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43021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014450.1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滩渗流水量收集装置及测定渗流流量的方法,该装置包括圆柱箱、第一流量计、收集袋、导水水管,所述圆柱箱的上方通过弯头和导水水管的一端连接,导水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流量计;第一流量计再由通水接头和水管连接收集袋,所述收集袋放置于安全箱内,安全箱装满水后全封闭;安全箱的出口处通过水管与第二流量计连接。收集圆柱箱覆盖面积内渗流水量于收集袋中,并利用双向流量计自动记录水量;指定时间内根据收集袋中得到的水体重量,根据质量守恒公示即可计算出渗流流量。本发明不但能原位捕捉渗流流量,还能根据不同双向流量计判别上升流和下降流,对正确认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交换机理,进一步研究溶质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1641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51326.1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2F3/32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集中水华的生物降藻装置,包括框架和生态浮岛,生态浮岛铺设在框架顶部,框架顶部可拆卸安装有蓄电池、太阳能板、充气泵、控制系统和红外相机,太阳能板设置在蓄电池的上方,框架的最顶部,太阳能板底部可拆卸安装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充气泵、控制系统与蓄电池电源线连接,框架中间可拆卸安装有若干LED灯和气囊,LED灯与蓄电池电源线连接,气囊和充气泵采用通气管连通,框架外周可拆卸安装有帷幕,框架下端四周可拆卸安装有四个螺旋桨,框架下部可拆卸安装有渔网,渔网中间放养有滤食性鱼类,控制系统与LED灯、螺旋桨、红外相机信号线连接;本装置实现了移动远程除藻,原理科学,结构简单,操作容易,除藻效率高,生态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087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87487.X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山区河道低矮拦河垱微型过鱼设施,包含过鱼管道、控制系统和太阳能板,过鱼管道在拦河垱一侧的河床底部铺设连接,过鱼管道的下游鱼道设置有诱驱鱼装置,上游鱼道设置有第一压感阀门和增压设施,在过鱼管道的管道中部还设置有第二压感阀门,太阳能板设置在河垱一侧,控制系统与诱驱鱼装置、第一压感阀门、增压设施和第二压感阀门分别连通,各装置接缝处涂覆有密封材料;本发明通过诱驱鱼装置诱鱼,红外相机及含氧量检测装置实时监测鱼类生存状态,增压设施及阀门增加水头,采用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提供动力,并设置远程终端进行控制和生物资料收集,实现了定点可控常态鱼类洄游,原理科学,结构简单,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操作容易,生态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32176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69345.2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湖泊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湖泊底泥的修复方法,对内源污染严重的湖泊抽水晒湖进行底泥初步治理,辅以植物种植进行生物修复;晒湖前进行抽水,底泥显露,待湖区表层以下5cm底泥完全干涸后再进行机器翻土,经过3~4天稳定后进行植物种植;若在高温天气,植物种植后适当浇水养护,一天两次;随着植物的生长,一周进行一次底泥取样监测修复状况;待底泥质量满足预设要求后,对植物进行同一收割处理。本发明在晒湖后,河床底泥的颜色从深沉变浅,对氨氮和硫化氢的氧化释放更为充分,臭气减少,有机物氧化的速度快;通过翻耕、晒塘,能显著改善底质,作为生物修复技术进行前处理,初步降低污染含量,提高植物种植的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174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73437.5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C02F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氧装置,设置于水体中用于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增氧装置包括水车、围设于水车之外的第一固定部、浮于水体表面上的螺旋桨,以及分别传动连接水车及螺旋桨的传动机构,第一固定部高度不小于水体最大水位高度,且第一固定部开设有与水体连通的缺口。当水体因降雨、排洪或水量调控等因素导致水位变化时,使得第一固定部内外出现水位差,水流通过缺口流入第一固定部或流出第一固定部的同时会对第一固定部内的水车进行冲刷,从而迫使水车转动,水车进一步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漂浮于水体表面的螺旋桨转动,利于空气中氧气进入水体中,从而增加了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上述增氧装置在增氧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增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94037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240756.7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1P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速仪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箱和固定装置,所述保护箱的一端开口,可以保证保护箱内的测速仪与电脑连接保护箱的一侧设置有放入口,流速仪可以通过放入口放进保护箱,所述放入口设置有盖板,所述固定装置可以把流速仪固定在保护箱内。该装置可以很好的解决流速仪损坏问题。优选的方案中,设置的环扣可以将保护箱与抛锚绳连接,可以避免流速过大影响流速仪在水下的位置不竖直的问题,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692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26259.9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多功能扬水曝气装置,包括扬水装置和曝气装置,扬水装置包括特制连接器,曝气装置包括Y型出气管,扬水装置与曝气装置通过特制连接器固定在Y型出气管上连接为一体,Y型出气管内铰接固定有活动挡气板,Y型出气管内还固定有磁性固定块,活动挡气板活动端与磁性固定块磁吸连接,曝气装置还设置有抽气泵,抽气泵与Y型出气管连通,扬水装置还设置有紫外线灯和太阳能电池板;本发明通过扬水装置破坏上层水体分层,曝气装置破坏下层水体分层,来全方位切断藻类的生长发育,再加紫外线灯的照射,全面杀死藻类,同时充分利用水华区域的太阳能资源,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紫外线灯工作,设计轻巧,方便携带,操作容易,除藻彻底,节能降碳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74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98248.8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 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城市河流硬质驳岸的阶梯式植物修复装置及方法,两根不锈钢管两端扁平,不锈钢管两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不锈钢管外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两根不锈钢管之间通过对应的第一通孔插接固定有多根钢筋,钢筋外侧固定有种植槽,相邻的种植槽之间铺设有抗冲生物膜;种植槽外端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下端相邻槽位的第一通孔之间穿设有支架。本发明在修复城市河流硬质驳岸中,通过种植植物软化硬质驳岸,增加河流的生境多样性,且不占据河道面积,材料简单,工艺简便,提供景观需求,无需进行地面处理,经济且操作方便,能充分利用岸坡空间。
-
-
公开(公告)号:CN102816700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288600.3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上围隔式浮岛养藻技术,在富营养化天然水体的真光层深度范围内设置一层薄膜,并将薄膜四周固定在高出水面的浮床上,形成一个围隔浮岛;利用动力设施将真光层以下的水体直接抽入到围隔浮岛内,同时保证围隔浮岛内的隔离水体始终在真光层内;在围隔浮岛底部设置曝气装置,将空气不断输入到围隔浮岛的隔离水体内,使围隔浮岛内的隔离水体充分混合;然后对围隔浮岛的隔离水体进行消毒、杀菌,添加相应成熟培养基进行微藻培养,待其叶绿素a浓度大于1000μg/L后,对微藻水体进行收集,即达到水上微藻培养的目的。本发明能够在水面上进行低成本微藻培养,适用于我国大多数富营养水体,在城市污染河流中以及海洋中适当改进后也能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