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斑马鱼电惊厥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37800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390831.4

    申请日:2014-0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物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斑马鱼电惊厥试验装置;主体结构包括电刺激器、分离器、记录器、容器、第一电极铜板、第二电极铜板、排水口、结网和三通控制阀,电刺激器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分离器与容器上的第一电极铜板和第二电极铜板电连接,第一电极铜板和第二电极铜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容器的左右两端器壁上;容器的底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上嵌设有软网结构的结网,排水口通过常规三通控制阀与外界水源连接以实现注水与排水功能;记录器分别与分离器和容器电连接,以实现相关试验数据的记录;其装置结构合理,原理可靠,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使用时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电刺激参数明确。

    一种便携式粮果蔬及水质毒性生物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0797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19269.3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体毒性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粮果蔬及水质毒性生物检测装置,主机箱中开设有电池仓和壁夹穴,壁夹穴中安装有带凹槽的壁夹,主机箱中安放有至少一个毒物溶出室,毒物溶出室通过底端开设的管道与检测室顶端开设的管道连通,毒物溶出室上设置有连通开关和挡盖,吸气装置分别与检测室的进气端口和主机箱的出气口连通,检测室的右端与检测注射器可拆卸式对接,对接处安装有水位计,检测注射器内放置有装自来水和检测鱼的检测容器;主机箱上端还设置有连接电源系统的显示器、连接控制吸气装置的电源开关、计时器开关和观察窗,该装置构造新颖,设计科学,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简便有效,检测准确,使用范围广。

    一种茯苓天然组合物及其抗癌止呕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3919819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1732.9

    申请日:2014-04-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癌止吐的天然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茯苓天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作为抑制癌细胞和抗呕吐药物的用途;具体成份包括茯苓提取物和生姜提取物姜辣素,上述两种原料按重量比10-30:1-2混合均匀后,按照现有技术中的工艺方法制成片状或粉状产品,再加工制备成片剂和/或胶囊;该茯苓天然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减少癌症放、化疗副作用的药物和抗呕吐作用的药物中的均具有良好用途;其组份简单,原料易得,制备简易,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产纤维素酶的木霉的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192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0605.7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纤维素酶的木霉的培养方法,把木霉接种在PDA斜面上45℃下培养5d,待形成孢子后用5ml灭过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孢子,把收集到的孢子溶液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使每毫升溶液中孢子的含量在106一107个,按5%的接种量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中,28℃下培养146h。木霉固态发酵单位体积的酶产量比液态发酵高;不需要搅拌,能耗低;设备投资少,后处理简单,基本无污染。

    用对羟基苯甲酸抑制鱼腥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1919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1105.5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对羟基苯甲酸抑制鱼腥藻的方法,将鱼腥藻置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温度24±2℃,光强4000lx,光暗比12h:12h,每天摇动4次,并定时添加适量新鲜培养基;取20mL扩大培养好的鱼腥藻液,添加对羟基苯甲酸80mL,置光照培养箱培养,培养温度24±2℃,光强4000lx,光暗比12h:12h,每天摇动4次。利用对羟基苯甲酸的化感作用抑制水华鱼腥藻生长,速度快,无污染,是未来治理水华的有效途径。

    雨生红球藻的大规模生产培养基的配方

    公开(公告)号:CN103881916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57193.1

    申请日:2012-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生红球藻的大规模生产培养基的配方,其组分按重量份配比为:NaNO30.9—1.1份,K2HPO40.9—1.1份,MgSO4·7H2O0.9—1.1份,CaCl2·2H2O0.9—1.1份,KH2PO40.9—1.1份,NaCl0.9—1.1份,维生素(B1)0.9—1.1份,维生素H0.000225—0.000275份,维生素(B12)0.000135—0.000165份,微量元素PIV0.9—1.1份。采用低浓度的磷盐、铁盐和高浓度的氮盐,抑制了雨生红球藻细胞内虾青素的积累,有利于雨生红球藻细胞的分裂,为后期虾青素的累积总量的增加奠定物质基础;雨生红球藻生长速度快,藻液浓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