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9410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84136.6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B1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下颌骨缺损修复用多块髂骨截骨及塑形导板套件,包括截骨导板以及与所述截骨导板相适应的修整引导面;所述截骨导板上设置有截骨引导线槽;所述截骨导板和所述修整引导面上均设置有固定孔,且所述截骨导板和所述修整引导面上的所述固定孔位置相同。采用多种不同形态的截骨导板,可有效适应各种类型的下颌骨缺损;修整引导面通过与截骨导板共用固定孔及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实现了钉道转移,规避了对于牙齿或其他解剖结构的依赖,同时保证了就位位置的唯一性,保证了修整效果;保证了就位稳定性的同时防止了对血管蒂及穿支血管损伤的可能性;使得术者可以在不断蒂的前提下进行安放和使用,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16394176U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23035472.0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B17/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颌骨缺损修复用单块髂骨截骨及塑形导板组件,包括截骨导板以及与所述截骨导板相适应的修整导板;所述截骨导板上设置有截骨引导线槽;所述截骨导板和所述修整导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且所述截骨导板和所述修整导板上的所述固定孔位置相同。采用多种不同形态的截骨导板,可有效适应各种类型的下颌骨缺损;修整导板通过与截骨导板共用固定孔及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实现了钉道转移,规避了对于牙齿或其他解剖结构的依赖,同时保证了就位位置的唯一性,保证了修整效果;保证了就位稳定性的同时防止了对血管蒂及穿支血管损伤的可能性;使得术者可以在不断蒂的前提下进行安放和使用,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15739266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23028994.8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B17/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颌骨缺损修复用单块髂骨截骨及塑形导板套件,包括截骨导板以及与所述截骨导板相适应的修整导板;所述截骨导板上设置有截骨引导线槽;所述截骨导板和所述修整导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且所述截骨导板和所述修整导板上的所述固定孔位置相同。采用多种不同形态的截骨导板,可有效适应各种类型的下颌骨缺损;修整导板通过与截骨导板共用固定孔及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实现了钉道转移,规避了对于牙齿或其他解剖结构的依赖,同时保证了就位位置的唯一性,保证了修整效果;保证了就位稳定性的同时防止了对血管蒂及穿支血管损伤的可能性;使得术者可以在不断蒂的前提下进行安放和使用,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16702599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23035474.X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B17/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颌骨角部及升支部缺损修复用髂骨截骨及塑形导板套件,包括截骨导板以及与所述截骨导板相适应的修整导板;所述截骨导板上设置有截骨引导线槽;所述截骨导板和所述修整导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且所述截骨导板和所述修整导板上的所述固定孔位置相同。采用多种不同形态的截骨导板,可有效适应各种类型的下颌骨缺损;修整导板通过与截骨导板共用固定孔及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实现了钉道转移,规避了对于牙齿或其他解剖结构的依赖,同时保证了就位位置的唯一性,保证了修整效果;保证了就位稳定性的同时防止了对血管蒂及穿支血管损伤的可能性;使得术者可以在不断蒂的前提下进行安放和使用,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16702598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23034611.8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B17/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推式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用的髂骨塑形导板,包括塑形导板以及与所述塑形导板相适应的修整导板;所述塑形导板上设置有塑形引导线槽。通过采用全新的截骨内推设计,避免了传统截骨修整导板需要大量截除髂骨表面的皮质骨的缺点;通过与塑形导板共用钉孔及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实现了钉道转移,规避了对于牙齿或其他解剖结构的依赖,保证了就位位置的唯一性,保证了修整效果;通过钉道转移技术,尽可能的缩小了导板的体积,从而防止了对血管蒂及穿支血管损伤的可能性;同样因为减小了体积,使得术者可以在不断蒂的前提下进行安放和使用,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大幅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易于推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