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853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72382.4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分布式发电用的常温固态储供氢系统,包括常温固态储氢子系统、水循环子系统和氢气管路子系统,常温固态储氢子系统包括常温固态储氢装置、氢气阀、储氢温度传感器、电加热装置,水循环子系统包括水制冷机、太阳能热水器、水循环泵、循环水温度传感器,氢气管路子系统包括质量流量控制器、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紧急泄氢阀、安全阀、压力变送器,水循环泵可切换地通过水制冷机或太阳能热水器提供循环冷水或循环热水至常温固态储氢装置,氢气管路子系统可切换地进行吸氢过程或放氢过程。本发明的常温固态储供氢系统适合吸放氢流量相对稳定的小型分布式发电应用场景,具有高密度、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8914549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2962637.1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斤级常温固态储供氢罐,涉及固态储氢领域,该储供氢罐主要包括储氢罐体、罐体支架、换热夹层、换热鳍片、固态储氢材料、加热套管、氢气出入口、粉末过滤器、加料口、阀门。该公斤级常温固态储供氢罐可同时利用换热介质和电加热的方式实现储供氢罐的快速吸放氢,并模块化的储供氢罐可简单并联,实现储氢系统规模的可调,适用于分布式发电等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39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07691.8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31/18 , H01L31/0216 , H01L31/0236 , C25B1/04 , C25B11/051 , C25B11/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隧穿钝化接触技术的硅基光电化学制氢光阴极制备方法,包括选择双面抛光的p型单晶硅衬底进行清洗处理,将处理后的p型单晶硅片放入使用碱性制绒溶液中进行各向异性的腐蚀,将处理后的p型单晶制绒片进行单面的反应离子刻蚀处理,将处理后的p型单晶硅基体放入到刻蚀缓冲溶液中进行扩孔清洗处理,本发明使用反应离子刻蚀(RIE)技术和碱湿法制绒结合,可以制备出微纳复合的陷光纹理表面,克服了纯纳米黑硅结构机械鲁棒性差、表面复合速率高的缺点,更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95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11662.7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B11/04 , C25B11/049 , C25B11/02 , C25B1/04 , C25B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隧穿钝化接触技术的硅基光电化学制氢光阳极制备方法,包括选择双面抛光的n型单晶硅衬底进行清洗处理,将处理后的n型单晶硅片放入使用碱性制绒溶液中进行各向异性的腐蚀,将腐蚀后的处理后的n型单晶制绒片进行单面的反应离子刻蚀处理,对处理后的n型单晶硅基体背面进行抛光处理,处理后的n型单晶硅基体的背面沉积隧穿氧化层,本发明使用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和碱湿法制绒结合,可以制备出微纳复合的陷光纹理表面,克服了纯纳米黑硅结构机械鲁棒性差、表面复合速率高的缺点,更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8710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1438821.5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上海航天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生产甲烷的模块式装置及方法,该模块式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预热器、反应器、急冷器和干燥器;反应器为带冷却介质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壳程内设有强化换热机构,强化换热机构为折流板、散堆填料、规整填料中的至少一种;壳程内通有循环冷却介质;反应器的顶部设有原料气体入口,底部设有反应产物排出口管程与原料气体入口和反应产物排出口相联通;管程内装填甲烷化催化剂,原料气体在管程内发生甲烷化反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带冷却介质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可以及时将反应产生的热量移除,既能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又能提高甲烷化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5592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434050.2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上海航天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自热式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烷反应器,包括:圆筒装的管式壳体,其内空间通过相互平行的上封板和下封板分为相互隔离的三个空间;管式壳体的反应段内设有若干平行的反应管,其管程上端通过上封板的对应通孔与上封段相连通,其管程下端通过下封板的对应通孔与下封段相连通;反应管内装填固体催化剂;上封板和下封板分别将管式壳体与反应管之间的空隙封堵起来,使四者之间的空隙形成壳程;管式壳体的反应段下部设有原料气进口与壳程相连通;上封板盖在壳程的部分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下封段壳体上设有出料口。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利用甲烷化反应热预热反应原料的目的,能有效降低系统能耗和操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8771422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1970917.0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科学院 ,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IPC: H02J15/00 , H02J3/32 , H02J3/38 , H02J13/00 , H01M8/04082 , H01M8/044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块式绿电制氢储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交换机、电舱协调控制器和氢舱协调控制器;所述交换机与所述电舱协调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舱协调控制器与所述光储逆控一体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组成光储控制系统;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氢舱协调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氢舱协调控制器与所述燃料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储氢装置管理系统、所述制氢装置管理系统组成氢舱控制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式绿电制氢储用控制系统,能够对光伏、储能电池簇、PEM制氢、固态储氢和燃料电池等设备建立遥信、遥测数据点表,控制调配各设备的工作模式及功率,实现各路分支的投切控制,在严酷环境条件下能使舱体环境参数满足各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8352262U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21970916.6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科学院 ,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IPC: H02J15/00 , H02J3/32 , H02J3/38 , H01M8/0656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块式绿电制氢储用系统。该模块式绿电制氢储用系统包括两个模块式集装箱舱体,分别是储能控制电舱和绿氢储用氢舱;所述储能控制电舱内设有光伏逆变器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至光伏发电装置,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对外供电接口、市电电网及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绿氢储用氢舱内设有PEM制氢装置、固态储氢装置、燃料电池及水箱;所述燃料电池电性连接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式绿电制氢储用系统,可以通过模块化来减小设备的体积,进而提升其环境适应性、系统扩展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028705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22937628.8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上海航天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热式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烷反应器,包括:圆筒装的管式壳体,其内空间通过相互平行的上封板和下封板分为相互隔离的三个空间;管式壳体的反应段内设有若干平行的反应管,其管程上端通过上封板的对应通孔与上封段相连通,其管程下端通过下封板的对应通孔与下封段相连通;反应管内装填固体催化剂;上封板和下封板分别将管式壳体与反应管之间的空隙封堵起来,使四者之间的空隙形成壳程;管式壳体的反应段下部设有原料气进口与壳程相连通;上封板盖在壳程的部分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下封段壳体上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利用甲烷化反应热预热反应原料的目的,能有效降低系统能耗和操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5049772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22937642.8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上海航天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生产甲烷的模块式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预热器、反应器、急冷器和干燥器;反应器为带冷却介质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壳程内设有强化换热机构,强化换热机构为折流板、散堆填料、规整填料中的至少一种;壳程内通有循环冷却介质;反应器的顶部设有原料气体入口,底部设有反应产物排出口,管程与原料气体入口和反应产物排出口相联通;管程内装填甲烷化催化剂,原料气体在管程内发生甲烷化反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带冷却介质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可以及时将反应产生的热量移除,既能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又能提高甲烷化反应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