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放电型高陡度冲击电流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7537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50521.4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一种电感放电型高陡度冲击电流发生器,其构成包括:充电电路、主电容器组、放电开关、断路开关、主电感、第一调波电阻、放电间隙、第二调波电感和第二调波电阻,所述的充电电路与主电容器组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经所述的放电开关、断路开关、接所述的放电间隙的一端,该放电间隙的另一端经调波电感接所述的第二调波电阻,所述的主电感与第一调波电阻并联后一端接所述的回路等效电阻与所述的放电间隙的节点,另一端接地。本发明用RL回路产生冲击电流,充电电容两端的电压不需要太高,而且产生的高陡度冲击电流幅值较大,提高了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电感放电型高陡度冲击电流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7537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750521.4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一种电感放电型高陡度冲击电流发生器,其构成包括:充电电路、主电容器组、放电开关、断路开关、主电感、第一调波电阻、放电间隙、第二调波电感和第二调波电阻,所述的充电电路与主电容器组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经所述的放电开关、断路开关、接所述的放电间隙的一端,该放电间隙的另一端经调波电感接所述的第二调波电阻,所述的主电感与第一调波电阻并联后一端接所述的回路等效电阻与所述的放电间隙的节点,另一端接地。本发明用RL回路产生冲击电流,充电电容两端的电压不需要太高,而且产生的高陡度冲击电流幅值较大,提高了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一种安全可靠的有源油品静电消除器

    公开(公告)号:CN10931000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711133432.X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有源油品静电消除器,主要解决细管道中油品静电无法消除的问题,其包括管道、连接法兰、放电针、绝缘块、油品电荷密度监测仪、正电压发生装置、负电压发生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法兰将静电消除器串联在管道上;放电针的放电电压可控;绝缘块用于确保放电针与管道间不会被高压击穿;油品电荷密度用于检测管道中油品的静电带电情况,通过数据线与控制模块连接;正电压发生装置,负电压发生装置用于输出电压;控制装置接收油品电荷密度监测仪的数据,控制正电压发生装置或负电压发生装置的输出;当油品电荷密度监测仪检测的数据超出阈值,控制装置启动正电压发生装置或负电压发生装置。

    一种安全型液面高度及液面电位综合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1359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529003.7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型液面高度及液面电位综合测试装置,具体涉及石油化工液态物料储运、装卸过程中静电安全防护领域。该安全型液面高度及液面电位综合测试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上盖、静电敏感探头单元和液面高度传感探头单元,静电敏感探头单元可以为非接触式微机电系统(MEMS)静电敏感探头单元,外壳内设有信号处理与控制单元,静电敏感探头单元和液面高度传感探头单元电控连接信号处理与控制单元。外壳包括方形本体,方形本体的一个端面上伸出一端圆柱形的头部,信号处理与控制单元位于方形本体内,静电敏感探头单元和液面高度传感探头单元位于头部。头部的末端设有一端螺纹,当该装置工作时,将头部通过螺纹旋于储罐上实现与储罐的连接。

    储存液体和清除残液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5640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1327586.7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化烃装卸领域,公开了一种储存液体和清除残液的系统,包括:储液罐(1),储液罐的进液口处连通有输液管路(2);盲板(3),盲板用于封堵在输液管路的一端;清液气囊(4)和气体供应装置(5),清液气囊位于输液管路内并能够沿输液管路朝向储液罐移动,清液气囊包括充气口(4a)和释放口(4b),充气口穿过盲板与气体供应装置连通,释放口穿过盲板与大气连通,释放口能够开启和关闭;止挡件(7),止挡件位于输液管路内并靠近储液罐设置,止挡件能够阻止清液气囊沿输液管路朝向储液罐的方向继续移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储存液体和清除残液的系统能够有效地清除输液管路中的残留液体,减少环境污染,保障装卸作业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