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25141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610009460.6
申请日:2006-02-2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光学元件,其特征为,具有用于在光学元件的有效光学面内的规定的位置上定位光学性缺陷的标记,优选:缺陷是用于定位的标记(1a),且是设在光学元件(1)的有效光学面内的规定的位置上的凸部、凹部、着色部、折射率不同的部分、埋入元件内的气泡、或埋入在元件内的微粒,标记(1a)优选设在光学元件(1)的中心或中心的周围,标记(1a)的面积优选为透镜(1)的有效光学面的面积的0.4%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573377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45305.0
申请日:2004-05-2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1221 , G02B6/125 , G02B2006/12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器件(10),包含基板(21)、设在基板(21)上的芯(14)、形成在芯(14)周围的第1包覆层(12)及第2包覆层(16)。光器件(10)还包含设在基板2上的、吸收从芯(14)漏出的光的光吸收体层(18)。所述光吸收体层(18),例如由与构成芯(14)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构成。根据本发明的光器件,可以降低传输光从芯的漏泄,降低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36395C
公开(公告)日:2004-01-28
申请号:CN97114754.X
申请日:1997-07-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29/00 , F04C18/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C21/0809 , Y10T428/12458 , Y10T428/12625 , Y10T428/3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构件,它具有一通过一中间层设置或直接设置在主体(例如叶片)上的硬质碳薄膜。在主体的或中间层的靠近外表面处形成了一混合层。混合层包含碳以及主体或中间层的一组成元素。混合层沿其厚度方向有一碳含量梯度,即,在混合层的靠近其外表面的厚度部分内的碳含量高于远离其外表面的厚度部分内的碳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436032A
公开(公告)日:2003-08-13
申请号:CN03103113.7
申请日:2003-01-2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7/005 , B32B18/00 , B32B2315/02 , C04B37/025 , C04B2235/483 , C04B2235/94 , C04B2237/062 , C04B2237/068 , C04B2237/34 , C04B2237/346 , C04B2237/40 , C04B2237/60 , C04B2237/66 , C04B2237/68 , C04B2237/704 , C04B2237/706 , H03H2001/0085 , H05K1/0306 , H05K1/16 , H05K1/165 , H05K3/4629 , H05K3/4688 , H05K2201/0175 , H05K2201/086 , H05K2203/121 , Y10T428/24628
Abstract: 为了不影响线路图案(12A-12C)和(14A-14C),在绝缘陶瓷层(11A-11C)和磁性陶瓷层(13A-13C)间形成了金属醇盐溶液薄膜。接着,绝缘陶瓷层(11A-11C)和磁性陶瓷层(13A-13C)被堆叠并在大约200-40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所述热处理导致了金属醇盐溶液的溶胶—凝胶反应,由此产生中间层(15)。通过中间层(15),相邻的陶瓷层彼此接合。因为,陶瓷层利用在大约200-400℃低温下进行的溶胶—凝胶反应而彼此接合,陶瓷层间的热收缩系数的差异所导致的陶瓷叠层的变形得到了抑制。由此提供一种没有弯曲和剥离的陶瓷叠层。
-
公开(公告)号:CN100470275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410045305.0
申请日:2004-05-2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1221 , G02B6/125 , G02B2006/12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器件(10),包含基板(21)、设在基板(21)上的芯(14)、形成在芯(14)周围的第1包覆层(12)及第2包覆层(16)。光器件(10)还包含设在基板2上的、吸收从芯(14)漏出的光的光吸收体层(18)。所述光吸收体层(18),例如由与构成芯(14)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构成。根据本发明的光器件,可以降低传输光从芯的漏泄,降低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00462754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510107546.8
申请日:2005-09-2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B6/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1221 , G02B6/125 , G02B6/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分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从基部的导波路径连续地以直线状延伸的第一分路导波路径,以及夹持第一分路导波路径并沿着各自偏离第一分路导波路径的方向而延伸的第二和第三分路导波路径的分路部;第二和第三分路导波路径以相对于第一分路导波路径成为平行的方式而定位的平行部;所述第二和第三分路导波路径以渐渐地偏离所述第一分路导波路径的方式而延伸的离散部。以由将平行部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分路导波路径的横方向的相互间隔间距P以及芯部与包覆部的折射率差Δn代入式子C=Δn·P2而算出的C满足关系C=0.5±0.2的方式设定所述P以及所述Δn。
-
公开(公告)号:CN100343707C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410039644.8
申请日:2004-03-12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2B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1221 , G02B6/138 , G02B2006/121
Abstract: 一种光波导,具有成为光传播区的芯层、覆盖该芯层周围的上部包层和下部包层,上部包层伴随着体积的收缩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在上部包层和下部包层挨着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在上部包层和下部包层之间,设置由比上部包层的储存弹性模量还小的材料构成的应力缓和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019044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680000784.1
申请日:2006-05-1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层光学元件,其为在玻璃等光学基材上叠层光学树脂层而形成的复合型光学元件,即使在高温高湿下,光学树脂层也难以被剥离,可靠性优异。该叠层光学元件包括由光学材料构成的光学基材(1)、设置在光学基材(1)上的中间层(2)、和设置在中间层(2)上的光学树脂层(3),其特征在于:光学树脂层(3)是由具有-M-O-M-键(M是金属原子)的有机金属聚合物、仅具有1个能够水解的基的金属醇盐和/或其水解物、以及具有氨基甲酸酯键和甲基丙烯酰氧基或具有氨基甲酸酯键和丙烯酰氧基的有机聚合物形成的树脂层,中间层(2)是使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微小颗粒分散在由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和能够水解的基的金属醇盐和/或其水解物形成的母体树脂中而形成的层。
-
公开(公告)号:CN1114902C
公开(公告)日:2003-07-16
申请号:CN98103859.X
申请日:1998-02-1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0272 , C23C16/26 , G11B5/3106 , G11B5/39
Abstract: 一种薄膜磁头,它包括:可以在一种磁性记录介质上或相对于磁性记录介质移动的磁致电阻元件部分、固定其间的磁致电阻元件部分并用来对磁致电阻元件部分进行磁屏蔽的上、下屏蔽层以及分别介于上屏蔽层和磁致电阻元件部分之间以及下屏蔽层和磁致电阻元件部分之间的上、下间隔绝缘层。上、下间隔绝缘层均包含有含氢的薄膜。与下间隔绝缘层相比,上间隔绝缘层具有较高的氢含量和较小的内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1497A
公开(公告)日:1998-01-28
申请号:CN97114754.X
申请日:1997-07-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29/00 , F04C18/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C21/0809 , Y10T428/12458 , Y10T428/12625 , Y10T428/3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构件,它具有一通过一中间层设置或直接设置在主体(例如叶片)上的硬质碳薄膜。在主体的或中间层的靠近外表面处形成了一混合层。混合层包含碳以及主体或中间层的一组成元素。混合层沿其厚度方向有一碳含量梯度,即,在混合层的靠近其外表面的厚度部分内的碳含量高于远离其外表面的厚度部分内的碳含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