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58089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780045856.9
申请日:2007-12-19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4/6592 , C08F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0/00 , C08F4/6592 , C08F4/65927 , C08F210/06 , C08F210/16 , C08F4/65916 , C08F4/65912 , C08F2500/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状催化剂成分,其用于在不并发结垢的条件下高效地制造粒子性状优异的烯烃聚合物;并提供该固体状催化剂成分共存下的烯烃的聚合方法。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用固体状催化剂(K)的特征是,同时满足下述条件(1)和(2)。(1)用差热天平测定的烧失量为30重量%以下。(2)常温水蒸气处理,接着与乙腈接触后,向乙腈溶出的成分含有具备下述通式[I]表示的分子骨架的化合物。(上述通式[I]中,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2的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458958A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02800709.3
申请日:2002-03-08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53/00 , C08F110/06 , C08L23/12 , C08L23/16 , C08L53/025 , C08L2666/04 , C08L2666/02 , C08L2666/24 , C08F2500/03 , C08F2500/12
Abstract: 一种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汽车部件,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特定比例的丙烯均聚物(A1)、弹性体(B)和无机填料(C),或包括包括丙烯嵌段共聚物(A2)和无机填料(C)以及任选的弹性体(B)。丙烯均聚物(A1)或丙烯嵌段共聚物(A2)的丙烯均聚物链段具有20-300克/10分钟的MFR(230℃),由13C-NMR谱测定的来自丙烯单体的2,1-插入或1,3-插入的位置不规则单元相对于全部丙烯结构单元的比例各自小于或等于0.2%,由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Mw/Mn为1-3。本发明能提供具有优良的刚性和耐冲击性综合性能的汽车部件(包括注塑制品),其流痕可能性较小,即使发生流痕也不明显,并能在成形制品表面实现优良的压纹转移,具有优良的外观。用于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具有上述配方,能缩短增塑所需时间,从而缩短制造注塑制品的成形周期,因此,这种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能有效地制造具有上述效果的注塑汽车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143279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480023882.1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4/6592 , C08F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0/06 , C07F7/00 , C08F4/65912 , C08F4/65927 , C08F110/06 , C08F210/06 , C08F210/16 , C08F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制法中在有利的高温条件下也可高效率地制造高分子量且高熔点的烯烃聚合物的方法。根据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解决上述课题,该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包含(A)以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交联茂金属化合物;及(B)选自(b‑1)有机铝氧化合物、(b‑2)与交联茂金属化合物(A)反应而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b‑3)有机铝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存在下,在50℃以上且200℃以下的聚合温度条件下,使包含至少一种碳原子数为3以上的α‑烯烃的单体聚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68661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080057971.X
申请日:2010-12-16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4/6592 , C08F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4/6592 , C08F4/642 , C08F4/6428 , C08F4/643 , C08F4/65908 , C08F4/65912 ,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110/14 , C08F210/02 , C08F210/06 , C08F210/14 , Y10S526/943 , C08F210/16 , C08F2500/16 , C08F4/659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由能够高温聚合的方法以优异聚合活性制造外消旋二单元组分率高且高分子量的间规立构α-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间规立构α-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包含(A)通式[1]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B)选自(b-1)有机铝氧化合物、(b-2)与过渡金属化合物(A)反应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和(b-3)有机铝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包含1种以上的碳原子数为3~10的α-烯烃和少量乙烯的单体,在聚合温度25℃以上的条件下,将供给聚合器的乙烯的摩尔数设为PE,将碳原子数为3~10的α-烯烃的摩尔数设为PO时,满足0.001≤PE/PO≤0.030。
-
公开(公告)号:CN100434433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00802165.1
申请日:2000-10-05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茂金属化合物和含该化合物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制得能高聚合活性地制备全同立构聚合物的催化剂。该化合物含取代的环戊二烯基和(取代的)芴基,结构中这些基团通过烃基等桥接。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选择性地制备无异构体的特定茂金属化合物并在该方法中用特定的方法合成中间体。本发明聚烯烃的制备方法制得具有优良耐冲击性和透明度的聚烯烃,该方法包括在含上述茂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剂存在下均聚或共聚α-烯烃。
-
公开(公告)号:CN1088841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20217.0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08 , C08L2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08 , C08L23/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丁烯系聚合物,其结晶转变时间短,耐蠕变特性优异。本发明的解决方法是,提供以下丁烯系聚合物:1‑丁烯单元量为80.0~99.9摩尔%,选自乙烯和碳原子数3~20的除1‑丁烯以外的α‑烯烃中的至少一种烯烃单元的总含量(K)为0.1~20.0摩尔%(1‑丁烯单元与总含量(K)的合计为100摩尔%),且满足条件(i)~(iv)。(i)由13C‑NMR测定的mmmm为94.0%以上99.9%以下。(ii)由13C‑NMR测定的rr为1.5%以下。(iii)135℃、十氢化萘溶剂中的特性粘度[η]为0.5~5.5dl/g。(iv)通过GPC测定的、分子量为10000以下的成分的比例小于1.3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71548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80048376.2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06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工业制法上有利的高温条件下也高效地制造具有必要充分高的分子量的、包含来源于1‑丁烯的构成单元的烯烃(共)聚合物的方法。通过包含来源于1‑丁烯的构成单元的烯烃(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解决了上述课题。所述包含来源于1‑丁烯的构成单元的烯烃(共)聚合物的特征在于:在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存在下,在55℃以上且200℃以下的聚合温度并且0.1MPaG以上且5.0MPaG以下的聚合压力条件下,将至少1‑丁烯、根据需要的碳原子数2以上的α‑烯烃、和根据需要的其他单体(共)聚合,所述碳原子数2以上的α‑烯烃不包括1‑丁烯,所述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包含(A)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交联金属茂化合物、和(B)选自(b‑1)有机铝氧化合物、(b‑2)与交联金属茂化合物(A)反应而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b‑3)有机铝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203993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80015033.7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4/6592 , C08F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10/06 , C08F2/06 , C08F4/65912 , C08F4/65927 , C08F10/00 , C08F2500/03 , C08F250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能够工业化的高温条件下,也能制造具有高熔点和高分子量的烯烃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碳原子数2以上的烯烃聚合,所述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含有(A)下述通式[1]表示的交联茂金属化合物、及(B)选自有机铝氧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等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式[1]中,R1~R4表示烃基等,R5~R9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等,R10~R11表示氢原子等,R12表示烃基等。Y表示碳原子等。M表示Zr等;Y表示碳原子等;Q表示卤素原子等。j表示1~4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0420399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80015033.7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4/6592 , C08F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10/06 , C08F2/06 , C08F4/65912 , C08F4/65927 , C08F10/00 , C08F2500/03 , C08F250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能够工业化的高温条件下,也能制造具有高熔点和高分子量的烯烃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碳原子数2以上的烯烃聚合,所述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含有(A)下述通式[1]表示的交联茂金属化合物、及(B)选自有机铝氧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等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式[1]中,R1~R4表示烃基等,R5~R9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等,R10~R11表示氢原子等,R12表示烃基等。Y表示碳原子等。M表示Zr等;Y表示碳原子等;Q表示卤素原子等。j表示1~4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715487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580048376.2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06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工业制法上有利的高温条件下也高效地制造具有必要充分高的分子量的、包含来源于1‑丁烯的构成单元的烯烃(共)聚合物的方法。通过包含来源于1‑丁烯的构成单元的烯烃(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解决了上述课题。所述包含来源于1‑丁烯的构成单元的烯烃(共)聚合物的特征在于:在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存在下,在55℃以上且200℃以下的聚合温度并且0.1MPaG以上且5.0MPaG以下的聚合压力条件下,将至少1‑丁烯、根据需要的碳原子数2以上的α‑烯烃、和根据需要的其他单体(共)聚合,所述碳原子数2以上的α‑烯烃不包括1‑丁烯,所述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包含(A)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交联金属茂化合物、和(B)选自(b‑1)有机铝氧化合物、(b‑2)与交联金属茂化合物(A)反应而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b‑3)有机铝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