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8848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80077659.9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D29/44
Abstract: 多翼送风机具备:旋转板;叶轮;风扇壳体,其具有周壁和第一端面,所述周壁与叶轮的外周相向,且距旋转轴的距离随着在叶轮的旋转方向上前进而逐渐变远,所述第一端面形成有吸气口,并配置在多个叶片的前端侧;导管部,其使风扇壳体内的空气从排气口流出;及整流块,其设置于第一端面的背面,并对空气的流动进行整流,导管部具有从周壁的上游侧的端部起在旋转方向上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扩散板,周壁具有在上游侧的端部弯曲而形成并与扩散板连接的舌部,第一端面在吸气口形成有朝向风扇壳体的内部突出的喇叭口,整流块在旋转方向上,在从将旋转轴与舌部的前端连结的基准位置起0~120°的范围内,沿着喇叭口且与周壁具有间隙地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1008848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780077659.9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D29/44
Abstract: 多翼送风机具备:旋转板;叶轮;风扇壳体,其具有周壁和第一端面,所述周壁与叶轮的外周相向,且距旋转轴的距离随着在叶轮的旋转方向上前进而逐渐变远,所述第一端面形成有吸气口,并配置在多个叶片的前端侧;导管部,其使风扇壳体内的空气从排气口流出;及整流块,其设置于第一端面的背面,并对空气的流动进行整流,导管部具有从周壁的上游侧的端部起在旋转方向上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扩散板,周壁具有在上游侧的端部弯曲而形成并与扩散板连接的舌部,第一端面在吸气口形成有朝向风扇壳体的内部突出的喇叭口,整流块在旋转方向上,在从将旋转轴与舌部的前端连结的基准位置起0~120°的范围内,沿着喇叭口且与周壁具有间隙地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293950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080067323.2
申请日:2010-06-1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 F24F11/30 , F24F11/81 , F24F13/14 , F24F2012/007 , F24F2110/10 , Y02B30/563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从供气吸入口(9)通向供气吹出口(8)的供气风路;从排气吸入口(10)通向排气吹出口(7)的排气风路;在供气风路及排气风路中流动的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4);与排气风路并列设置并绕开热交换器(4)的旁通风路;向室内供气的供气送风机(3);向室外排气的排气送风机(2);对排气空气通向热交换器(4)或不通向热交换器(4)进行切换的风门(12);测定向室内供气的空气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1);控制供气送风机(3)、排气送风机(2)及风门(12)的控制部(14)。控制部(14)基于温度传感器(11)的输出控制风门(12)的开度,以使得向室内供气的空气的温度接近规定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2368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680090902.6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100)具备:分隔壁(21),其具有使比全热交换器(6)靠上游侧的排气风路与全热交换器(6)和加湿器(8)之间的排气风路连通的旁通开口(21a),并且将比全热交换器(6)靠上游侧的排气风路和比全热交换器(6)靠下游侧的供气风路分隔;旁通挡板(18),其使旁通开口(21a)开闭;及控制部(23),其进行如下控制:在第一时刻通过旁通挡板(18)打开旁通开口(21a),在第二时刻通过旁通挡板(18)封闭旁通开口(21a)。
-
公开(公告)号:CN11067870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780091017.4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Abstract: 热交换换气装置具有外装壳体和热交换器,外装壳体具备使供气流流通的供气通风路及使排气流流通的排气通风路,热交换器具备四棱柱状的热交换元件及设在热交换元件的四个拐角的角部的热交换器框,热交换器设在供气通风路与排气通风路之间并在供气流与排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热交换换气装置具有多个导轨(18),导轨设置在外装壳体的内部,并与热交换器框(22)卡合而对热交换器相对外装壳体的装拆进行引导,导轨(18)具有:与热交换器框(22)的端面(22a)相向的端面相向部(18a);相对热交换器框(22)的侧面(22b)具备空隙的侧面相向部(18b);从侧面相向部(18b)朝配置热交换器框(22)那侧突出的保持部(20);以及设于空隙并将热交换器框(22)与导轨(18)的间隙密封的密封部件(21)。
-
公开(公告)号:CN11163032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80083429.8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7/007 , F24F7/08 , F24F11/62 , F24F11/74 , F24F120/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够降低换气的电力消耗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1)具备换气装置(2)和检测室内有无人的人检测传感器(35),所述换气装置(2)具有向室外输送从室内取入的空气的排气送风机(22)、向室内输送从室外取入的空气的供气送风机(23)以及控制基于排气送风机(22)和供气送风机(23)的运转的换气风量的控制部(20),进行室内的换气。控制部(20)至少能够将换气风量切换为第一风量和大于第一风量的第二风量,在利用人检测传感器(35)未检测到人的存在的情况下,将换气风量设为第一风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67870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80091017.4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Abstract: 热交换换气装置具有外装壳体和热交换器,外装壳体具备使供气流流通的供气通风路及使排气流流通的排气通风路,热交换器具备四棱柱状的热交换元件及设在热交换元件的四个拐角的角部的热交换器框,热交换器设在供气通风路与排气通风路之间并在供气流与排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热交换换气装置具有多个导轨(18),导轨设置在外装壳体的内部,并与热交换器框(22)卡合而对热交换器相对外装壳体的装拆进行引导,导轨(18)具有:与热交换器框(22)的端面(22a)相向的端面相向部(18a);相对热交换器框(22)的侧面(22b)具备空隙的侧面相向部(18b);从侧面相向部(18b)朝配置热交换器框(22)那侧突出的保持部(20);以及设于空隙并将热交换器框(22)与导轨(18)的间隙密封的密封部件(21)。
-
公开(公告)号:CN11002368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80090902.6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100)具备:分隔壁(21),其具有使比全热交换器(6)靠上游侧的排气风路与全热交换器(6)和加湿器(8)之间的排气风路连通的旁通开口(21a),并且将比全热交换器(6)靠上游侧的排气风路和比全热交换器(6)靠下游侧的供气风路分隔;旁通挡板(18),其使旁通开口(21a)开闭;及控制部(23),其进行如下控制:在第一时刻通过旁通挡板(18)打开旁通开口(21a),在第二时刻通过旁通挡板(18)封闭旁通开口(21a)。
-
公开(公告)号:CN102939504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080067323.2
申请日:2010-06-1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 F24F11/30 , F24F11/81 , F24F13/14 , F24F2012/007 , F24F2110/10 , Y02B30/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气空调装置,其具有:从供气吸入口(9)通向供气吹出口(8)的供气风路;从排气吸入口(10)通向排气吹出口(7)的排气风路;在供气风路及排气风路中流动的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4);与排气风路并列设置并绕开热交换器(4)的旁通风路;向室内供气的供气送风机(3);向室外排气的排气送风机(2);对排气空气通向热交换器(4)或不通向热交换器(4)进行切换的风门(12);测定向室内供气的空气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1);控制供气送风机(3)、排气送风机(2)及风门(12)的控制部(14)。控制部(14)基于温度传感器(11)的输出控制风门(12)的开度,以使得向室内供气的空气的温度接近规定的温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