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评估涵洞过鱼能力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1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74407.7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评估涵洞过鱼能力的预测方法,步骤为:步骤1:涵洞流态判别及水力计算过程;步骤2:过鱼对象游泳能力数据库构建;步骤3:涵洞过鱼能力判别原则;步骤4:涵洞过鱼能力预判模型构建方法;步骤5:涵洞过鱼效果数值预测评价。本发明依托现有涵洞工程,根据现有的涵洞基本信息,计算涵洞相关的水力参数;通过文献调研收集不同过鱼对象游泳能力数据,形成游泳能力函数表达式;结合涵洞的水力信息,提出可能判定涵洞过鱼能力的三个原则;利用Python语言构建涵洞过鱼能力预判模型,预测过鱼对象成功通过涵洞的概率。本发明提出的应用于评估涵洞过鱼能力的预测方法,可应用于我国已建涵洞工程过鱼效果评价中,为以后辅助涵洞过鱼提供优化建议。

    应用于鱼道设计的过鱼对象游泳能力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1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0543029.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鱼道设计的过鱼对象游泳能力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步骤为:步骤1:确定过鱼对象;步骤2:确定过鱼对象分类原则;步骤3:构建鱼类游泳能力数据库;通过文献检索及工程调研方式收集我国过鱼对象的游泳能力数据,游泳能力数据包括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爆发游泳速度、游泳耐力和游泳距离,根据已分类的过鱼对象,形成包含不同类型过鱼对象的游泳能力数据库;步骤4:提取影响鱼游泳能力的因素集;因素集包括鱼类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地理信息因素和测试方法;步骤5:构建耦合多因素的游泳能力的预测模型;本发明利用数学模型构建耦合多个因素的游泳能力预测模型,并筛选最优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鱼道局部流速及尺寸提供建议参考值。

    应用于鱼道设计的过鱼对象游泳能力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14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43029.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鱼道设计的过鱼对象游泳能力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步骤为:步骤1:确定过鱼对象;步骤2:确定过鱼对象分类原则;步骤3:构建鱼类游泳能力数据库;通过文献检索及工程调研方式收集我国过鱼对象的游泳能力数据,游泳能力数据包括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爆发游泳速度、游泳耐力和游泳距离,根据已分类的过鱼对象,形成包含不同类型过鱼对象的游泳能力数据库;步骤4:提取影响鱼游泳能力的因素集;因素集包括鱼类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地理信息因素和测试方法;步骤5:构建耦合多因素的游泳能力的预测模型;本发明利用数学模型构建耦合多个因素的游泳能力预测模型,并筛选最优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鱼道局部流速及尺寸提供建议参考值。

    应用于评估涵洞过鱼能力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120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674407.7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评估涵洞过鱼能力的预测方法,步骤为:步骤1:涵洞流态判别及水力计算过程;步骤2:过鱼对象游泳能力数据库构建;步骤3:涵洞过鱼能力判别原则;步骤4:涵洞过鱼能力预判模型构建方法;步骤5:涵洞过鱼效果数值预测评价。本发明依托现有涵洞工程,根据现有的涵洞基本信息,计算涵洞相关的水力参数;通过文献调研收集不同过鱼对象游泳能力数据,形成游泳能力函数表达式;结合涵洞的水力信息,提出可能判定涵洞过鱼能力的三个原则;利用Python语言构建涵洞过鱼能力预判模型,预测过鱼对象成功通过涵洞的概率。本发明提出的应用于评估涵洞过鱼能力的预测方法,可应用于我国已建涵洞工程过鱼效果评价中,为以后辅助涵洞过鱼提供优化建议。

    鱼道进出口监测系统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81703U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21045493.0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鱼道进出口监测系统,包括安装于混凝土堤岸与鱼道进出口相配合的侧面上安装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笼体,混凝土堤岸上设置有吊机装置,吊机装置的拉绳与笼体连接,笼体通过连接云台搭载双频识别声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道进出口监测系统,可以解决双频识别声呐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使双频识别声呐适应鱼道进出口水深的不断变化过程,实现对鱼道进出口过鱼数量的有效监测。

    多功能鱼道实验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86550U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20843744.3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鱼道实验装置,包括放置在架体上的实验水槽,实验水槽下部安装有回水水槽,实验水槽的上游侧通过管道泵与回水水槽连通,实验水槽的下游侧通过尾水出水口与回水水槽连通,实验水槽内从上游侧到下游侧依次设置有集鱼区、鱼道区和适应区;集鱼区的上游侧设置有整流栅,第一活动隔板将集鱼区分隔为第一集鱼区和第二集鱼区;鱼道区内设置有第一鱼道和第二鱼道,第二活动隔板将适应区分隔为第一适应室和第二适应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鱼道实验装置,可以解决功能单一、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能够用于多种工况下的鱼道水力特性,鱼道鱼类上溯,同时配合摄像机观察鱼类在鱼道中的游泳轨迹,实现鱼道水槽的多功能使用。

    应用于鱼道出口的捕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546665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374845.2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鱼道出口的捕鱼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一端设有进鱼口,进鱼口依次与汇鱼框、集鱼框和集鱼箱连接,汇鱼框、集鱼框和集鱼箱构成了L型鱼通道;集鱼框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有阀门,集鱼框内设有移动挡板,移动挡板与集鱼框出口所在平面平行设置;支撑结构与集鱼箱之间采用滑轨连接。本实用新型汇鱼区、集鱼区和集鱼箱之间设有阀门,集鱼区内设有移动挡板,集鱼区外部设有诱鱼灯,通过诱导的方法将鱼类引诱至集鱼区内,关闭集鱼区入口的阀门,驱动移动挡板,将鱼类驱赶至集鱼箱内,可保证鱼类单向运动,避免了鱼类受到冲击而损伤。

    鱼道内可伸缩式拦鱼栅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86573U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20968443.3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鱼道内可伸缩式拦鱼栅,包括横跨于鱼道上的门形架体,门形架体上焊接有定滑轮,起吊机上的拉绳通过定滑轮与鱼道内的拦鱼栅相连接,鱼道与拦鱼栅相配合的一段侧墙为透明玻璃墙,摄像机安装于在透明玻璃墙外侧;拦鱼栅顶端框架上安装有可伸缩拦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道内可伸缩式拦鱼栅,可以解决水浑浊造成摄像头观察不清晰的问题,在不同水体浑浊度的情况下,依然能保证鱼在摄像头的可视范围内,实现鱼道过鱼数量的有效监测。

    一种应用于实验室旋转式流动化培养及监测水缸

    公开(公告)号:CN221264868U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22754585.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类栖息地生活环境偏好特征研究和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实验室旋转式流动化培养及监测水缸。该水缸由水缸、底座、整流栅、卡口、底质盛放槽、进排水单孔双用阀头、多旋叶动力设备、工业水温调节机、监控放置架、进排水双用水管组成。有益效果为:(1)功能完备,结构简单,材料轻便,造价低,操作简单;(2)底质盛放槽能够根据实验鱼类的不同便捷的更换底质;(3)多旋叶动力设备和工业水温调节机根据实验目标条件而方便的改变水体的流速、水温;(4)通过多旋叶动力设备和整流栅在圆形缸体内部使水体形成内慢外快的稳定流,可探究鱼类偏好流速。

    应用于便携虹吸管式鱼道鱼类上行的诱鱼集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450665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370063.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便携虹吸管式鱼道鱼类上行的诱鱼集鱼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端与鱼道下游段入口相连的网箱,所述网箱与岸边之间设有补水管道,所述补水管道自岸边向下游靠近网箱设置并与岸边呈夹角;所述网箱包括一端与鱼道下游段入口相连并以喇叭状沿水流方向扩口的上溯区,所述上溯区另一端与呈圆筒状沿水流方向延伸的适应区连接,所述适应区内部嵌有以喇叭状沿逆水流方向缩口的诱鱼区,所述适应区的末端与所述诱鱼区的起始端相连。该装置集物理拦鱼和水流诱鱼措施于一体帮助下游鱼类完成上溯过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