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0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01287.6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327 , B01L3/00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微流控电化学分析系统。本发明可以对生物体血样里腺苷、同型半胱氨酸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以判断生物体健康状况,以备后续治疗。除了即时快速检测外,本发明体积重量适中,携带方便,适用于医院、家庭以及野外等各种环境下检测身体健康状况,利用所获得的生理参数给人们对健康情况进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169051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0528203.3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病菌检测反应器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涉及致病菌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由两层薄膜密封形成竖向排列的裂解区、混合区、以及反应区;所述裂解区一侧与所述混合区之间通过封装隔离带分隔,另一侧设有进样口;所述反应缓冲区分别于所述混合区和所述反应区相通;所述反应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预埋内参靶标的第一反应区和至少一个用于预埋测试靶标的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和第二反应结均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反应池的反应件;解决现有技术中病原体检测微流控芯片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5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10528204.8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式核酸扩增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涉及生物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多个通过通道连接的反应腔;反应腔包括由裂解腔、纯化腔、预扩增腔以及扩增腔;所述裂解腔上设有进样口,并与所述纯化腔上连通;所述纯化腔分别连通有预装核酸纯化液的第一储液腔和预装核酸洗脱液的第二储液腔;所述纯化腔内预封装有二氧化硅包被的磁珠并与所述预扩增腔连通;所述预扩增腔连通有预装核酸扩增稀释液的第三储液腔,并与所述扩增腔连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将裂解、纯化和扩增过程完整集成在同一芯片上,操作繁琐且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被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28204.8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式核酸扩增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涉及生物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多个通过通道连接的反应腔;反应腔包括由裂解腔、纯化腔、预扩增腔以及扩增腔;所述裂解腔上设有进样口,并与所述纯化腔上连通;所述纯化腔分别连通有预装核酸纯化液的第一储液腔和预装核酸洗脱液的第二储液腔;所述纯化腔内预封装有二氧化硅包被的磁珠并与所述预扩增腔连通;所述预扩增腔连通有预装核酸扩增稀释液的第三储液腔,并与所述扩增腔连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将裂解、纯化和扩增过程完整集成在同一芯片上,操作繁琐且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被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58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43656.3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集成芯片,本发明设计的全血血浆分离芯片是具有快速、高通量、无堵塞的特点,整个血浆的分离通道结构都在同一个平面上,结合惯性聚焦和Fahraeus效应,采用的无细胞血浆区域中高阻的侧向分叉通道进行血浆的分离,不仅可在较高的流速下实现无堵塞的血浆分离。本发明在血浆分离器结构的基础上,设计适配于不同生物传感器集成的全血血浆分离微流控芯片结构以及该芯片与不同异质基材的生物传感器的集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690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28203.3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病菌检测反应器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涉及致病菌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由两层薄膜密封形成竖向排列的裂解区、混合区、以及反应区;所述裂解区一侧与所述混合区之间通过封装隔离带分隔,另一侧设有进样口;所述反应缓冲区分别于所述混合区和所述反应区相通;所述反应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预埋内参靶标的第一反应区和至少一个用于预埋测试靶标的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和第二反应结均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反应池的反应件;解决现有技术中病原体检测微流控芯片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790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304831.7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 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569 , B01L3/00 , B01D5/00 , G01N33/68 , G01N33/543 , A61B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气体冷凝物采集与检测一体化的微流控集成生物传感系统,包括:基于热电冷却的呼吸气体冷凝物采集器,其包括:软管、冷凝物收集管、冷却阱铝块、帕尔帖元件和MCU冷却器;基于微流控集成的片上栅极石墨烯场效应管生物传感系统,其包括:微流控芯片和片上栅极石墨烯场效应管生物传感器;电源以及信号采集与控制模块;其中,呼出气体进入冷凝物收集管后冷凝,进而流入到微流控芯片中以及片上栅极石墨烯场效应管生物传感器的表面,通过信号采集与控制模块进行生物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从而实现呼吸气体冷凝物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本发明可同时实现EBC的采集与检测,既减轻了采样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避免了样本被污染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549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19602.2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天津中医药大学
IPC: B01L3/00 , B01F31/65 , B01F33/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对称阱阵列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样口(1)、进样分流引导区(2)、进样缓冲区(3)、微颗粒捕获区(4)、出样缓冲区(5)、出样分流引导区(6)和出样口(7)。本发明通过优化捕获结构设计,借助于振荡微流体的往复运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微流控芯片中微球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磁珠与目标分子之间的结合效率,在微小体积内实现高效的样品处理和分析,极大地减少了样品和试剂的消耗,可为病原体、外泌体等生物分子的富集与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敏和便捷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8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3107.9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构的穿戴式健康监测电路,包括:核心模块,其具有连接器;以及可拆卸模块,包括生物电模块、生理信号模块、姿态模块和电化学模块,可拆卸模块均具有与所述连接器匹配的引脚,能够择一与核心模块可拆卸地结合且可彼此切换;其中,不同的可拆卸模块的穿戴位置不同,所述核心模块是柔性结构且厚度小于3.5mm,以避免影响可拆卸模块的穿戴。本发明的可重构的穿戴式健康监测电路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不同健康监测功能的快速重构,显著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03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81910.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A61B5/1477 , A61B5/0205 , A61B5/1455 , H03M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电路拼搭的可穿戴汗液传感器,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以及用于检测汗液成分的电化学模块、用于诱导汗液的催汗模块和用于检测生理指标的物理信号检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模块,其中,微控制器模块和电化学模块拼搭,以在出汗状态下对汗液成分进行检测;或微控制器模块、电化学模块和催汗模块拼搭,以在静息状态下进行汗液导出和成分检测;或微控制器模块、电化学模块、催汗模块和物理信号检测模块拼搭,以在静息状态下进行汗液导出、成分检测和生理信号检测;或微控制器模块和物理信号检测模块拼搭,以对生理指标进行检测。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块拼搭来实现特定的功能,无需重新设计和定制,能节约成本,提高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