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2120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80025461.0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A47J27/00
Abstract: 实现防止载置煮饭单元并感应加热的电煮饭器的过热并使便利性提高的电煮饭器及加热烹调系统。电煮饭器及加热烹调系统具备感应加热烹调器和煮饭单元,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感应加热线圈和第一输入操作部,所述煮饭单元具备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感应加热线圈加热并放入米的内锅和设定煮饭条件的第二输入操作部,在将煮饭单元载置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板的状态下煮饭单元覆盖遮挡第一输入操作部的上方,具有用于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与煮饭单元之间传递包括用于煮饭的控制信息在内的红外线信号的红外线通信部,感应加热烹调器侧的红外线通信部配置在供冷却风扇的冷却风流动的送风路的内部并冷却,所述冷却风扇向加热线圈供给冷却风。另外,利用用于形成冷却风的分隔壁将红外线通信部与加热线圈之间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062120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880025461.0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A47J27/00
Abstract: 实现防止载置煮饭单元并感应加热的电煮饭器的过热并使便利性提高的电煮饭器及加热烹调系统。电煮饭器及加热烹调系统具备感应加热烹调器和煮饭单元,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感应加热线圈和第一输入操作部,所述煮饭单元具备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感应加热线圈加热并放入米的内锅和设定煮饭条件的第二输入操作部,在将煮饭单元载置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板的状态下煮饭单元覆盖遮挡第一输入操作部的上方,具有用于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与煮饭单元之间传递包括用于煮饭的控制信息在内的红外线信号的红外线通信部,感应加热烹调器侧的红外线通信部配置在供冷却风扇的冷却风流动的送风路的内部并冷却,所述冷却风扇向加热线圈供给冷却风。另外,利用用于形成冷却风的分隔壁将红外线通信部与加热线圈之间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1933393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80103951.9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机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1209 , H03K17/962 , H03K2017/9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开始了操作以后也可以取消该操作,可以提高输入操作的操作性的加热烹饪器。具备: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加热线圈(3);进行与加热控制相关的操作的输入的操作部(6);通知与输入操作以及控制状态相关的信息的通知部;将操作部(6)的外缘附近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探测区域,探测在该探测区域中有无手指的传感设备;以及根据来自操作部(6)的输入以及传感设备的探测结果,进行加热线圈(3)以及通知部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的控制部(10)。
-
公开(公告)号:CN101222796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710196412.7
申请日:2007-11-2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机器株式会社
IPC: H05B6/1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获得一种即使在烹调者站在前方非常靠近的距离的情况下,也不会闭塞吸气口的加热烹调器。其解决方案为:加热烹调器(100),在主体外壳(10)的顶板(20)的下方配置加热线圈(30),冷却驱动所述线圈的线圈驱动基板(31)用的风流,由风道导管(33)及主体吸气路径(40)形成,在主体外壳(10)的前板(11)上,可自由拆装地设置前面板(50)。前面板(50)是后方及下方开口的沉箱体,在安装到前面(11)上时,形成将面板下方吸气口(55)和主体外壳(10)的主体吸气口(41)连通的面板风道。另外,形成突出部风道,所述突出风道包围形成在前面板(50)的表面板(51)上的面板前方吸气口(56),设置在下方开口的面板突出部(60),并经由突出部下方吸气口(65)及面板前方吸气口(56)。
-
公开(公告)号:CN101222796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196412.7
申请日:2007-11-2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机器株式会社
IPC: H05B6/1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获得一种即使在烹调者站在前方非常靠近的距离的情况下,也不会闭塞吸气口的加热烹调器。其解决方案为:加热烹调器(100),在主体外壳(10)的顶板(20)的下方配置加热线圈(30),冷却驱动所述线圈的线圈驱动基板(31)用的风流,由风道导管(33)及主体吸气路径(40)形成,在主体外壳(10)的前板(11)上,可自由拆装地设置前面板(50)。前面板(50)是后方及下方开口的沉箱体,在安装到前面(11)上时,形成将面板下方吸气口(55)和主体外壳(10)的主体吸气口(41)连通的面板风道。另外,形成突出部风道,所述突出风道包围形成在前面板(50)的表面板(51)上的面板前方吸气口(56),设置在下方开口的面板突出部(60),并经由突出部下方吸气口(65)及面板前方吸气口(5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