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回收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517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80097086.7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公开的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具备:空气调节系统的多个室外机;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具有通气性的多个第1容器,配置于由多个室外机产生的气流的至少一部分吹到的位置,在内部能够收容吸附剂;分离装置,与多个第1容器连接,从吸附有二氧化碳的吸附剂分离二氧化碳;以及回收装置,回收在分离装置中分离的二氧化碳,多个第1容器的数量大于分离装置的数量。

    燃料电池系统
    8.
    发明公开
    燃料电池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39868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80098908.4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具备:重整器(2),其使烃与水分反应而生成包含氢的重整气体(F05);燃料电池堆(1),其通过重整气体(F05)和氧化剂(F03)的电化学反应以产生电能;喷射器,其将水蒸汽(F11)作为驱动流体,抽吸包含烃的原料(F01)、和从阳极排气(F06)回收的再循环气体(F07)中的任一者,并供给至重整器(2);以及气化器(4),其使水气化以产生水蒸汽(F11),其中,燃料电池堆(1)的工作温度比工作压力下的水的沸点高,在气化器(4)中,通过与阳极排气(F06)的热交换,产生水蒸汽(F11)。

    热利用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2365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680046897.9

    申请日:2016-02-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热泵(6),其具有第一热交换器(3)和第二热交换器(4);第一蓄热部(7),其储存在第一热交换器(3)中热交换后的热;第二蓄热部(8),其储存在第二热交换器(4)中热交换后的热;第三热交换器(9),其与第一蓄热部(7)的热进行热交换;第四热交换器(10),其与第二蓄热部(8)的热进行热交换;测定部,其测定第一蓄热部(7)的蓄热量;排热部,其减少第一蓄热部(7)的蓄热量;判断部(101),其基于测定部的测定结果,判断是否减少第一蓄热部(7)的蓄热量及第二蓄热部(8)的蓄热量;以及控制部(102),其基于判断部(101)的判断结果,控制从排热部减少的热量。

    真空隔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7313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680085308.8

    申请日:2016-05-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强度并能够抑制对于厚度方向的隔热效果的下降的真空隔热材料。真空隔热材料抑制从芯材的一面侧朝向另一面侧的厚度方向的热移动。芯材具备第一纤维材料层和第二纤维材料层。第一纤维材料层具备沿厚度方向层叠的多个短纤维。第二纤维材料层具备:多个长纤维,其沿厚度方向层叠;及多个厚纤维束,其沿厚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分别将多个长纤维捆扎。多个长纤维的长度比多个短纤维的长度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