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14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1394984.1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远大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H15/207 , C07H1/06 , A01N43/16 , A01P3/0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抗生素5‑氨基‑2‑甲基‑6‑(2,3,4,5,6‑羟基环己基氧代)吡喃‑3‑基氨基‑α‑亚氨醋酸盐酸盐的晶型I及其制备方法,晶型I在高温高湿光照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稳定性,且能够更好的满足农药在生产加工和运输储存中的要求,并在制剂加工和制剂稳定性方面呈现了优异效果,更能满足混剂加工和稳定货架期需求。同时5‑氨基‑2‑甲基‑6‑(2,3,4,5,6‑羟基环己基氧代)吡喃‑3‑基氨基‑α‑亚氨醋酸盐酸盐的无定形物在植物病害防治效果方面表现出令人意料不到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85573.9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H15/207 , C07H1/06 , A01N43/16 , A01N25/22 , A01P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稳定的春雷霉素原药、母药及其组合物,通过控制春雷霉素组合物中春雷霉素或其盐与蛋白的质量比或控制春雷霉素组合物中蛋白含量或多糖含量,春雷霉素组合物在气味、颜色外观和/或吸湿性等方面具有更好稳定性,因此在存储、货运和终端应用上具有显著有益效果,此外控制影响稳定性的关键物质指引生产制造,进而有利于成本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06393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36790.6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N43/16 , A01N47/44 , A01N33/04 , C07H15/207 , C07H1/00 , C07H1/08 , C07C51/41 , C07C55/07 , C07C59/08 , C07C53/10 , C07C59/265 , C07C59/245 , C07C59/255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春雷霉素有机酸盐、含其农药组合物及应用。所述组合物含有活性物质a和活性物质b,其中,活性物质a为春雷霉素有机酸盐,所述春雷霉素有机酸盐选自春雷霉素醋酸盐、春雷霉素乳酸盐、春雷霉素丙酸盐、春雷霉素苹果酸盐、春雷霉素丁酸盐、春雷霉素酒石酸盐、春雷霉素丙二酸盐、春雷霉素丁二酸盐、春雷霉素马来酸盐、春雷霉素水杨酸盐、春雷霉素苯甲酸盐和春雷霉素柠檬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物质b为烷基多胺有机酸盐和/或烷基胍有机酸盐类杀菌剂,所述烷基多胺有机酸盐和/或烷基胍有机酸盐类杀菌剂选自多果定、辛菌胺醋酸盐和双胍辛胺乙酸盐中一种或多种。该组合物在水溶剂中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不产生絮状物或沉淀,有效地拓展了春雷霉素混剂种类,避免了单剂易产生抗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639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336790.6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N43/16 , A01N47/44 , A01N33/04 , C07H15/207 , C07H1/00 , C07H1/08 , C07C51/41 , C07C55/07 , C07C59/08 , C07C53/10 , C07C59/265 , C07C59/245 , C07C59/255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春雷霉素有机酸盐、含其农药组合物及应用。所述组合物含有活性物质a和活性物质b,其中,活性物质a为春雷霉素有机酸盐,所述春雷霉素有机酸盐选自春雷霉素醋酸盐、春雷霉素乳酸盐、春雷霉素丙酸盐、春雷霉素苹果酸盐、春雷霉素丁酸盐、春雷霉素酒石酸盐、春雷霉素丙二酸盐、春雷霉素丁二酸盐、春雷霉素马来酸盐、春雷霉素水杨酸盐、春雷霉素苯甲酸盐和春雷霉素柠檬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物质b为烷基多胺有机酸盐和/或烷基胍有机酸盐类杀菌剂,所述烷基多胺有机酸盐和/或烷基胍有机酸盐类杀菌剂选自多果定、辛菌胺醋酸盐和双胍辛胺乙酸盐中一种或多种。该组合物在水溶剂中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不产生絮状物或沉淀,有效地拓展了春雷霉素混剂种类,避免了单剂易产生抗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49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462634.3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中生菌素E对照品及其制备方法,中生菌素母药依次经过活性炭脱色、凝胶分离、脱盐凝胶脱盐、低压浓缩、高压色谱制备分离、浓缩冻干的步骤得到纯度≥95%的中生菌素E对照品。本发明可应用于目前企业生产中生菌素质量分数的检测,填补了目前中生菌素物对照品的空白,极大的降低了中生菌素的质量控制成本,有效的解决了中生菌素质量层次不齐的现象,有利于增强生物农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95711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1369303.7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金色产色链霉菌(S.aurea chromogemes)线粒体复合体酶系的方法,通过在多抗霉素发酵培养基依次添加一定量的海洋小球藻滤膜处理液、氯化铷和柠檬酸钠,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金色产色链霉菌产多抗霉素的生物效价,也进一步提高了金色产色链霉菌对低溶解氧的耐受。
-
公开(公告)号:CN116515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078039.4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多抗霉素的培养基和方法。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玉米粉2.0‑5.0%,黄豆饼粉1.0‑4.0%,麦芽糖0.5‑1.0%,磷酸二氢钾0.05‑0.2%,氯化钠0.05‑0.2%,硫酸铵0.1‑0.5%,硫酸镁0.02‑0.05%,硫酸亚铁0.01‑0.02%,轻质碳酸钙0.1‑0.4%,豆油0.1‑0.2%,淀粉酶0.001‑0.003%,消泡剂0.02‑0.05%,余量为水。所述方法包括调整培养基的还原糖比例,并在发酵过程中适时补氨;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通过严格的种子培养条件控制获得持续稳定的高活力种子培养物,并控制发酵过程中培养基的pH值等发酵条件;通过周期性监测菌丝形态变化、pH、菌浓等各项理化指标,选择合适的放罐时机。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金色产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多抗霉素过程中的效价水平和产品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396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705568.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多抗霉素发酵液分离与纯化过程收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金色产色链霉菌→批次发酵→发酵液酸化→发酵液板框过滤→陶瓷膜→纳滤膜→喷雾干燥→多抗霉素原药,在分离与纯化过程中主要提高陶瓷膜和纳滤膜两分离过程中的收率,实现多抗霉素原料药的纯度提高。该方法一方面大量减少多抗霉素被陶瓷膜被截留物多抗霉素的含量和被纳滤膜过滤废水多抗霉素的含量,通过陶瓷膜和纳滤膜各孔径的合理组合后,进一步提高多抗霉素在陶瓷膜和纳滤膜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36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718766.8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生菌素F组分的工业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配制生产试管斜面培养基,并在斜面上接入链霉菌,进行培养,得到链霉菌试管菌苔悬液;步骤二、配制菌种发酵的种子培养基,并接入步骤一所得的链霉菌试管菌苔悬液,得到种子培养液;步骤三、配制发酵罐培养基,接入步骤二所得的种子培养液,得到发酵液;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的发酵液经过过滤、离子交换、洗脱、浓缩、脱色、降温、干燥后,得到中生菌素F组分母药。本发明产物集中,能得到纯度较高的中生菌素F组分母药,较目前市售产品纯度明显提高;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高含量中生菌素F组分母药在农药制剂加工中用途更为广泛,便于实现高容量制剂的开发和系列化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49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62634.3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楠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中生菌素E对照品及其制备方法,中生菌素母药依次经过活性炭脱色、凝胶分离、脱盐凝胶脱盐、低压浓缩、高压色谱制备分离、浓缩冻干的步骤得到纯度≥95%的中生菌素E对照品。本发明可应用于目前企业生产中生菌素质量分数的检测,填补了目前中生菌素物对照品的空白,极大的降低了中生菌素的质量控制成本,有效的解决了中生菌素质量层次不齐的现象,有利于增强生物农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