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断路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3545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134970.1

    申请日:2012-05-02

    Inventor: 池田清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其在实现电路断路器的紧凑化的情况下,确保触点的稳定接触。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位于负载侧端子部和开关机构部收容室之间,开关机构部收容室位于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和电源侧端子部之间,消弧板收容室位于电源侧端子部和负载侧端子部之间,并位于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以及开关机构部收容室的下方,触点部收容室位于消弧板收容室内的电源侧端子部侧的端部,在消弧板的与开关机构部的可动件前端部的可动接触件臂上的可动触点安装面相对的部分处,在固定触点侧设置有成为凹形状的可动接触件臂抵接避让凹部。

    断路器手柄锁定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5977C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00106479.7

    申请日:2000-04-07

    Inventor: 池田清二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手柄锁定装置,包括:位于断路器壳体1开口部1a内、用于限制操作手柄20的锁定部33,设置于把手部22、卡合于手柄孔22a的卡合部34,从二侧挟住把手部22的模压底座31及模压盖32,连接模压底座31及模压盖32的连接部,以夹持模压底座31及模压盖32的状态,支持于把手部22的固定支持部件31c。藉由固定支持部件31c、36,使手柄锁定装置30支持于操作手柄20的把手部22上。所述装置可藉由简单的结构将锁定盖紧紧固定于操作手柄上,同时,又可从所述装置外观确认操作手柄2是否处于ON、OFF位置。

    漏电断路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1616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510105743.6

    申请日:2005-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装容易的2极1元件型漏电断路器,而不改变部件配置结构,即,将电压极和中性极收容在一个框体中,将漏电检测部分收容在另一个框体中,并且将引弧方式的部件配置在中性极上。其采用这样的结构:使连接中性极的可动触头和中性极的负载导体的可挠电线穿过零相变流器,并在接近该可挠电线与可动触头的接合部的一侧,将紧固有可挠电线的导电性管配置在灭弧室的上部。

    漏电断路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00619A

    公开(公告)日:2003-03-05

    申请号:CN02127356.1

    申请日:2002-07-23

    Inventor: 池田清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83/04 H01H2083/045

    Abstract: 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结构简单、装配调整容易且不加大漏电断路器本体的大小就能可靠进行动作确认、动作确认测试时即使连续按压测试按钮,解扣线圈也不会烧坏。具有:一侧端卷绕在零序变流器(36)上、另一侧端与主电路(30)连接、在零序变流器(36)中流过模拟漏电流的测试电路(41);连接在该测试电路(41)、投入或切断流过该测试电路(41)的模拟漏电流以进行漏电断路器的动作确认的漏电测试开关(42);与该漏电测试开关(42)串联连接且随着漏电断路器的闭合、断开或跳闸而投入或切断的串联开关(46),使得当漏电断路器断开或跳闸时,即使操作漏电测试开关(42),测试电路(41)中也不会流过模拟漏电流。

    一种新型纳米掺杂Ag/SnO2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2277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25704.1

    申请日:2014-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g/SnO2电触头用粉末、基于该Ag/SnO2电触头用粉末获得的Ag/SnO2电触头材料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具有氧化物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环保,成本较低、导电性好和耐磨性好的特点。制备Ag/SnO2电触头用粉末的方法具有:步骤1.将氧化锡、氧化镧、氧化铜、氧化镉按质量比1∶(0.08~0.5)∶(0.05~0.7)∶(0.08~0.5)混合,用转速800~1500转/分钟的球磨法制备纳米复合粉体;以及步骤2.将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复合粉体和银粉依银粉78~89%、纳米复合粉体11~22%的质量配比,以转速130~250转/分钟进行球磨,均匀地进行混合,使得纳米复合粉体嵌入到银粉的颗粒中。

    漏电断路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69170C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02127356.1

    申请日:2002-07-23

    Inventor: 池田清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83/04 H01H2083/045

    Abstract: 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结构简单、装配调整容易且不加大漏电断路器本体的大小就能可靠进行动作确认、动作确认测试时即使连续按压测试按钮,解扣线圈也不会烧坏。具有:一侧端卷绕在零序变流器(36)上、另一侧端与主电路(30)连接、在零序变流器(36)中流过模拟漏电流的测试电路(41);连接在该测试电路(41)、投入或切断流过该测试电路(41)的模拟漏电流以进行漏电断路器的动作确认的漏电测试开关(42);与该漏电测试开关(42)串联连接且随着漏电断路器的闭合、断开或跳闸而投入或切断的串联开关(46),使得当漏电断路器断开或跳闸时,即使操作漏电测试开关(42),测试电路(41)中也不会流过模拟漏电流。

    电路断路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35454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10134970.1

    申请日:2012-05-02

    Inventor: 池田清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其在实现电路断路器的紧凑化的情况下,确保触点的稳定接触。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位于负载侧端子部和开关机构部收容室之间,开关机构部收容室位于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和电源侧端子部之间,消弧板收容室位于电源侧端子部和负载侧端子部之间,并位于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以及开关机构部收容室的下方,触点部收容室位于消弧板收容室内的电源侧端子部侧的端部,在消弧板的与开关机构部的可动件前端部的可动接触件臂上的可动触点安装面相对的部分处,在固定触点侧设置有成为凹形状的可动接触件臂抵接避让凹部。

    漏电断路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41616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510105743.6

    申请日:2005-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装容易的2极1元件型漏电断路器,而不改变部件配置结构,即,将电压极和中性极收容在一个框体中,将漏电检测部分收容在另一个框体中,并且将引弧方式的部件配置在中性极上。其采用这样的结构:使连接中性极的可动触头和中性极的负载导体的可挠电线穿过零相变流器,并在接近该可挠电线与可动触头的接合部的一侧,将紧固有可挠电线的导电性管配置在灭弧室的上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