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2066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33667.1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可调速光纤自动回撤装置,设置有腿部托具;所述腿部托具两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腿部托具一侧设置有通过定位销卡接在定位槽内的光纤回撤盒;所述光纤回撤盒左侧开设有穿线孔和栓接有预紧螺钉,所述光纤回撤盒内部通过滑轮定位轴固定有滑轮,所述滑轮中部挂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通过固定块固定在预紧螺钉上,所述滑轮另一端与V形滚轮卡接,所述腿部托具底端焊接有方形管,且卡接在底座上方的方形管内,连接处栓接有预紧旋钮。本发明不仅能精确定位患肢抬高角度,精确控制光纤回撤速度,而且能节省人力,降低手术难度,改善手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2503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63795.9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D7/00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血管浸泡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活体动物血管固定浸泡装置,包括:第一浸泡盖与第二浸泡盖。第一浸泡盖开设有第一浸泡槽,第一浸泡盖上设置有与第一浸泡槽连通的第一半孔。第二浸泡盖开设有第二浸泡槽,第二浸泡盖上设置有与第二浸泡槽连通的第二半孔,第一浸泡盖能够与第二浸泡盖拼合,使第一浸泡槽与第二浸泡槽合并形成浸泡腔,且第一半孔与第二半孔拼合形成通过孔,浸泡腔用于包裹穿过通过孔的动物血管。第二浸泡盖上开设有与浸泡槽连接的加液结构,加液结构用于向浸泡腔内注入浸泡液体。浸泡腔对活体动物血管进行包裹,使得活体动物血管与外界隔离。加液结构使得操作人员能由浸泡装置的外部,将浸泡液体注入到浸泡腔内完成浸泡。
-
公开(公告)号:CN10949880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90576.8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血管畸形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管畸形治疗含纳米金棒-硬化剂及制备方法,由聚桂醇400注射液和纳米金棒组成。聚桂醇400及纳米金棒均进行无菌化处理;将不同浓度的聚桂醇400与不同质量的纳米金棒均匀混合,从而制备出含有不同浓度纳米金棒的硬化剂注射液。本发明采用具有光热转换效应的纳米材料纳米金棒,通过一定波长的体外激光照射,纳米金棒接收的光能可以转换为热能,并且温度具有可控性;通过将纳米金棒与液体硬化剂均匀混合,可以通过注射器直接注射到血管畸形病灶中,可以保证在血管中,并且纳米金棒的分布与硬化剂的分布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855320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719924.5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学与工学交叉领域,涉及生产制造一种新型的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支架,主动脉支架呈锥形结构,近心端由覆膜支架完全包裹,没有金属裸支架,覆膜支架外侧覆盖可以遇到血液即缓慢膨胀的材料,支架靠近大弯侧1-2cm由编织的小“V”字形支架单元连接构成,大弯侧远端由编织的大“V”字形支架单元连接构成,支架小弯侧由小“V”字形支架单元连接构成。该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能适应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尤其是近端锚定区不足的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解剖学结构,完整的隔绝主动脉夹层的破口,适用于各种正常及走形变异的血管,适用范围广,避免定制支架,可以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83867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10017031.2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C12N5/0775 , C12N5/071 , A01K67/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实验动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细胞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脂肪干细胞(ADSCs)和永生化脐静脉内皮细胞混合物在制备干预及建立血管畸形动物模型的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中将脂肪干细胞(ADSCs)和永生化脐静脉内皮细胞混合物用于干预及建立血管畸形动物模型,结果显示,能够低成本并且短期内高效的获得血管畸形动物模型,建立的裸鼠血管畸形动物模型可见明显的静脉畸形,该模型对静脉畸形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和临床药物治疗的筛选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1855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61928.2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搭载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锰掺杂介孔二氧化硅,该生物材料以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在其中混杂锰离子,并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绑定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该生物材料经静脉注入体内后,能够随血流到达腹主动脉瘤病变部位,并被浸润至腹主动脉壁的促炎型巨噬细胞吞噬,从而抑制巨噬细胞内TGF‑β等促炎生物学通路,促进巨噬细胞转向抗炎表型,抑制活性氧水平,改善腹主动脉壁慢性炎症状态,从而治疗腹主动脉瘤。
-
公开(公告)号:CN11476728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20143.2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腔内支架术中分支血管定位的磁导航导管,包括主体磁导管、分支磁导管;分支磁导管内部设有一直径小于其本身的带第一空腔第一内保护层管,分支磁导管末端为第一磁极区,位于第一磁极区内分支磁导管与第一内保护层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有与第一磁装置;主体磁导管内部设有一直径小于其本身的带第二空腔的第二内保护层管;主体磁导管的一端为弯曲部,弯曲部末端为第二磁极区,位于第二磁极区内主体磁导管与第二内保护层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有与第二磁装置;第一磁装置与第二磁装置吸合后,能够使第一空腔对准并贴合第二空腔。
-
公开(公告)号:CN10922330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25119.6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绷带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医用弹力绷带,该新型的医用弹力绷带,通过将绷带主体分为固定部和延伸部,并且在延伸部的一侧设置柔性测量尺,使得人们在使用绑带进行患者患处绑缚时,能够通过柔性测量尺及时测量延伸部的宽度的伸缩变化,从而方便医生能够通过测量设置有装饰涂层的延伸部了解绷带的压力,以避免在绷带绑缚过程中,压力过大或过小造成患者严重不适,严重者会造成下肢肢端血流障碍,造成缺血甚至组织坏死的现象,方便人们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3326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10017314.7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工程与细胞生物学交叉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聚吡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纳米颗粒具有在近红外线照射情况下发热的特性,可用于制备治疗血管炎症反应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的血管狭窄的药物制剂。本发明基于纳米颗粒及近红外激光的光热治疗在体外对慢性炎症细胞的杀灭作用,进一步进行小鼠血管慢性炎症及动脉狭窄模型中的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所述的纳米颗粒可通过局部置入至动脉慢性炎症发生部位,并结合近红外线局部照射达到抑制局部慢性炎症从而抑制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以及用于MRI评估其对腔内治疗再狭窄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6944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41328.3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G01N33/68 , G01N33/533 , C12Q1/68 , A61K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03 , A61K49/00 , G01N33/5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促进干细胞粘附、迁移、归巢及血管新生的方法。本发明方法从脂肪组织中利用胶原酶和酵素酶分离、筛选获得大量脂肪源细胞,同时采用纳米分子探针标记,MRI动态示踪其对不同时期血管损伤的修复,经体外实验验证了GFP-ADSCs能高表达periostin蛋白,periostin能调控脂肪干细胞粘附、迁移及低氧刺激下抗凋亡的能力;经体内实验显示了过表达periostin的ADSCs体内移植能促进缺血下肢血管新生。本发明方法能为临床实践中改善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肢体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提供新的参考策略和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