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49063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880114877.6
申请日:2008-11-04
Applicant: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IPC: D06M15/647 , D01F6/18 , D01F11/06 , D06M101/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在使用将硅氧烷化合物用作为主要成分的油剂组合物时发生的操作性降低、和在使用非硅氧烷系油剂组合物时发生的碳纤维束物性的降低的油剂组合物。本发明的碳纤维前体丙烯腈纤维用油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1~10重量%,该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含特定的烷基链的单元,具有含特定的聚环氧乙烷链的单元、含特定的聚甘油链的单元和含特定的聚醚链的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单元,并任意具有含特定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基链的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259736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80039839.6
申请日:2010-09-08
Applicant: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IPC: D06M15/227 , B29B15/14 , C08F8/32 , D06M15/00 , D06M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8/32 , B29B15/12 , B29K2023/00 , D06M7/00 , D06M15/227 , D06M15/263 , D06M15/267 , D06M15/285 , D06M15/3562 , D06M2101/40 , Y10T428/2918 , C08F2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束,其是在碳纤维束上附着有含有氨基的改性聚烯烃树脂的碳纤维束,上述含有氨基的改性聚烯烃树脂的附着量为0.2~5.0质量%。可以通过使0.2~5.0质量%的含有氨基的改性聚烯烃树脂附着于碳纤维束的表面来制造该碳纤维束。本发明可以提供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碳纤维束可以表现与聚烯烃系树脂、特别是聚丙烯树脂的良好的界面粘接性,且对聚烯烃系树脂的强化有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7406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80018683.1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9/22 , D01F9/328 , D06C7/04 , F27B9/145 , F27B9/28 , F27D7/04 , F27D99/0073
Abstract: 提供一种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其能够获得高品质的碳纤维。是满足以下的(1)~(3)的碳纤维的制造方法。(1)包括下述工序:将片状展开的碳纤维前体纤维束导入预氧化炉,在200℃~300℃的温度范围内对导入上述预氧化炉的碳纤维前体纤维束进行预氧化处理,将由上述预氧化处理获得的预氧化纤维束导入碳化炉,在300℃~2500℃的温度范围内对导入上述碳化炉的预氧化纤维束进行碳化处理。(2)上述预氧化炉具有热处理室和与之邻接的密封室,从上述密封室向上述预氧化炉外进行排气。(3)从上述热处理室向上述密封室吹出的热风的空间速度SV(1/h)满足关系:80≤SV≤400。
-
公开(公告)号:CN102597360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080039839.6
申请日:2010-09-08
Applicant: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IPC: D06M15/227 , B29B15/14 , C08F8/32 , D06M15/00 , D06M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8/32 , B29B15/12 , B29K2023/00 , D06M7/00 , D06M15/227 , D06M15/263 , D06M15/267 , D06M15/285 , D06M15/3562 , D06M2101/40 , Y10T428/2918 , C08F2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束,其是在碳纤维束上附着有含有氨基的改性聚烯烃树脂的碳纤维束,上述含有氨基的改性聚烯烃树脂的附着量为0.2~5.0质量%。可以通过使0.2~5.0质量%的含有氨基的改性聚烯烃树脂附着于碳纤维束的表面来制造该碳纤维束。本发明可以提供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碳纤维束可以表现与聚烯烃系树脂、特别是聚丙烯树脂的良好的界面粘接性,且对聚烯烃系树脂的强化有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459722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080025636.1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6/18 , D01D5/247 , D01F9/22 , Y10T428/2975 , Y10T428/2978 , Y10T428/2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获得具有高的机械特性的纤维增强树脂的碳纤维束。提供一种碳纤维用丙烯腈溶胀丝,在单纤维表面在0.3个/μm2以上2个/μm2以下的范围具有在纤维的圆周方向上具有10nm以上宽度的开孔部,并且所述溶胀丝没有进行油剂处理。用有机硅系油剂处理该溶胀丝而获得的前驱体纤维,其硅含量为1700ppm以上5000ppm以下,用索氏提取器由甲乙酮进行8小时油剂清洗后的硅含量为50ppm以上300ppm以下。纤维优选为丙烯腈96.0质量%以上99.7质量%以下和具有一个以上羧基或酯基的不饱和烃0.3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的丙烯腈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459728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80025119.4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6/18 , D01F9/22 , D01F9/32 , D01F11/12 , D01F11/14 , D01F11/16 , D06M10/06 , D06M10/10 , D06M11/76 , D06M15/53 , D06M15/55 , D06M15/568 , D06M2101/40 , Y10T428/2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获得具有高的机械特性的纤维增强树脂的碳纤维束。一种碳纤维束,其由碳纤维的单纤维构成,所述碳纤维的单纤维在单纤维的表面没有在纤维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0.6μm以上的表面凹凸结构,具有单纤维的表面的最高部与最低部的高低差(Rp-v)为5~25nm且平均凹凸度Ra为2~6nm的凹凸结构,并且单纤维的纤维截面的长径与短径之比(长径/短径)为1.00~1.01,所述碳纤维束是单纤维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在0.030~0.042mg/m的范围内、纱线强度为5900MPa以上、由ASTM法测定的纱线弹性模量为250~380GPa、结节强度为900N/mm2以上的碳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2459722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80025636.1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6/18 , D01D5/247 , D01F9/22 , Y10T428/2975 , Y10T428/2978 , Y10T428/2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获得具有高的机械特性的纤维增强树脂的碳纤维束。提供一种碳纤维用丙烯腈溶胀丝,在单纤维表面在0.3个/μm2以上2个/μm2以下的范围具有在纤维的圆周方向上具有10nm以上宽度的开孔部,并且所述溶胀丝没有进行油剂处理。用有机硅系油剂处理该溶胀丝而获得的前驱体纤维,其硅含量为1700ppm以上5000ppm以下,用索氏提取器由甲乙酮进行8小时油剂清洗后的硅含量为50ppm以上300ppm以下。纤维优选为丙烯腈96.0质量%以上99.7质量%以下和具有一个以上羧基或酯基的不饱和烃0.3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的丙烯腈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249292C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02813985.2
申请日:2002-07-24
Applicant: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IPC: D06M15/55 , D06M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3/11 , C08J5/06 , C08J5/24 , D06M7/00 , D06M15/55 , D06M2101/40 , D06M2200/40 , D06M2200/50 , Y10T428/29 , Y10T428/2933 , Y10T428/30 , Y10T428/3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含有以下成分(A)和成分(B),或成分(A’)、成分(B’)和成分(D)的碳纤维用上浆剂。成分(A):分子中含有1个或其以上环氧基,表面能为17~34m J/m2的环氧化合物、成分(B):分子中含有1个或其以上环氧基,表面能为35m J/m2或其以上的环氧化合物;成分(A’):分子中含有2个或其以上环氧基,表面能为17~34m J/m2的环氧化合物;成分(B’):分子中含有2个或其以上环氧基,表面能为35m J/m2或其以上的环氧化合物;以及成分(D):以铵离子作为对离子,以烯化氧加成量为10摩尔或其以下的芳氧基作为疏水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公开(公告)号:CN1701148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02810272.X
申请日:2002-05-24
Applicant: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IPC: D06M15/55 , D06M13/165 , D06M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5/273 , D06M7/00 , D06M13/17 , D06M2101/40 , D06M2200/40 , Y10T428/30 , Y10T428/3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赋予碳纤维优异的树脂含浸性和与树脂的粘结性的上浆剂,进而提供具有稳定的工序通过性的乳化稳定性优异,且附着上浆剂的碳纤维的经时变化少的碳纤维用上浆剂。该碳纤维用上浆剂含有,(A)分子中至少具有一个环氧基的化合物,(B)具有以铵离子作为对离子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对于(B)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有1/50~1/2(质量比)。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