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2435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8726.0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上海安池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73 , H01M8/02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护框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作方法及膜电极,包括将单面附着保护纸的热熔胶薄膜切成中空框,形成热熔胶膜框,将两张热熔胶膜框分别放在CCM的两面,对齐后在滚压机上进行滚压,将PEN膜切成中空框,形成PEN保护框,扩散层的长宽大于CCM的催化层的长宽,将阳极扩散层和阴极扩散层分别与CCM的阳极催化层和阴极催化层对应放置,将两张PEN保护框分别套在阳极扩散层和阴极扩散层的外围,使用热压机进行热压,得到具有保护框的膜电极。本发明部分热熔胶膜压在扩散层底部,对电解质膜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增强了抵抗扩散层与PEN保护框接缝处对电解质膜的剪切应力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膜电极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55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00662.2
申请日:2022-04-17
Applicant: 上海安池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02 , H01M8/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流场沟槽深度不均的双极板及燃料电池,所述双极板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阳极单极板和阴极单极板,阳极单极板包括平行交错排列且槽口方向相反的阳极流场沟槽和阳极冷却槽,阴极单极板包括平行交错排列且槽口方向相反的阴极流场沟槽和阴极冷却槽,阳极流场沟槽的槽底与阴极流场沟槽的槽底对应连接,阳极冷却槽的槽口与阴极冷却槽的槽口相对形成冷却剂通道,阳极流场沟槽包括多个深度不同且沿气体流场方向交替设置的阳极深槽部分和阳极浅槽部分,阴极流场沟槽均包括多个深度不同且沿气体流场方向交替设置的阴极深槽部分和阴极浅槽部分。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电池堆反应气体的均匀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520383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06548.2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上海安池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H01M8/247 , H01M8/2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用弹簧及其设计选型方法及燃料电池电堆,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用弹簧的设计选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燃料电池电堆对弹簧的性能需求,得到弹簧直径D、弹簧最大压缩量h和弹簧厚度t的范围;以弹簧几何参数直径D的边界条件作为输入的约束函数,通过弹簧直径D的范围、弹簧最大压缩量h的范围和弹簧厚度t的范围建立燃料电池电堆的组装力F、最佳变形量δ的响应面,以弹簧缓冲和补偿过程中柔性系数相对最大为目标条件,得出最优的D、h和t。本申请量化了电堆生命周期内电堆缓冲和补偿的位移与组装力,能使电堆的密封性和性能得到保证,还可以防止电堆因组装力过大而影响电堆性能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5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85901.9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上海安池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04 , H01M8/247 , H01M8/247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位装置及燃料电池电堆的组装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一种定位装置,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组装,燃料电池电堆包括第一端板、第一集流板、电堆主体、第二集流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第一集流板和电堆主体设有公共腔体,定位装置包括:内定位组件,内定位组件包括支撑体和运动连接机构,运动连接机构适于在支撑体的通道中移动,以使支撑体的径向外扩而处于扩张状态,处于扩张状态下的支撑体与公共腔体相配合,用于对第一端板、第一集流板和电堆主体进行定位;外定位组件,外定位组件包括底座、限位框和多个定位杆,用于对第二集流板和第二端板进行定位。本申请能提升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精度,提高燃料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00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520639.7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上海安池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28 , H01M8/021 , H01M8/0213 , H01M8/0221 , C09D127/18 , C09D7/61
Abstract: 一种制备燃料电池双极板用的不锈钢带上预涂层制备方法,包括不锈钢带表面处理和在不锈钢带表面涂覆预涂层,不锈钢带表面处理是将不锈钢带的表面抛光至一定粗糙度,再去除钝化膜;涂覆预涂层包括涂覆浆料配制和涂层涂覆,涂覆浆料配制是将石墨粉或碳粉、酚醛树脂乙醇溶液和聚四氟乙烯溶液配制成凝胶体的涂覆浆料,涂层涂覆是将配制的涂覆浆料涂覆到不锈钢带表面,再在涂层表面附上聚四氟乙烯薄膜,热压后,将聚四氟乙烯薄膜剥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材料和设备简单,成本低。双极板表面不受腐蚀。模压流场过程中不会形成裂纹。涂层的使用寿命长。电池稳定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55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400662.2
申请日:2022-04-17
Applicant: 上海安池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02 , H01M8/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流场沟槽深度不均的双极板及燃料电池,所述双极板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阳极单极板和阴极单极板,阳极单极板包括平行交错排列且槽口方向相反的阳极流场沟槽和阳极冷却槽,阴极单极板包括平行交错排列且槽口方向相反的阴极流场沟槽和阴极冷却槽,阳极流场沟槽的槽底与阴极流场沟槽的槽底对应连接,阳极冷却槽的槽口与阴极冷却槽的槽口相对形成冷却剂通道,阳极流场沟槽包括多个深度不同且沿气体流场方向交替设置的阳极深槽部分和阳极浅槽部分,阴极流场沟槽均包括多个深度不同且沿气体流场方向交替设置的阴极深槽部分和阴极浅槽部分。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电池堆反应气体的均匀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500044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20639.7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上海安池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28 , H01M8/021 , H01M8/0213 , H01M8/0221 , C09D127/18 , C09D7/61
Abstract: 一种制备燃料电池双极板用的不锈钢带上预涂层制备方法,包括不锈钢带表面处理和在不锈钢带表面涂覆预涂层,不锈钢带表面处理是将不锈钢带的表面抛光至一定粗糙度,再去除钝化膜;涂覆预涂层包括涂覆浆料配制和涂层涂覆,涂覆浆料配制是将石墨粉或碳粉、酚醛树脂乙醇溶液和聚四氟乙烯溶液配制成凝胶体的涂覆浆料,涂层涂覆是将配制的涂覆浆料涂覆到不锈钢带表面,再在涂层表面附上聚四氟乙烯薄膜,热压后,将聚四氟乙烯薄膜剥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材料和设备简单,成本低。双极板表面不受腐蚀。模压流场过程中不会形成裂纹。涂层的使用寿命长。电池稳定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8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78732.6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上海安池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自增湿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第一分水器、超声波雾化器、空压机和中冷器,第一分水器设在燃料电池的阴极出口处,第一分水器的出水口与超声波雾化器的入口连接,超声波雾化器的出口与空压机的出口连接,超声波雾化器形成的雾化水能够在空压机的出口处被高温空气气化成水蒸汽;空压机的出口与中冷器的入口连接,中冷器的出口与燃料电池的阴极入口连接。本发明利用汽化燃料电池阴极出口排出的液态水,通过超声波雾化器、空压气、中冷器等把收集到的液态水汽化并引入空气系统,实现燃料电池对其反应空气的自增湿。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03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591103.4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上海安池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2475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10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端板组件及燃料电池电堆,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一种端板组件,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端板组件包括:第一端板,第一端板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筋,第一端板的至少部分的外表面设有弧形曲面;第二端板,第二端板包括浮动端板、弹性件和外端板,弹性件设于浮动端板和外端板之间,浮动端板相对外端板更靠近第一端板;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包括连接板件、连接杆件或连接带,沿着第一方向,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通过连接板件连接;燃料电池电堆的堆芯组件设置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本申请可以改善端板的变形问题,增加燃料电池电堆压力分布的均匀性,可靠性或密封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82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478732.6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上海安池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自增湿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第一分水器、超声波雾化器、空压机和中冷器,第一分水器设在燃料电池的阴极出口处,第一分水器的出水口与超声波雾化器的入口连接,超声波雾化器的出口与空压机的出口连接,超声波雾化器形成的雾化水能够在空压机的出口处被高温空气气化成水蒸汽;空压机的出口与中冷器的入口连接,中冷器的出口与燃料电池的阴极入口连接。本发明利用汽化燃料电池阴极出口排出的液态水,通过超声波雾化器、空压气、中冷器等把收集到的液态水汽化并引入空气系统,实现燃料电池对其反应空气的自增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