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7533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3263.6
申请日:2017-04-03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硅化合物颗粒,所述硅化合物颗粒包含锂,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准备硅化合物颗粒的工序,所述硅化合物颗粒包含硅化合物SiOx,其中,0.5≤x≤1.6;通过使所述硅化合物颗粒接触于溶液A来获得含有锂的硅化合物颗粒的工序,所述溶液A包含锂且溶剂是醚系溶剂;及,加热所述含有锂的硅化合物颗粒的工序。由此,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可增加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池容量,并可提升初次效率和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2506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4473.9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4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139 , H01M4/1393 ,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4/623 , H01M4/662 , H01M4/663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制造不易发生因体积变化而导致的循环劣化、且不易发生因充电时的聚酰亚胺的还原而导致的首次充放电效率的降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复合材料糊剂。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用复合材料糊剂而解决的,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用复合材料糊剂包含粘合剂树脂用组合物和负极活性物质,所述粘合剂树脂用组合物包含由二胺化合物和四羧酸二酐得到的聚酰胺酸及/或对应的聚酰亚胺,所述二胺化合物包含下述通式(I)或(II)表示的二胺,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SiOx(0.5≤x≤1.5)表示的硅氧化物及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9643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49958.1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是通过浸渍在含有碱金属类的离子及催化剂的溶液中从而进行了预掺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对于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而言,负极的重量及体积不易因预掺杂而增大,并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初次充放电效率。达成上述目的的负极具有负极复合材料层,所述负极复合材料层至少包含可吸藏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有硅或锡的合金系材料(A)、碳粒子(B)、含有羧酸盐的聚合物(C)、和直链聚亚苯基化合物(D),相对于合金系材料(A)及碳粒子(B)的合计而言,合金系材料(A)的比例为10体积%以上且小于60体积%,相对于负极复合材料层的总质量而言,前述负极复合材料层中的前述含有羧酸盐的聚合物(C)的量为4质量%以上且13质量%以下,含有羧酸盐的聚合物(C)的中和度为50%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