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可再充电电池电极的狭缝模头

    公开(公告)号:CN11282391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1

    申请号:CN202011306734.4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可再充电电池电极的狭缝模头。所述狭缝模头包括:第一块;第二块,面对第一块;垫片构件,位于第一块与第二块之间,其中,第一块和第二块彼此结合以形成用于使活性物质浆料排出的狭缝,第一块包括用于容纳活性物质浆料的腔室并且在狭缝的宽度方向和排出方向上形成第一面,第二块面对第一面以在狭缝的宽度方向和排出方向上形成第二面,垫片构件包括在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相应端部处彼此面对并且沿狭缝的高度方向形成的端部部分,端部部分包括宽度调节部,宽度调节部沿宽度方向从垫片构件的第一参考点以第一调节宽度突出到第二参考点,从第二参考点相对于排出方向以第一角度倾斜到第三参考点,并且沿排出方向以第一调节长度形成。

    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69259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886201.0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和包括该负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与集流体接触且包括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的第一区域以及设置在第一区域上且包括第二负极活性物质的第二区域,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中的每个具有9μm至22μm的平均粒径(D50),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的形态彼此不同,第二区域的孔隙率高于第一区域的孔隙率,并且第二区域的孔隙率与第一区域的孔隙率的比例在110%至190%的范围内。

    用于制造可再充电电池电极的狭缝模头

    公开(公告)号:CN11282391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011306734.4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可再充电电池电极的狭缝模头。所述狭缝模头包括:第一块;第二块,面对第一块;垫片构件,位于第一块与第二块之间,其中,第一块和第二块彼此结合以形成用于使活性物质浆料排出的狭缝,第一块包括用于容纳活性物质浆料的腔室并且在狭缝的宽度方向和排出方向上形成第一面,第二块面对第一面以在狭缝的宽度方向和排出方向上形成第二面,垫片构件包括在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相应端部处彼此面对并且沿狭缝的高度方向形成的端部部分,端部部分包括宽度调节部,宽度调节部沿宽度方向从垫片构件的第一参考点以第一调节宽度突出到第二参考点,从第二参考点相对于排出方向以第一角度倾斜到第三参考点,并且沿排出方向以第一调节长度形成。

    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电极和包括该负电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89432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269798.3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电极和包括该负电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电极包括:集流体;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在集流体上,并且包括共聚物粘结剂、Si‑C复合物负极活性物质和结晶碳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共聚物粘结剂包括(甲基)丙烯酸类重复单元和(甲基)丙烯腈类重复单元,并且由等式1定义的DD(发散度)值为约30或更大。等式1DD(发散度)=(Ia/I总)×100其中,Ia是利用Cu Kα射线通过XRD测量的2θ=42.4±0.2°、43.4±0.2°、44.6±0.2°、77.5±0.2°处的峰强度的总和,并且I总是利用Cu Kα射线通过XRD测量的2θ=26.5±0.2°、42.4±0.2°、43.4±0.2°、44.6±0.2°、54.7±0.2°、77.5±0.2°处的峰强度的总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