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30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80084731.2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容量且抑制了快速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与负极隔着多孔性的间隔件对置而成的电极体、非水电解质、以及收纳电极体及非水电解质的外装体。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设置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第一负极合剂层、以及隔着间隔件与正极对置的第二负极合剂层,第一负极合剂层及第二负极合剂层包含石墨粒子,第二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1)的比率(S2/S1)为1.1~2.0,第二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1)的比率(D2/D1)为0.9~1.1,间隔件的厚度为10μm以下,气孔率为25%~45%。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793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80086484.X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容量、并且具有良好的快速充放电性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设置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第1负极合剂层、和设置于第1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的第2负极合剂层。第1负极合剂层包含真密度为2.1g/cm3~2.3g/cm3的第1碳材料,第2负极合剂层包含真密度为1.5g/cm3~2.0g/cm3的第2碳材料,第2负极合剂层中的第2碳材料的粒子间空隙率比第1负极合剂层中的第1碳材料的粒子间空隙率大,第1负极合剂层与第2负极合剂层的质量的比率为95∶5~80∶20。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3086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80081687.X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容量、并且抑制了快速充电循环特性的降低的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负极,所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设置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第一负极合剂层、以及设置于第一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的第二负极合剂层,第一负极合剂层及第二负极合剂层包含石墨粒子,第二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1)的比率(S2/S1)为1.1~2.0,第二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1)的比率(D2/D1)为0.9~1.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