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911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580083765.9

    申请日:2015-10-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所具备的控制装置在将运转模式从除霜模式向制热模式切换的情况下,进行制冷剂回收运转。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制冷剂回收运转的期间监视压缩机的排出侧(高压侧)的压力(Pout)并且使鼓风机的风扇旋转,从而进行反馈控制(S34、S35)以使高压侧的压力(Pout)接近于高压侧目标压力值(P2)。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制冷剂回收运转的期间监视压缩机的吸入侧(低压侧)的压力(Pin)并且控制压缩机的驱动频率,从而进行反馈控制(S32、S33)以使低压侧的压力(Pin)接近于低压侧目标压力值(P1)。

    制冷循环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639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80494.0

    申请日:2015-10-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所具备的控制装置在将运转模式从除霜模式向制热模式切换的情况下,进行制冷剂回收运转。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制冷剂回收运转的期间监视压缩机的排出侧(高压侧)的压力(Pout)并且使鼓风机的风扇旋转,从而进行反馈控制(S34、S35)以使高压侧的压力(Pout)接近于高压侧目标压力值(P2)。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制冷剂回收运转的期间监视压缩机的吸入侧(低压侧)的压力(Pin)并且控制压缩机的驱动频率,从而进行反馈控制(S32、S33)以使低压侧的压力(Pin)接近于低压侧目标压力值(P1)。

    制冷循环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911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580083766.3

    申请日:2015-10-08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1)具备制冷剂回路(RC)、制冷剂罐回路(12)和除气配管(30)。制冷剂回路(RC)通过连接压缩机(2)、流路切换装置(3)、第1热交换器(4)、减压装置(5)以及第2热交换器(6)而构成。制冷剂罐回路(12)以与减压装置(5)并联的方式连接于第1以及第2热交换器(4、6)。除气配管(30)具有第一端(30a)和第二端(30b)。流路切换装置(3)构成为将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向切换到第1以及第2热交换器(4、6)中的任意一方。制冷剂罐回路(12)包括制冷剂罐(14)。除气配管(30)的第一端(30a)与制冷剂罐(14)连接,除气配管(30)的第二端(30b)与制冷剂回路(RC)以及制冷剂罐回路(12)中的至少一方连接。

    热源单元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52784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80078654.X

    申请日:2013-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框体(100a),其具备收纳有压缩机(1)和膨胀阀(4)并形成有能够与外部空气换气的通风口(7)的机械室(12)、以及收纳有热源侧换热器(3)和使空气向热源侧换热器(3)通过的送风机(6)的换热室(11);控制箱(13),其在框体(100a)内配置于送风机(6)的气流通过的位置;制冷剂浓度检测机构(14),其配置于控制箱(13)并检测制冷剂浓度;以及控制回路(15),其配置于控制箱(13)内并控制送风机(6),当根据制冷剂浓度检测机构(14)的检测值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回路(15)控制送风机(6),以便使控制回路(15)的风量成为利用送风机(6)所能够向控制箱(15)吹送的最大风量。

    冷冻循环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09251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173177.2

    申请日:2012-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连结设置多个冷冻循环装置时,能够缩减在设置现场进行的热介质配管的连接施工(施工工时的削减)和节省设置空间的冷冻循环装置。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蒸发器(5)是使制冷剂与热介质热交换的热介质换热器,该冷冻循环装置具备:热介质入口配管(6a),其中途部与蒸发器(5)的热介质流入口(5a)相连接,至少一方端部配置在外壳(7)内;热介质出口配管(6b),其中途部与蒸发器5的热介质流出口(5b)相连接,至少一方端部配置在外壳(7)内。在连接多个该冷冻循环装置(100)时,在这些冷冻循环装置(100)的任一外壳(7)内连接热介质入口配管(6a)彼此的端部和热介质出口配管(6b)彼此的端部。

    制冷循环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23680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580082560.9

    申请日:2015-08-28

    Abstract: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在开始除霜模式时,第一减压装置调整制冷剂的流量以使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接近于目标值,控制装置以形成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动到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的方式控制流路切换装置,进行将第二减压装置和阀中的一方打开并将另一方关闭的制冷剂释放运转,在制冷剂释放运转之后,保持形成有第一流路的状态不变,进行将第二减压装置及阀打开的制冷剂回收运转。

    制冷循环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2368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580082560.9

    申请日:2015-08-28

    Abstract: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在开始除霜模式时,第一减压装置调整制冷剂的流量以使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接近于目标值,控制装置以形成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动到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的方式控制流路切换装置,进行将第二减压装置和阀中的一方打开并将另一方关闭的制冷剂释放运转,在制冷剂释放运转之后,保持形成有第一流路的状态不变,进行将第二减压装置及阀打开的制冷剂回收运转。

    冷冻循环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09251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173177.2

    申请日:2012-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连结设置多个冷冻循环装置时,能够缩减在设置现场进行的热介质配管的连接施工(施工工时的削减)和节省设置空间的冷冻循环装置。冷冻循环装置(100)的蒸发器(5)是使制冷剂与热介质热交换的热介质换热器,该冷冻循环装置具备:热介质入口配管(6a),其中途部与蒸发器(5)的热介质流入口(5a)相连接,至少一方端部配置在外壳(7)内;热介质出口配管(6b),其中途部与蒸发器5的热介质流出口(5b)相连接,至少一方端部配置在外壳(7)内。在连接多个该冷冻循环装置(100)时,在这些冷冻循环装置(100)的任一外壳(7)内连接热介质入口配管(6a)彼此的端部和热介质出口配管(6b)彼此的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