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用重整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9351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68707.8

    申请日:2008-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原燃料重整为富含氢的重整气体的燃料电池用重整装置,其中,重整部从原燃料生成重整气体。转移变换部利用转移反应减少包含于重整气体中的一氧化碳。选择氧化部选择氧化并减少包含于通过转移变换部的重整气体中的一氧化碳。重整反应筒将重整部、转移变换部和选择氧化部以此顺序直线状收容。燃烧机构燃烧原燃料并生成燃烧废气。外筒配置于重整反应筒的外周,且直径比该重整反应筒大。在重整反应筒与外筒之间形成有加热流路,该加热流路为加热重整反应筒而通过燃烧废气。

    燃料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1826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71608.9

    申请日:2006-03-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缩短制作气体扩散层的作业时间的燃料电池,以及提供一种能够维持或提高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的电池性能,并缩短制造气体扩散层的作业时间的燃料电池。具备电解质层(12)、第1电极(14、20)、以及第2电极(22、28)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10)的特征在于,第1电极具备:具有催化剂作用的催化剂层(14)、具有导电性的基材(18)、以及具有导电性同时对催化剂层与基材之间的水的移动进行管理的水管理层(16)。在具备导电性的基材(18)和水管理层(16)的气体扩散层(20)中,该水管理层含有作为导电性物质与防水物质的第1氟树脂以及具有粘结性且平均分子量比第1氟树脂大的第2氟树脂,该水管理层(16)以每单位面积给定重量的方式形成在基材(18)中,制造使用该气体扩散层的燃料电池(10)。

    燃料电池用重整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9351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810168707.8

    申请日:2008-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原燃料重整为富含氢的重整气体的燃料电池用重整装置,其中,重整部从原燃料生成重整气体。转移变换部利用转移反应减少包含于重整气体中的一氧化碳。选择氧化部选择氧化并减少包含于通过转移变换部的重整气体中的一氧化碳。重整反应筒将重整部、转移变换部和选择氧化部以此顺序直线状收容。燃烧机构燃烧原燃料并生成燃烧废气。外筒配置于重整反应筒的外周,且直径比该重整反应筒大。在重整反应筒与外筒之间形成有加热流路,该加热流路为加热重整反应筒而通过燃烧废气。

    燃料电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8166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071608.9

    申请日:2006-03-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缩短制作气体扩散层的作业时间的燃料电池,以及提供一种能够维持或提高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的电池性能,并缩短制造气体扩散层的作业时间的燃料电池。具备电解质层(12)、第1电极(14、20)、以及第2电极(22、28)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10)的特征在于,第1电极具备:具有催化剂作用的催化剂层(14)、具有导电性的基材(18)、以及具有导电性同时对催化剂层与基材之间的水的移动进行管理的水管理层(16)。在具备导电性的基材(18)和水管理层(16)的气体扩散层(20)中,该水管理层含有作为导电性物质与防水物质的第1氟树脂以及具有粘结性且平均分子量比第1氟树脂大的第2氟树脂,该水管理层(16)以每单位面积给定重量的方式形成在基材(18)中,制造使用该气体扩散层的燃料电池(1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