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05324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580047850.X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得到即使以200℃左右的较低温度也能制造、且在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时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特性的二次电池用负极。为了解决该课题,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二次电池用负极具有包含下述粘结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粘结剂是由含有50质量%以上的通过二胺化合物与四羧酸二酐的反应而得到的聚酰胺酸及/或聚酰亚胺的粘结剂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另外,使粘结剂中的聚酰胺酸及/或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为20%以上70%以下。进而,使得于170℃对粘结剂树脂组合物进行1小时热处理而得到的膜厚为20μm的膜在50℃~100℃时的热膨胀系数为‑15ppm以上15pp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92506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4473.9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4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139 , H01M4/1393 ,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4/623 , H01M4/662 , H01M4/663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制造不易发生因体积变化而导致的循环劣化、且不易发生因充电时的聚酰亚胺的还原而导致的首次充放电效率的降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复合材料糊剂。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用复合材料糊剂而解决的,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用复合材料糊剂包含粘合剂树脂用组合物和负极活性物质,所述粘合剂树脂用组合物包含由二胺化合物和四羧酸二酐得到的聚酰胺酸及/或对应的聚酰亚胺,所述二胺化合物包含下述通式(I)或(II)表示的二胺,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SiOx(0.5≤x≤1.5)表示的硅氧化物及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596072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580006956.5
申请日:2015-02-02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使用了这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特征在于,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集电体的层叠体,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包含硅或锡作为构成元素的合金系材料(A)、被覆所述合金系材料(A)表面的碳被膜(C)、碳粒子(B)及粘结剂(D),利用氮气吸附法测得的所述碳粒子(B)的总微孔容积及平均微孔直径分别满足1.0×10‑2~1.0×10‑1cm3/g及20~50nm的范围;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使用了这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为高容量,并且循环特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596072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580006956.5
申请日:2015-02-02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C01B31/02 , C01B31/04 , C01B31/08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0404 , H01M4/0471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使用了这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特征在于,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集电体的层叠体,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包含硅或锡作为构成元素的合金系材料(A)、被覆所述合金系材料(A)表面的碳被膜(C)、碳粒子(B)及粘结剂(D),利用氮气吸附法测得的所述碳粒子(B)的总微孔容积及平均微孔直径分别满足1.0×10‑2~1.0×10‑1cm3/g及20~50nm的范围;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使用了这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为高容量,并且循环特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77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5410.5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首次充放电效率高且能量密度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包含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能够高效地预掺杂锂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制成了下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有负极复合材料层,所述负极复合材料层至少包含:含有可吸藏锂的硅或锡的合金系材料(A);碳粒子(B);含有酰亚胺键的聚合物(C);和多环芳香族化合物(D),上述负极复合材料层中的上述含有酰亚胺键的聚合物(C)的量为3质量%以上且13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60532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80047850.X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得到即使以200℃左右的较低温度也能制造、且在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时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特性的二次电池用负极。为了解决该课题,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二次电池用负极具有包含下述粘结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粘结剂是由含有50质量%以上的通过二胺化合物与四羧酸二酐的反应而得到的聚酰胺酸及/或聚酰亚胺的粘结剂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另外,使粘结剂中的聚酰胺酸及/或聚酰亚胺的酰亚胺化率为20%以上70%以下。进而,使得于170℃对粘结剂树脂组合物进行1小时热处理而得到的膜厚为20μm的膜在50℃~100℃时的热膨胀系数为‑15ppm以上15ppm以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