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95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91731.5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IPC: G16H10/60 , A61B5/107 , G16H50/30 , G06N3/0464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测量手指形态学提供健康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方法,用于检测手指形态,包括系统框架和数学模型;系统框架包括指端的数据输入模块和核心功能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包括三维形态数据(如CT或MRI扫描)、二维影像(如X光、照片)、患者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图像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模型分析模块;所述数学模型包括指甲角模型、远端指节比率和体积测量模型。本发明利用系统分析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误差,通过建立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替代传统的手工测量和记录;利用标准化流程减少了因检测者技能水平不同导致的结果偏差;本发明支持大批量样本分析,适合大规模筛查。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将检测时间缩短至传统方法的1/5,单次测量耗时仅需数秒。自动化分析减少90%以上的人工干预,大幅降低操作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86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93074.8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附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皮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甘蔗皮进行蒸煮处理,甘蔗皮内部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被软化和膨胀,并裸露出纤维素与半纤维素上的羟基,得到蒸煮甘蔗皮;将蒸煮甘蔗皮浸没于酯类化合物水溶液中,经干燥,得到甘蔗皮吸附剂;其中,酯类化合物水溶液的浓度为0.059mol/L~0.5mol/L。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混合酶制备生物质吸附剂时成本高,不易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问题;且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甘蔗皮吸附剂还能够有效改善现有吸附剂在PM10吸附容量上的不足,实现了甘蔗皮这一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3868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95310.X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蒲公英制备处理TVOC的生物吸附剂方法,把蒲公英置于0.5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32h,用流动水水洗至中性状态;将洗干净的蒲公英烘干待用;把0.077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移到烧杯内,在水浴箱水浴0.67h;水浴完,移走烧杯,将蒲公英冲洗干净;把洗净的蒲公英放入干燥箱,待蒲公英干燥后装袋保存,即得一种生物吸附剂。本发明以蒲公英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的无污染的吸附剂,与竹炭、活性炭、硅藻土、大孔树脂、优化蒲公英渣和原始蒲公英渣土进行横向比较,经横向实验可得出化学修改蒲公英吸附效果比上述材料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549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43832.5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声辅助半纤维素酶法制备除磷吸附剂的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后的柚皮置于沸水中蒸煮一段时间,将蒸煮后的柚皮置于半纤维素酶溶液中处理一段时间,然后冲洗柚皮至中性;将洗至中性的柚皮置于超声仪器中进行灭酶处理,处理完后过滤,再加入无水乙醇进行脱色处理,处理完后过滤,清洗,得到半成品;将半成品烘干至恒重,经粉碎后得到除磷吸附剂。本发明通过超声波辅助半纤维素酶处理得到的优化柚皮粉末,对含磷废水吸附效果较强。废弃柚皮作为廉价的吸附材料,广泛的原料来源、较低的成本预算、吸附率较高,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吸附剂,实现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