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86553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257534.3
申请日:2012-07-24
Applicant: 苏州汉德景曦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糖醛酸苷类化合物的纯化方法,其包括:将同时含有式1和式2化合物的葡萄糖醛酸苷类化合物粗品溶于溶剂中,于10~40℃及搅拌下加入含锂化合物,调节液体的pH值达到7~14,形成不溶于溶剂的葡萄糖醛酸苷化合物的锂盐络合物;分离出从液体中析出的白色的葡萄糖醛酸苷化合物的锂盐络合物,加入溶剂,再向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酸调节pH值至葡萄糖醛酸苷化合物的锂盐络合物溶解;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碱,调节溶液的pH值至7~8,分离式1所示的葡萄糖醛酸苷化合物;本发明的分离纯化方法具有工艺稳定、成本低、污染小、对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方便、辅料价格低廉、收率高等优点,非常适合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848856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501276.9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苏州汉德景曦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IPC: C07F5/02 , C07F7/10 , A61K31/69 , A61K31/69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喜树碱衍生物,其为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对映异构体或其药用盐。本发明的喜树碱类似物具有有益的药学性质,其对拓扑异构酶I和/或II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抗肿瘤活性。实验证实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活性,因而本发明的化合物可被用于不同的治疗应用中,如该化合物、其对映异构体或其药用盐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4945453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23690.X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苏州汉德景曦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IPC: C07H17/02 , A61K31/70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吡唑衍生物的多晶型物公开了一种式(I)的化合物的结晶形式、或者式(I)的化合物的结晶形式的溶剂化物、或者式(I)的化合物的结晶形式的盐、或者式(I)的化合物的结晶形式的盐的溶剂化物。所述的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治疗由PARP所介导的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347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315704.9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苏州汉德景曦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IPC: C07D4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唑衍生物或其盐的拆分方法,该法为外消旋体式1化合物或其盐与拆分试剂在拆分溶剂中于-10℃~50℃反应生成非对映异构体手性酸盐,再在温度-10℃~50℃下从拆分溶剂中析出;非对映异构体手性酸盐置于结晶溶剂中进行一次或多次重结晶,将式2或者式3的手性酸盐与碱进行中和反应,游离出式2或式3化合物。本发明工艺稳定、质量可控、原辅料易得、操作简单,同时是以式1为原料,进行拆分,成本低廉,拆分后得到的单一手性化合物光学纯度高达99.9%以上,达到药用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2510863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80002886.8
申请日:2011-05-23
Applicant: 苏州汉德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汉德景曦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IPC: C07D487/04 , A61K31/4745 , A61P35/00 , A61P29/00 , A61P37/00 , A61P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H17/02 , A61K31/706 , A61K45/06 , C07D471/04 , C07D487/04 , A61K2300/00
Abstract: 公开了通式(I)化合物,通式(I),其中,R、Rl、Rc、Rd、Re、Rf、X、Y、Z、A和B如本申请中定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84885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01276.9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苏州汉德景曦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IPC: C07F5/02 , C07F7/10 , A61K31/69 , A61K31/69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喜树碱衍生物,其为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对映异构体或其药用盐。本发明的喜树碱类似物具有有益的药学性质,其对拓扑异构酶I和/或II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抗肿瘤活性。实验证实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活性,因而本发明的化合物可被用于不同的治疗应用中,如该化合物、其对映异构体或其药用盐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方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