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74971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80006781.3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134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3 , H01M10/0525
Abstract: 使用硅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改善循环特性。负极活性物质(13a)具有:由硅氧化物构成的基体颗粒(14);以及覆盖层(15),其由导电性碳材料构成,覆盖基体颗粒(14)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将利用红外光谱测定得到的600cm-1~1400cm-1的红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峰强度设为1时的900cm-1处的强度为0.30以上,并且利用拉曼光谱测定得到的拉曼光谱的1360cm-1附近的峰的半高宽为100cm-1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623700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16593.1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4/622 , H01M2004/027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使用了石墨材料和硅或硅化合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得到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介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包含石墨材料和硅或硅化合物的活性物质,作为负极粘结剂,使用聚酰亚胺及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
公开(公告)号:CN11476216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80084733.1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电池容量的降低且改善了快速充放电循环特性及高温保存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设置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第一负极合剂层、以及设置于第一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的第二负极合剂层,第一负极合剂层及第二负极合剂层包含石墨粒子,第二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1)的比率(S2/S1)为1.1~2.0,第二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1)的比率(D2/D1)为0.9~1.1,间隔件具有与正极相接的第一表面和与负极相接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相对于碳酸亚乙酯的接触角小于第二表面相对于碳酸亚乙酯的接触角。
-
公开(公告)号:CN11473086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80081687.X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容量、并且抑制了快速充电循环特性的降低的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负极,所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设置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第一负极合剂层、以及设置于第一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的第二负极合剂层,第一负极合剂层及第二负极合剂层包含石墨粒子,第二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1)的比率(S2/S1)为1.1~2.0,第二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1)的比率(D2/D1)为0.9~1.1。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529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80006612.4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4/623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改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高温保存特性。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和负极合剂层,前述负极合剂层包含含硅的颗粒、石墨颗粒、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铵盐,前述负极合剂层中包含的NH3为每1g前述负极合剂层为350μg以下。含硅的颗粒优选具备覆盖至少一部分表面的导电性碳材料层。含硅的颗粒优选包含SiOX(0.5≤X≤1.5)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49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680004690.5
申请日:2016-02-1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使用SiOx的负极、即、可以提高电池的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负极(10)具备:负极集电体(11)、和形成于该集电体上的负极复合材料层(12)。负极复合材料层(12)包含:颗粒表面形成有碳覆膜(22)的SiOx(0.5≤x≤1.5)颗粒(21);碳系活性物质颗粒;和,具有羧基和羟基中至少一者、且每单位分子所含的醚化剂的平均个数为0.8以下的化合物。碳覆膜(22)具有第1覆膜(23)和第2覆膜(24),所述第1覆膜(23)形成于SiOx(21)的表面,所述第2覆膜(24)由结晶性比构成第1覆膜(23)的碳高的碳构成,且形成于第1覆膜(23)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07497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80017211.4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改善使用SiOx(0<x<2)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是具备包含由SiOx(0<x<2)所表示的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物质的表面将前述通式中的x的值设为xs、在物质的中心部将前述通式中的x的值设为xb时,xb<xs,将前述物质的达到x=(xs+xb)/2的距最表面的深度设为za(μm)、将前述物质的平均粒径设为R(μm)时,0.05<za、0.025≤za/R≤0.4。
-
公开(公告)号:CN10507497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80006781.3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134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3 , H01M10/0525
Abstract: 使用硅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改善循环特性。负极活性物质(13a)具有:由硅氧化物构成的基体颗粒(14);以及覆盖层(15),其由导电性碳材料构成,覆盖基体颗粒(14)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将利用红外光谱测定得到的600cm-1~1400cm-1的红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峰强度设为1时的900cm-1处的强度为0.30以上,并且利用拉曼光谱测定得到的拉曼光谱的1360cm-1附近的峰的半高宽为100cm-1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68839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80036244.4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621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 , H01M10/4235
Abstract: 提供使用氧化硅作为活性物质时,能够抑制高温保存时的气体产生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特征在于,使用用实施了热处理的聚丙烯腈或其改性体覆盖氧化硅的表面而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44397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80013595.3
申请日:2012-03-0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4 , H01M4/583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负极活性物质使用了石墨材料与硅或硅化合物的混合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可以获得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为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负极粘结剂,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材料与含量比石墨材料少的硅和/或硅化合物的混合物,负极粘结剂为经过热处理的聚丙烯腈或其改性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