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余热驱动的新风除湿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03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664517.1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余热驱动的新风除湿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涉及新风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第二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四通风阀、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三通、第二三通,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本发明采用固体吸附材料去除新风中的湿负荷,利用第一水泵泵送低温余热热水提供固体吸附材料再生阶段所需再生热,实现连续除湿,并设置内循环利用第二水泵对固体吸附除湿过程产生的残留再生热进行预处理,降低了除湿阶段需要的冷量,提高了除湿的效率,减少了热量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耗。

    一种提升用户能量品位的氨水溶液再吸收远距离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31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55053.9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用户能量品位的氨水溶液再吸收远距离供热系统,包括余热热源、供热端、高压发生器、高压吸收器、低压发生器、低压吸收器、提质供热发生器、提质供热吸收器,所述高压发生器和高压吸收器设置在靠近所述余热热源处,并被配置成将所述余热热源的余热能量转化为溶液浓度差以产生稀氨溶液与浓氨溶液,所述低压发生器和低压吸收器以及所述提质供热发生器和提质供热吸收器设置在靠近所述供热端处,并被配置成为用户提供不同品质的热能;所述余热热源和供热端之间利用长距离再吸收循环输送段连接,输送工质为稀氨溶液、浓氨溶液与混合浓度氨溶液。本发明可降低驱动热源温度,增加输热距离,提高供热效率,有效解决用户用能品质。

    一种再吸收式大浓度差储热与长距离无热损输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1367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078176.3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吸收式大浓度差储热与长距离无热损输热系统,涉及吸收式热泵与储热领域,包括热源侧增大浓度段、热源基本段、长距离输热段、用热段、浓溶液储罐和稀溶液储罐,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储放热能的液体介质,液体介质为大浓度差的氨水溶液,氨水溶液可以在所述系统内部循环流动。本发明工质热量以氨水溶液二元浓度差的化学能形式储存,同环境无温差,在热能储存中热损更小、储罐保温成本更低,能用无保温的管道进行长距离的热能输送,本发明还能够降低驱动热源温度,拓展太阳能和低品位热能利用温区。在中低温太阳能和低品位热能充足时,能够切换模式增大溶液管储液浓度差,提升系统储热密度。

    一种太阳能辅助吸收压缩耦合冷热双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9673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064287.9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辅助吸收压缩耦合冷热双供系统,涉及太阳能供热制冷领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交换器、风冷器、空调末端、阀门组件;太阳能集热器与热交换器连接,热交换器分别与风冷器以及空调末端连接,风冷器与空调末端连接;阀门组件用于控制太阳能集热器与热交换器之间、热交换器与风冷器之间、热交换器与空调末端之间、风冷器与空调末端之间的通断状态;通过控制通断状态切换多种制冷模式和多种制热模式。通过本申请的实施,克服吸收循环在吸收压缩耦合系统中供能单一性的限制,使吸收循环参与夏季制冷和冬季供热,有效提高其年运行时长,令太阳能可用于高效辅助耦合系统供热制冷,从而降低系统全年运行的电能消耗。

    一种再吸收式大浓度差储热与长距离无热损输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1367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78176.3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吸收式大浓度差储热与长距离无热损输热系统,涉及吸收式热泵与储热领域,包括热源侧增大浓度段、热源基本段、长距离输热段、用热段、浓溶液储罐和稀溶液储罐,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储放热能的液体介质,液体介质为大浓度差的氨水溶液,氨水溶液可以在所述系统内部循环流动。本发明工质热量以氨水溶液二元浓度差的化学能形式储存,同环境无温差,在热能储存中热损更小、储罐保温成本更低,能用无保温的管道进行长距离的热能输送,本发明还能够降低驱动热源温度,拓展太阳能和低品位热能利用温区。在中低温太阳能和低品位热能充足时,能够切换模式增大溶液管储液浓度差,提升系统储热密度。

    小型多模式太阳能辅助家用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09578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513166.9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多模式太阳能辅助家用空调系统,涉及空调系统领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第一热水泵、蓄热水箱、第二热水泵、吸收式循环发生器、吸收式循环冷凝器、吸收式循环节流阀、吸收式循环蒸发器、吸收式循环绝热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溶液调节阀、溶液循环泵、冷剂水再循环泵、溶液风冷预冷器、压缩式循环冷凝器、风机、压缩式循环节流阀、压缩式循环蒸发器、压缩机和三通阀。本发明有效规避了风冷机组的结晶故障,降低了系统总耗电量,显著缩小了系统体积并实现一体化结构设计,推动了吸收压缩耦合系统在小型化家用空调的应用。

    一种除湿换热器耦合压缩热泵的热湿独立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639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19801.7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换热器耦合压缩热泵的热湿独立控制系统,涉及空调系统中的热湿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氟路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储液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温度模块和湿度模块;温度模块包括室内换热器、冷冻水泵、风机盘管,湿度模块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除湿换热器、第二除湿换热器、四通空气阀、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本发明在提供制冷供热的同时实现夏季除湿冬季加湿的湿度控制,通过热湿独立控制提高了热泵的蒸发温度,提升了系统能效。

    一种空气净化用复合型过滤网

    公开(公告)号:CN11210792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774153.7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用复合型过滤网,它包括成组排列的复合型过滤网单体,所述复合型过滤网单体由过滤网和镀锌框构成,过滤网内部基材的表面涂覆有硅胶层,镀锌框对过滤网包边;所述过滤网是由单层E型瓦楞纸板粘叠制成,单层E型瓦楞纸板是由全热交换纸与木浆纤维纸被一起加工而成。本发明通过由全热交换纸与木浆纤维纸加工成的E型瓦楞纸板的多层粘叠形成丰富的瓦楞形空气孔道,并且让硅胶涂覆到瓦楞纸基材内部及表面上;当不同种类的污染气体通过瓦楞形空气孔道时,污染气体被所涂覆的硅胶吸附,从而实现了空气的净化。相比于传统的空气净化过滤网,该结构可以过滤污染气体的种类广泛,并且空气流通阻力小,还可以进行高温再生而多次重复使用。

    一种基于光伏光热组件的建筑热电联产及调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095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07090.9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光热组件的建筑热电联产及调湿系统,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包括制冷剂循环管路,集热水箱循环管路,供暖蓄能调湿循环管路,所述制冷剂循环管路包括电力输出、光伏/光热组件、压缩机、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并联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集热水箱循环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供暖蓄能调湿循环管路相连接。该发明可降低能耗,综合效率较高,还可与建筑一体化,占地面积小,适合可再生能源及绿色建筑的推广普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