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送风机及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0646086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80078740.5

    申请日:2014-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30

    Abstract: 在离心式送风机中,叶轮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多个叶片。刚从叶轮流出的气流的方向通过转向风路改变为作为叶轮的轴向一侧的出口方向。第一侧板相比于第二侧板靠出口方向的下游侧。叶片的后缘具有位于叶轮在径向上的最外侧的后缘前端且从与第二侧板邻接的部分朝向后缘前端而向叶轮的径向外侧突出。后缘前端的轴向位置相比于第一侧板的外周的轴向位置和第二侧板的外周的轴向位置的中央靠出口方向的下游侧。

    离心式送风机及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06460867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480078740.5

    申请日:2014-05-09

    Abstract: 在离心式送风机中,叶轮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多个叶片。刚从叶轮流出的气流的方向通过转向风路改变为作为叶轮的轴向一侧的出口方向。第一侧板相比于第二侧板靠出口方向的下游侧。叶片的后缘具有位于叶轮在径向上的最外侧的后缘前端且从与第二侧板邻接的部分朝向后缘前端而向叶轮的径向外侧突出。后缘前端的轴向位置相比于第一侧板的外周的轴向位置和第二侧板的外周的轴向位置的中央靠出口方向的下游侧。

    空气调节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9220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80092958.X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空气调节机具备涡轮风扇和热交换器,该涡轮风扇具有叶轮和风扇马达,该热交换器配置在叶轮的下风侧,叶轮具有:主板,其与风扇马达的驱动轴连接;侧板,其与主板相向配置,在中心部形成有吸入口;以及多个叶片,其设置在主板与侧板之间,多个叶片分别具有前缘和在径向上配置在比前缘靠外侧的后缘,在后缘形成有切口,多个叶片分别具有位于切口的主板侧的第一边和位于切口的侧板侧的第二边来作为隔着切口而彼此相向的一对边,第二边形成为向主板侧凸出。

    送风机及使用该送风机的热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03430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0980143663.6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机及使用该送风机的热泵装置,由喇叭口(4)覆盖通过作为螺旋桨式风扇驱动装置的马达(6)旋转驱动的螺旋桨式风扇(3)的后缘侧外周缘,在螺旋桨式风扇的径方向外侧,具有构成吸入侧的风路的多块板即上板(8)、下板(9)、横板(10)及机械室板(11),在螺旋桨式风扇和构成径方向外侧的风路的板的距离相对狭窄的板的位置,螺旋桨式风扇的翼最接近的前后的位置的喇叭口截面,相对于螺旋桨式风扇和板的距离相对宽大的位置的截面,减小喇叭口吸入侧的扩大角度(θ1),增大螺旋桨式风扇和喇叭口的重叠高度(Hb),使两者之间的喇叭口截面形状平缓地变化。

    空气调节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9220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80092958.X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空气调节机具备涡轮风扇和热交换器,该涡轮风扇具有叶轮和风扇马达,该热交换器配置在叶轮的下风侧,叶轮具有:主板,其与风扇马达的驱动轴连接;侧板,其与主板相向配置,在中心部形成有吸入口;以及多个叶片,其设置在主板与侧板之间,多个叶片分别具有前缘和在径向上配置在比前缘靠外侧的后缘,在后缘形成有切口,多个叶片分别具有位于切口的主板侧的第一边和位于切口的侧板侧的第二边来作为隔着切口而彼此相向的一对边,第二边形成为向主板侧凸出。

    送风机及使用该送风机的热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03430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980143663.6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机及使用该送风机的热泵装置,由喇叭口(4)覆盖通过作为螺旋桨式风扇驱动装置的马达(6)旋转驱动的螺旋桨式风扇(3)的后缘侧外周缘,在螺旋桨式风扇的径方向外侧,具有构成吸入侧的风路的多块板即上板(8)、下板(9)、横板(10)及机械室板(11),在螺旋桨式风扇和构成径方向外侧的风路的板的距离相对狭窄的板的位置,螺旋桨式风扇的翼最接近的前后的位置的喇叭口截面,相对于螺旋桨式风扇和板的距离相对宽大的位置的截面,减小喇叭口吸入侧的扩大角度(θ1),增大螺旋桨式风扇和喇叭口的重叠高度(Hb),使两者之间的喇叭口截面形状平缓地变化。

    空气调节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25783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80102796.9

    申请日:2009-02-03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具备:设置在单元主体(1)内的螺旋桨式风扇(4)、设置在单元主体的侧面以及背面的L字型的热交换器(8)、设置在风扇半径方向外侧的喇叭口(6)、划分出压缩机(9)设置空间和风扇设置空间,并将空气流从热交换器向喇叭口引导的分隔板(10),上述喇叭口(6)中在放置了热交换器(8a)的单元主体侧面侧,包括将风扇旋转方向侧的热交换器的端部(13)和风扇中心(14)连结的线段(15)的长度为最大的截面位置及其附近在内的第一喇叭口部分(6a)与位于相对于通过风扇中心的竖直线(16)线对称的截面位置的第二喇叭口部分(6b)相比以在上游侧长的方式形成。

    热交换器单元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6717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80096112.8

    申请日:2018-08-23

    Abstract: 目的在于得到使通过热交换器的各部的空气的流动均匀、提高热交换性能的热交换器单元及制冷循环装置。本发明具备向框体内导入外部空气的送风机和包围送风机的旋转中心轴的侧方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具备:多个扁平管,将管轴朝向上下方向并列地配置于送风机的旋转中心轴的周围;以及集管,连接多个扁平管。多个扁平管具有第1扁平管、第2扁平管及第3扁平管,第2扁平管及第3扁平管与第1扁平管相邻配置,第1扁平管、第2扁平管及第3扁平管在规定以送风机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径向时,与管轴垂直的截面的长轴的两个端部中的位于径向内侧的第1端部配置在包围旋转中心轴的环状的假想线上,第1扁平管的第1端部配置于比将第2扁平管的第1端部与第3扁平管的第1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