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7898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988738.7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防治柑橘溃疡病的贝莱斯芽孢杆菌SF248及其应用。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SF248菌株已于2024年6月24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1355,该菌株分离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民主乡田间土。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SF248对柑橘溃疡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对柑橘溃疡病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能够产生生长素和铁载体,促进植物生长和铁吸收。本发明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SF248在防治柑橘溃疡病和促进植物铁吸收和生长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02543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550361.2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铜绿假单胞菌SF416及其应用。所述铜绿假单胞菌SF416菌株已于2023年2月21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名称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SF416,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3164。本发明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水稻黄单胞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对重要的植物病原黄单胞菌如棉花细菌性角斑病菌,大豆疮痂病菌、辣椒斑点病菌和菜豆枯萎病菌等表现出抑菌活性;对植物病原细菌西瓜果斑病菌和丁香假单胞菌DC3000表现出抑菌活性;对植物病原真菌如稻瘟病菌、尖孢镰孢菌、辣椒疫霉菌、禾谷镰孢菌、橡胶树胶孢炭疽菌和橡胶树尖孢炭疽菌等也表现广谱的抑菌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7093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313257.7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生防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分离方法与应用。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株已于2018年7月25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名称为:芽孢杆菌504或Bacillus velezensis 504,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493。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同时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辣椒斑点病菌、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和豇豆枯萎病菌等也表现广谱的抑菌活性,具有重要的生防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1782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698527.9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修饰水稻OsSWEET基因启动子培育广谱抗白叶枯病水稻的方法。将核苷酸序列TACTGTACACCACCAAAAGT、ATATAAAAGCACCACAACTC和CCTCCAACCAGGTGCTAAGC同时构建于CRISPR/Cas9系统中,借助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体系,在水稻华占中定点突变OsSWEET11、OsSWEET13和OsSWEET14基因,获得了OsSWEET11、OsSWEET13和OsSWEET14基因启动子同时突变的水稻材料MS134HZ,广谱抗水稻白叶枯病。MS134HZ的感病基因OsSWEET11、OsSWEET13和OsSWEET14启动子EBE同时被修饰,抗白叶枯病能力提高且更广谱。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突变的MS134HZ植株与其它水稻品种杂交,培育抗病品系。
-
公开(公告)号:CN10935522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14023.4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及分离与应用。该菌株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573。该菌株分离自我国福建省三明市采集的大白菜根际土壤。该菌株在培养基上可以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和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呈现广谱抑菌效果,对香蕉细菌性青枯病菌(X.campestris pv.musacearum)、辣椒斑点病菌(X.campestris pv.vesicatoria)、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核桃黑斑病菌(X.campestris pv.juglandis)共4种病原细菌也具有一定抑菌能力,因而对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有潜在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44145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48293.5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分离方法与应用。所述假单胞菌株已于2018年4月1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名称为:虫媒假单胞菌Pseudomonas entomophila 1257,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189。本发明的假单胞菌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同时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稻瘟病菌也有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374021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442597.3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12N15/84 , C12N15/113 , A01H5/00 , A01H4/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饰水稻OsTFIIAγ1基因培育广谱抗白叶枯病水稻的方法,将核苷酸序列GACCATGTCGTCCAGCGTGTCGG构建于CRISPR-Cas9系统中,借助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体系,在水稻IRBB5中定点突变OsTFIIAγ1基因,获得了OsTFIIAγ1基因突变的水稻材料TF1,广谱抗水稻白叶枯病。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定点编辑系统突变了IRBB5水稻OsTFIIAγ1基因,获得水稻株系TF1-2和TF1-5。该株系含有xa5抗性基因,同时感病基因OsTFIIAγ1被定点修饰发生突变,抗白叶枯病能力提高且更广谱。在实际应用中一方面可以将含有xa5抗性基因的优良栽培水稻品种中OsTFIIAγ1基因进行突变修饰,以获得抗性谱更广的水稻品系;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突变的TF1植株与其它水稻品种杂交,培育抗病品系。
-
公开(公告)号:CN102094026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575259.0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Abstract: 一种生物技术领域的来自植物病原黄单胞菌中的可激发植物产生过敏反应的基因hlpB,该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序列长度为552bp;hlpB基因编码182个氨基酸,氨基酸的序列为SEQ ID NO.2;HlpB蛋白不含半胱氨酸,等电点为5.28,富含甘氨酸,分子量为19.5kDa,对热不稳定,对蛋白酶敏感,能在烟草上激发过敏反应产生。本发明获得的hlpB基因可作为植物抗病育种的基因资源,HlpB蛋白可作为蛋白质药物激发植物产生抗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51141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810207213.6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12N15/31 , C07K14/195
Abstract: 一种生物技术领域的激发水稻产生抗病反应的无毒基因avrxa5,该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序列长度为3717bp,基因上的酶切位点与avrBs3/PthA家族基因相同,102bp重复单元在基因内重复数为19.5;无毒基因avrxa5编码1238个氨基酸,氨基酸的序列为SEQ ID NO.2,由102bp编码的34个氨基酸重复单元在该蛋白中重复19.5次。本发明获得的avrxa5基因基因可作为水稻抗白叶枯病抗病育种的基因资源,将基因导入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A菌株后,可使含xa5抗病基因的水稻产生抗病性反应,使白叶枯病菌难以有效侵染水稻。
-
公开(公告)号:CN1169984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80804.0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吡唑三嗪在制备防治水稻病害的药剂中的应用。本发明证明吡唑三嗪对植物病原黄单胞菌和稻瘟病菌均有抑制,同时,吡唑三嗪对黄单胞菌的不同种和致病变种均有抑制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吡唑三嗪(pseudoiodinine)作为抗菌物质,来防治水稻病害的方法,突破黄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防治难的瓶颈,为后续绿色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创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