3S2/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增强了赝电容超级电容器的导电性、功率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提供了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7202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66547.7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2 , H01G11/44 , H01G1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来自半纤维素的立方状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柚子皮切成块状,经洗涤后干燥,并研磨成粉末状,得到柚子皮粉末;2)将柚子皮粉末加入至碱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过滤,取上清液;3)将上清液调至中性,之后与乙醇混合后进行离心洗涤,再经干燥后得到半纤维素前驱体;4)将半纤维素前驱体与活化剂混合后进行高温煅烧,即得到立方状碳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一步法直接合成碳材料,有利于节约能源,所制备的生物质基碳电极材料呈现规整的立方结构,便于后续改性等操作,且原料从生物质废弃物柚子皮中提取,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133312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127566.6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H01G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纳米硫化镍/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榴莲皮去掉外皮切块,洗涤干燥后研磨成粉末,过筛,高温一次煅烧;(2)取一次煅烧样品与KOH和去离子水混合,烘干后高温二次煅烧;(3)将次煅烧样品洗涤至中性后,得到多孔碳材料;(4)将六水合硝酸镍、氟化铵、尿素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硫脲,再加入多孔碳材料,水热处理,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即得到目的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天然废弃物榴莲皮为碳前驱体,节约成本,廉价环保,属于绿色工艺,所制备的纳米Ni3S2/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增强了赝电容超级电容器的导电性、功率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提供了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44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14903.6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i‑Co‑ZI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泡沫镍预处理;将可溶性镍盐、二甲基咪唑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并获得溶液A;将可溶性钴盐、二甲基咪唑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并获得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Ni‑Co‑ZIF溶液;将泡沫镍浸泡在Ni‑Co‑ZIF溶液中,在室温下进行搅拌、浸泡,以此将Ni‑Co‑ZIF负载于处理后的泡沫镍之上;清洗,干燥,得到Ni‑Co‑ZIF复合材料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一步浸泡法合成了Ni‑Co‑ZIF复合材料,利用一步浸泡法将Ni‑Co‑ZIF复合材料负载于泡沫镍之上,大大缩短了合成与电极制作时间,Ni‑Co‑ZI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且Ni‑Co‑ZIF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82054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627954.7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纤维素溶液凝胶纳米碳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过程包括:通过NaOH溶液对纤维素溶液进行低温碱溶,得到纤维素碱溶液;将纤维素碱溶液离心分离去杂,取离心后获得的澄清液,干燥,凝胶,得到纤维素凝胶;将纤维素凝胶进行冻干,加入ZnCl2并分散进行活化;得到的表面有机锌化合物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碳化,得到纤维素凝胶碳化物;将纤维素凝胶碳化物进行酸洗、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烘干,得到纤维素溶液凝胶纳米碳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得到的衍生的分级多孔活性炭材料具有独特性能,得到了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理想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7233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04494.6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基的SiO2‑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取纤维素和苯酚加入到酸液中进行液化,得到液化液;(2)将步骤(1)得到的液化液调节ph至碱性后加入SiO2,水浴进行加热反应得到前驱体;(3)将步骤(2)得到的前驱体抽滤洗涤后进行干燥,再经预碳化处理,得到粗产物;(4)将步骤(3)得到的粗产物和碱液混合均匀,干燥后继续煅烧处理,再经后处理过程,即得到目的产物SiO2‑C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形貌优良的孔结构和Si活性基团,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电容、循环稳定性和导电性,进一步提高了纤维素基的SiO2‑C复合材料的电容量,大幅增强了该复合材料的储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26142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64105.9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基氮磷共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氨酯泡沫切成块状,之后清洗并烘干;2)将步骤1)中烘干后的聚氨酯泡沫浸入磷酸盐溶液中,之后将吸收了磷酸盐溶液的聚氨酯泡沫置于烘箱中干燥;3)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聚氨酯泡沫进行高温煅烧,即得到聚氨酯基氮磷共掺杂碳材料,该聚氨酯基氮磷共掺杂碳材料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基氮磷共掺杂碳材料电化学性能优良,且采用一步碳化法合成步骤简单,制备过程无毒害,成本低廉,符合市场需求,在电极材料领域有较大应用潜力,适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