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65180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580016846.7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兼顾了高容量与高的低温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分隔件、非水电解质以及容纳它们的电池壳体,所述正极具有正极合剂层,所述正极合剂层包含至少含有Ni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导电助剂,上述Ni的比率相对于上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除锂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量为88摩尔%以上,上述导电助剂的含量为0.75质量份以上且1.25质量份以下,上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在上述电池壳体内所占的占有比率为25体积份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44714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80019374.4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2/26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种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具备卷绕型的电极体(14)。正极引线(19)连接在电极体(14)的径向中间位置,负极引线(20a)连接在卷绕开始端部。在电极体(14)的径向截面中,将正极板(11)的卷绕开始前端部(11a)配置在除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以外的区域,该第一区域A由如下两条直线(40a,40b)和负极板的最外周划定,其中,该两条直线(40a,40b)将从负极引线(20a)的周向两端起按照相对于电极体(14)的卷中心轴(29)的角度分别向外侧离开10°的两个点和卷中心轴(29)连结,该第二区域B由如下两条直线(42a,42b)和负极板的最外周及最内周划定,其中,该两条直线(42a,42b)与将正极引线(19)的周向中心和卷中心轴(29)连结的直线平行地且与正极引线(19)的周向两端相接地引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10034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1780079716.7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4/13 , H01M4/48 , H01M10/052 , H01M50/531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将正极(11)和在负极芯体上形成有负极复合层的负极(12)隔着隔板(13)以旋涡状卷绕而成的卷绕电极体(14),负极(12)包含从卷绕电极体(14)的卷绕方向内端起以隔着隔板(13)不与正极对置的状态卷绕1.25周以上的非对置部(12a),非对置部(12a)具有从卷绕方向外端起向卷绕方向内侧连续地在至少一个面形成有负极复合层的负极复合层形成部(12c),负极复合层形成部(12c)卷绕0.75周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36531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80063125.2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50/10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极体膨胀时正极和负极的弯曲等变形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带状的正极与带状的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的电极体、和容纳电极体的圆筒型的金属制的外包装体。在电极体的最外周面,正极或负极露出,且具有基材层(52)和粘合层(54)的固定带(50)通过粘合层(54)贴合于正极或负极,基材层(52)至少从端部起1mm宽的区域的表面粗糙度(Sa)为40μ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190980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480013832.5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1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8 , H01M2004/028 ,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热稳定性。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正极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金属氟化物,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的至少一部分表面附着有稀土化合物,非水电解质含有含氟的锂盐。前述稀土化合物优选为氢氧化物、羟基氧化物或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3010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880012153.4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3 , H01M4/36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经由绝缘性的隔板将正极板和负极板进行缠绕所获得的电极体(14),该正极板在带状的正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该负极板在带状的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在电极体(14)的最外周设有负极集电体露出的负极集电体露出部(37b),用粘附于负极集电体露出部(37b)的胶带(40)固定负极板的卷绕结束端(12a)。胶带(40)分别从负极板(12)的轴向两端起粘附到负极板(12)的轴向长度的14%以内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88674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80019988.7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2/14 , H01M2/16 , H01M2/26 , H01M2/3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抑制粘贴于电极组的最外周面的胶带的伴随着充放电的断裂。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卷绕型的电极组(14);以及胶带(40)、(41),粘贴于电极组(14)的最外周面,以使在电极组(14)的最外周面固定电极组的卷绕结束端(E)。胶带(40)、(41)具有:包含基材层和粘合层的2个粘合区域(42)、(43);和被2个粘合区域(42)、(43)夹着且仅包含基材层的非粘合区域(44)。非粘合区域(44)被配置为在卷绕方向上跨越位于电极组(14)的最外周的卷绕结束端(E)。
-
公开(公告)号:CN11149252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80081176.0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4/13 , H01M4/4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负极活性物质中使用了硅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抑制负极的变形。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将正极(11)与负极(12)夹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的电极体。在负极合剂层(41)中,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硅化合物。负极合剂层(41)的卷绕开始侧端(42)超过正极合剂层(31)的卷绕开始侧端(32)地向电极体的卷绕开始端侧延伸出来。负极合剂层(41)中的从正极合剂层(31)的卷绕开始侧端(32)延伸出来的部分的长度Y(mm)与硅化合物相对于负极活性物质的总质量的比例X(质量%)满足Y≥3X-15(6≤X≤15)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4641497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380047147.X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C01G33/00 , C01G53/5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正极含有过渡金属中的主要成分为镍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在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表面的一部分烧结有组成与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不同、含有选自由归属于4族和5族的元素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a的第一化合物,进而,正极含有组成与前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不同、含有选自由归属于6族的元素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b的第二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16518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80016846.7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兼顾了高容量与高的低温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分隔件、非水电解质以及容纳它们的电池壳体,所述正极具有正极合剂层,所述正极合剂层包含至少含有Ni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导电助剂,上述Ni的比率相对于上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除锂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量为88摩尔%以上,上述导电助剂的含量为0.75质量份以上且1.25质量份以下,上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在上述电池壳体内所占的占有比率为25体积份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