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运输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5783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720611.1

    申请日:2018-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运输系统,其包括:污泥箱;置于污泥装载处的进料机构,包括支撑架、以及置于支撑架上的进料漏斗和对接机构,对接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架、以及将第一定位架与支撑架相连且带动第一定位架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第一定位架具有定位口,在定位口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与污泥箱锁紧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与锁紧柱锁紧相连的第一锁紧组件,以及与闸门板锁紧相连且带动闸门板移动的第二锁紧组件;在进料机构与污泥箱相连的过程中,锁紧机构将进料机构与污泥箱锁紧并且将闸门板开启,使进料漏斗底部的卸料管经定位口伸入所述污泥进口;在污泥箱储存处和支撑架间往复运送污泥箱的运输机构;将污泥箱运至污泥填埋处的运输车。本发明提高了污泥装卸效率。

    花篮螺栓
    3.
    发明公开
    花篮螺栓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816738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77585.5

    申请日:2018-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篮螺栓,包括螺栓本体,螺栓本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带内螺纹的螺杆装配孔,螺栓本体两端的装配孔内分别设有花篮螺栓左调节杆和花篮螺栓右调节杆,花篮螺栓左调节杆位于螺栓本体内侧的杆体上垂直于轴线开设有第一对穿孔,第一对穿孔内设有第一开口销,花篮螺栓右调节杆位于螺栓本体内侧的杆体上垂直于轴线开设有第二对穿孔,第二对穿孔内设有第二开口销,所述第一开口销与花篮螺栓左调节杆内侧端的距离为1cm,所述第二开口销与花篮螺栓右调节杆内侧端的距离亦为1cm。其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有效防止花篮螺栓由于振动螺母松动而脱落,有效提升了钢丝吊装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精确控制处理后的污水排放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4940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95039.0

    申请日:2015-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确控制处理后的污水排放的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一体化反应池、浊度仪以及上位机;所述的一体化反应池设置有数个浑水闸门和数个清水闸门;且所述的浑水闸门上设置有浊度仪,所述的浊度仪与所述的上位机相通信,所述的上位机与所述的清水闸门以及所述的浑水闸门相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现精确控制处理后的污水排放的方法。采用该种结构的精确控制处理后的污水排放的系统及方法,提高了在线检测的精度、提高了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减轻人力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等实绩,满足了排放要求,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调节更灵活,控制精度高,性能可靠,应用范围广泛。

    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水下摄像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3052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380787.4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水下摄像装置,包括设于污水处理池内的水下摄像机构,及设于污水处理池岸上并与所述水下摄像机构相连的水上监控机构;所述水下摄像机构,包括设于污水处理池岸上的直线导轨,设于所述直线导轨上的上下升降杆,设于所述上下升降杆内部的齿轮盘、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连于所述齿轮盘上,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有摄像头本体,以及用以给所述摄像头本体提供光源的照明组件;所述水上监控机构,包括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所述摄像头本体相连的显示器,及用以控制所述上下升降杆、所述齿轮盘动作的控制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对污水池下情况进行监测的污水处理池水下摄像装置。

    污水过滤器
    9.
    发明公开
    污水过滤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07432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810811015.4

    申请日:2018-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污水过滤器,包括:罐体、顶盖、进水管、滤材、出水管。罐体内分成进水腔、过滤腔和出水腔,进水腔位于罐体的底部,过滤腔位于进水腔的上方,出水腔位于过滤腔的上方,罐体的顶部。顶盖安装在罐体的顶部。进水管连接到进水腔。滤材放置在过滤腔中。出水管连接到出水腔。本发明的污水过滤器采用由下而上的水流路径,污水在滤材中停留的时间较长,能够充分吸附污水中的固体杂质,提升过滤质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以相反的从上而下的方向对滤材进行冲洗,去除其中吸附的固体杂质,提升滤材的重复使用率和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