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装置、加工方法以及切削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478772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080084715.3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工件的螺纹底面的凹凸变细致的加工装置、加工方法及工具。一种加工装置(由机床(100)例示),使工件与多刃工具一边相对旋转一边沿着加工进给方向相对地进给移动,沿着呈规定的螺旋状的同一切削路径多次在工件的径向进行进刀加工,由此对工件进行螺纹切削加工。该加工装置具备控制部(181),该控制部(181)进行伴随着向工件的径向的振动而形成螺纹部分的槽加工、和与工件的进行了槽加工的部位接触而形成螺纹部分的精加工。多刃工具(由刀片(131)例示)具有沿着加工进给方向排列配置的第一切削刃(由前刀刃(141)例示)、和比第一切削刃的长度短的第二切削刃(由后刀刃(142)例示)。控制部将振动波形的振幅设定为在精加工中使第二切削刃的刀尖不与工件的螺纹底面接触的值。

    机床、卡盘的夹持力的检测方法、和卡盘的紧固量的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42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80056966.4

    申请日:2023-07-19

    Inventor: 铃木敏之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恰当地控制卡盘夹持力的技术。一种机床具备主轴,其具备用于夹持被加工物的卡盘,基于开闭单元使卡盘进行闭动作而使卡盘从开状态成为闭状态时的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的差分的大小,取得闭状态下的卡盘对被加工物的夹持力,其中,第一时间为从控制部向开闭单元发出闭动作的控制信号开始到传感器检测到卡盘不再是开状态为止的时间,第二时间为从控制部向开闭期间发出控制信号开始到传感器检测到卡盘成为闭状态为止的时间。

    工件搬运装置及机床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85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80054903.5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工件搬运装置具有:基台部,其沿第一方向延伸;收容部,其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从基台部立起配置;滑动部,其配置在收容于收容部的收容位置;滑动部移动机构,其使滑动部从收容位置移动;线性引导部,其将滑动部向第二方向引导;以及工件把持部,在滑动部的与基台部相反侧的端部的附近,工件把持部被配置在滑动部的第一面,对工件进行把持,工件把持部的基台部侧的端部与基台部之间的间隔距离比滑动部的与基台部相反侧的端部与基台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短。

    零件及其制造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9396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010495.2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激光束形成的装饰来表现多样的质感的零件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零件是一种对表面的装饰区域实施激光束加工得到的零件,具有由沿同一方向延伸的多个槽构成的、形成于装饰区域的多个种类的装饰图案,槽的延伸方向按多个种类的装饰图案中的每一种而不同。

    机床和机床的轴对齐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652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80097071.0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更为简单地进行机床的轴对齐。一种机床,其具有把持工件的一端侧的第一主轴、把持工件的另一端侧的第二主轴、检测与在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把持工件的状态下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同步旋转时的振动相关的物理量的传感器、以及根据该物理量来执行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的轴对齐的控制部。

    打印机
    6.
    发明公开
    打印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957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80036171.7

    申请日:2023-02-28

    Inventor: 高桥彰

    Abstract: 提供一种打印机,能够通过比板的数量少的数量的驱动机构使各板运动,减少与板的驱动相关的部件数量。本发明的打印机具有:第一板(打印排出切换板)(72),将在搬运方向上被搬运的纸张的路径切换为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中的任意一方;第二板(去卷曲切换板)(74),将设置于比第一板(72)靠搬运方向的下游侧的在第二路径中被搬运的纸张的路径切换为第三路径和第四路径中的任意一方;可动构件(51),在与搬运方向正交的纸张的宽度方向W上移动;以及切换机构(52),在可动构件(51)配置于宽度方向W的第一位置P1的状态和除此以外的状态下切换第一板,在可动构件(51)配置于第二位置P2的状态和除此以外的状态下切换第二板。

    轮系保持结构以及钟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98946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80051561.2

    申请日:2021-07-13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与直接使用支撑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耐久性的轮系保持结构以及钟表,轮系保持结构(80、80')具有:主夹板(78),轮系夹板(70),被主夹板(78)和轮系夹板(70)支撑的指针轮(51)或指针轮(61),以及驱动指针轮(61)的旋转走针轮系(50)或扇状走针轮系(60);轮系夹板(70)具有支撑孔(71、72),支撑孔(71、72)与不同的2处位置相对应地支撑指针轮(51、61),在轮系夹板(70)的2个支撑孔(71、72)中的支撑有指针轮(51)或指针轮(61)的支撑孔(71)或支撑孔(72)中,设置有对指针轮(51)或指针轮(61)不松动地进行支撑的衬套(75),在未支撑指针轮(51)或指针轮(61)的支撑孔(72)或支撑孔(71)中,未设置衬套(75)。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96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80086176.6

    申请日:2022-12-27

    Inventor: 堺圭亮

    Abstract: 本公开的发光装置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其安装在基板(40a)上并具有第一LED管芯,射出具有第一波长的光;第一透光层(43a),其以覆盖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的方式配置,并透过从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射出的光;第二透光层(44a),其透过已透过所述第一透光层的光;以及反射材料(42a),其在第一透光层(43a)和第二透光层(44a)相接的内壁上部具有以向上方鼓出的方式形成的弯曲面,以包围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的方式配置在基板(40a)上,对从第一发光元件(21)射出的光进行反射,第一LED管芯的表面和第一透光层(43a)的表面之间的厚度T比用T1=LG1/(2tanθc)表示的厚度T1厚,第二接触部与反射材料(42a)的内壁的下端之间的水平方向的间隔距离比第一接触部与反射材料(42a)的内壁的下端之间的水平方向的间隔距离长,第二接触部是第二透光层(44a)的上端与反射材料(42a)的弯曲面相接的部位,第一接触部是第一透光层(43a)的上端与反射材料(42a)相接的部位。

    纸张的压痕装置以及打印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01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80079144.3

    申请日:2022-11-25

    Inventor: 井之口丰

    Abstract: 在压痕装置(100)中,为了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或抑制纸张的切断,压痕装置(100)具有:承受构件(120),形成有在纸张(300)的宽度方向(Y)上延伸的槽(124),旋转刀片(135),设置为能够沿着槽(124)以规定高度移动,以及移动机构(180),使旋转刀片(135)沿着槽(124)移动;在槽(124)中,在与配置在槽(124)上的纸张(300)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缘(302)、(303)中的至少旋转刀片(135)沿着槽(124)移动时的旋转刀片(135)开始接触的一侧的端缘(302)相对应的宽度方向(Y)的外侧范围(124a),槽宽形成得比宽度方向(Y)的内侧范围(124b)的槽宽宽。

    打印机
    10.
    发明公开
    打印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3549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80080882.X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在具有单张纸容置部(21)和卷纸容置部(22)的打印机(100)中,为了在不拆除卷纸(202)的情况下使单张纸(201)的正反面翻转,打印机(100)具有容置卷纸(202)的卷纸容置部(22)、容置单张纸(201)的单张纸容置部(21)、在卷纸(202)的纸张(203)及单张纸(201)进行打印的打印部(30)以及使单张纸(201)的在打印部(30)进行打印的面翻转的翻转部(90),翻转部(90)形成为,翻转部(90)的至少一部分(M1)形成于卷纸容置部(22)的前方在前后方向L观察时与卷纸容置部(22)重合,翻转部(90)的至少另一部分(M2)形成于卷纸容置部(22)的下方,在高度方向(H)观察时与卷纸容置部(22)重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