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变比双向A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预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526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51461.2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变比双向A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预充电方法,高压子模块串支路包括上串联分压器子模块串和下串联分压器子模块串,低压交流端口串联于上串联分压器子模块串和下串联分压器子模块串之间,形成串联结构,谐振支路与串联结构并联连接;低压交流端口由三相支路并联构成,每一相支路中均包括上下桥臂,上桥臂与上串联分压器子模块串连接,下桥臂与下串联分压器子模块串连接。本发明能够不借助变压器实现高压直流到低压交流的变换,且输出交流电压对地不存在直流偏置;具备功率双向流动的能力,不但能够工作在逆变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整流模式下;能够加快变换器可控整流阶段的充电速度,控制直流电流,减小其带来的冲击。

    混合直流送出系统及其低电压故障穿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22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1245465.X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直流送出系统及其低电压故障穿越方法,受端交流电网电压发生低电压故障,直流母线电压升高导致送端交流电网电压升高,故障状态镜像到送端风电机组一侧。故障期间,受端MMC换流器对受端交流电网提供无功支撑;送端风电机组网侧变换器降低有功功率输出,直至有功功率输出与受端MMC换流器有功功率输出相同;送端风电机组机侧变换器输出多余有功功率在内部直流侧电容上累计,当直流侧电容电压升高时,触发送端风电机组内部的卸荷装置释放功率;当受端交流电网电压恢复正常后,恢复送端风电机组有功功率输出,完成受端交流电网低电压故障穿越。本发明维持高压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保障换流器安全,无需额外高压直流卸荷装置。

    混合直流换流器的预充电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7888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40879.4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直流换流器的预充电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混合直流换流器的交流输出单元与高压子模块串建立环流电压;当所述交流输出单元与高压子模块串的环流电压与电容电压稳定后,生成环流控制电压,平衡交流输出单元与高压子模块串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当所述交流输出单元与高压子模块串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后,生成直流控制电压,使得所述交流输出单元与高压子模块串的子模块电容电压不断上升至额定电压时,预充电结束。本发明能够缓慢实现辅助换流器内部模块的均压;在完成辅助换流器内部子模块均压后,能够控制直流侧电流近一步充电,最终使得所有子模块都能够达到额定值。

    非隔离高变比双向AC/DC换流器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9424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031918.3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隔离高变比双向AC/DC换流器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对高压串联分压器的直流侧谐振环流的反馈信号引入k次谐波陷波器,消除换流器直流侧k次电流谐波;获取均压内环准PR控制参数,对谐振环流进行控制;获取均压外环、稳压内环和稳压外环PI控制参数,在反馈环节引入谐振频率陷波器,滤除谐振电流干扰;和/或,采用双闭环控制风场并网PCC点的电压和频率,引入电流内环;采用k次谐波陷波器对高压串联分压器的直流侧谐振环流k次谐波电流进行滤除,得到低谐波均压内环谐振电流反馈信号;获取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PI控制参数,在反馈环节引入k和2k次谐波陷波器,消除k±1和2k±1次的电压和电流谐波影响。

    高变比双向A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预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5267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951461.2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变比双向A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预充电方法,高压子模块串支路包括上串联分压器子模块串和下串联分压器子模块串,低压交流端口串联于上串联分压器子模块串和下串联分压器子模块串之间,形成串联结构,谐振支路与串联结构并联连接;低压交流端口由三相支路并联构成,每一相支路中均包括上下桥臂,上桥臂与上串联分压器子模块串连接,下桥臂与下串联分压器子模块串连接。本发明能够不借助变压器实现高压直流到低压交流的变换,且输出交流电压对地不存在直流偏置;具备功率双向流动的能力,不但能够工作在逆变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整流模式下;能够加快变换器可控整流阶段的充电速度,控制直流电流,减小其带来的冲击。

    新能源多风场实时在线建模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390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616117.7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多风场实时在线建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上位机、实时数字仿真仪RTDS、GBH模块、交换机模块,所述实时数字仿真仪中包含有多个RACK;RACK与GBH模块之间通过仿真同步光纤和数据传输光纤通信连接;所述交换机模块用于执行上位机与各个RCAK之间的编译文件的发送和接收。本发明通过合理配置RACK信息,最终实现多个RACK之间的计算同步与数据共享,共同完成风场级别的RTDS建模工作;并通过合理分配RTDS实时数字仿真器的计算资源,实现多风场的实时仿真建模。

    混合直流换流器的预充电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7888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340879.4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直流换流器的预充电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混合直流换流器的交流输出单元与高压子模块串建立环流电压;当所述交流输出单元与高压子模块串的环流电压与电容电压稳定后,生成环流控制电压,平衡交流输出单元与高压子模块串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当所述交流输出单元与高压子模块串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后,生成直流控制电压,使得所述交流输出单元与高压子模块串的子模块电容电压不断上升至额定电压时,预充电结束。本发明能够缓慢实现辅助换流器内部模块的均压;在完成辅助换流器内部子模块均压后,能够控制直流侧电流近一步充电,最终使得所有子模块都能够达到额定值。

    混合直流送出系统及其低电压故障穿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2241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45465.X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直流送出系统及其低电压故障穿越方法,受端交流电网电压发生低电压故障,直流母线电压升高导致送端交流电网电压升高,故障状态镜像到送端风电机组一侧。故障期间,受端MMC换流器对受端交流电网提供无功支撑;送端风电机组网侧变换器降低有功功率输出,直至有功功率输出与受端MMC换流器有功功率输出相同;送端风电机组机侧变换器输出多余有功功率在内部直流侧电容上累计,当直流侧电容电压升高时,触发送端风电机组内部的卸荷装置释放功率;当受端交流电网电压恢复正常后,恢复送端风电机组有功功率输出,完成受端交流电网低电压故障穿越。本发明维持高压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保障换流器安全,无需额外高压直流卸荷装置。

    混合直流换流器及其故障穿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8044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910563358.8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直流换流器及其故障穿越方法,包括:不控整流器、辅助换流器、电抗器;不控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电抗器的一端,电抗器的另一端连接至高压直流侧的正极,不控整流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高压直流侧的负极,辅助换流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抗器的一端,辅助换流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高压直流侧的负极;不控整流器的输出端与辅助换流器的相连;其中:辅助换流器中的卸荷支路与辅助换流器中的半桥子模块串联,且卸荷支路的两端还通过第一开关器件与辅助换流器中的三相MMC换流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本发明解决了混合直流换流器电网故障穿越问题,通过电路结构的优化,减少器件数量,降低了混合换流器故障穿越的实现成本。

    新能源多风场实时在线建模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390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1616117.7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多风场实时在线建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上位机、实时数字仿真仪RTDS、GBH模块、交换机模块,所述实时数字仿真仪中包含有多个RACK;RACK与GBH模块之间通过仿真同步光纤和数据传输光纤通信连接;所述交换机模块用于执行上位机与各个RCAK之间的编译文件的发送和接收。本发明通过合理配置RACK信息,最终实现多个RACK之间的计算同步与数据共享,共同完成风场级别的RTDS建模工作;并通过合理分配RTDS实时数字仿真器的计算资源,实现多风场的实时仿真建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