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药剂真空预压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23878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61749.5

    申请日:2019-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渗-药剂真空预压法,将向废浆中添加化学药剂与电渗和真空预压相结合对工程废浆进行固液分离,在电渗联合真空预压作用阶段,电渗可以有效的促使泥浆中弱结合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能够大批量、快速、集约化的废浆处理。并且真空预压会促进阴极附近泥浆的固结,而电渗会促进阳极附近泥浆的固结,真空预压和电渗联合作用时,可有效提高阴阳极附近泥浆的强度。本发明采用电渗法、添加药剂法和真空预压法相结合对泥浆进行快速、高效、集约化处置,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及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一种新型泥浆处置固液分离方法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QCM-D的污泥调理剂效果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706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0914445.6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CM‑D的污泥调理剂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QCM‑D仪器,以污泥稀释液为吸附层基底,构建污泥‑污泥调理剂‑污泥的层层组装结构,实时监测层层组装过程中振荡频率和耗散因子的变化曲线,并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标准化耗散因子评价污泥调理剂对污泥的絮凝效果、骨架构建能力以及管道泵送性能。该评价方法从单层絮体的角度对调理剂絮凝效果进行评价,直观地对比了调理剂在骨架构建方面的功能倾向和管道泵送性能,为新型调理剂的研发和调理参数的优化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无需进行高压过滤或板框脱水实验,依赖从业人员的经验通过观察絮体形态或脱水性能来判断。

    一种基于QCM-D的污泥调理剂效果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7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914445.6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CM‑D的污泥调理剂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QCM‑D仪器,以污泥稀释液为吸附层基底,构建污泥‑污泥调理剂‑污泥的层层组装结构,实时监测层层组装过程中振荡频率和耗散因子的变化曲线,并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标准化耗散因子评价污泥调理剂对污泥的絮凝效果、骨架构建能力以及管道泵送性能。该评价方法从单层絮体的角度对调理剂絮凝效果进行评价,直观地对比了调理剂在骨架构建方面的功能倾向和管道泵送性能,为新型调理剂的研发和调理参数的优化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无需进行高压过滤或板框脱水实验,依赖从业人员的经验通过观察絮体形态或脱水性能来判断。

    污泥运输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5783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720611.1

    申请日:2018-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运输系统,其包括:污泥箱;置于污泥装载处的进料机构,包括支撑架、以及置于支撑架上的进料漏斗和对接机构,对接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架、以及将第一定位架与支撑架相连且带动第一定位架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第一定位架具有定位口,在定位口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与污泥箱锁紧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与锁紧柱锁紧相连的第一锁紧组件,以及与闸门板锁紧相连且带动闸门板移动的第二锁紧组件;在进料机构与污泥箱相连的过程中,锁紧机构将进料机构与污泥箱锁紧并且将闸门板开启,使进料漏斗底部的卸料管经定位口伸入所述污泥进口;在污泥箱储存处和支撑架间往复运送污泥箱的运输机构;将污泥箱运至污泥填埋处的运输车。本发明提高了污泥装卸效率。

    污泥运输系统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5783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810720611.1

    申请日:2018-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运输系统,其包括:污泥箱;置于污泥装载处的进料机构,包括支撑架、以及置于支撑架上的进料漏斗和对接机构,对接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架、以及将第一定位架与支撑架相连且带动第一定位架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第一定位架具有定位口,在定位口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与污泥箱锁紧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与锁紧柱锁紧相连的第一锁紧组件,以及与闸门板锁紧相连且带动闸门板移动的第二锁紧组件;在进料机构与污泥箱相连的过程中,锁紧机构将进料机构与污泥箱锁紧并且将闸门板开启,使进料漏斗底部的卸料管经定位口伸入所述污泥进口;在污泥箱储存处和支撑架间往复运送污泥箱的运输机构;将污泥箱运至污泥填埋处的运输车。本发明提高了污泥装卸效率。

    一种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常温处理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1086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94622.X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常温处理系统及工艺,包括pH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吹脱塔、吸收塔、折点加氯氧化池、碱液加药系统、脱氮剂加药系统、次氯酸钠加药系统和第一酸液加药系统;通过在沉淀池与吹脱塔之间的管道上设置脱氮剂加药系统,利用脱氮剂显著降低空气吹脱所需的空气量和pH调节加碱量,并保持高的氨氮去除效率,以经济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氨氮;之后废水经空气吹脱后的剩余氨氮经折点氧化,降低至排放要求或0,以简单高效的方式去除剩余氨氮至目标值。该系统及工艺简单,占地少,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适用于无热源的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的氨氮去除。

    一种循环流化床一体化污泥焚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4889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810811255.4

    申请日:2018-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包括焚烧炉、分离器、气动分配阀、干化器、细灰分离器、冷凝器、汽水分离器、第一鼓风机、尾部受热面、除尘器、引风机、烟囱;焚烧炉的上部分别与分离器、尾部受热面相连;分离器的下部通过气动分配阀分别与焚烧炉、干化器相连,干化器内干化的污泥依次通过细灰分离器、冷凝器、汽水分离器,在第一鼓风机的作用下送入焚烧炉;尾部受热面通过循环导热油与干化器相连,尾部受热面内的高温烟气通过除尘器,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从烟囱排出。本发明把污泥干化和焚烧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大幅降低了污泥焚烧时辅助燃料的消耗,极大简化了干化焚烧工艺,具有操作简单、调节范围大、控制性能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