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0321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810217788.X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1/30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3/34 , C02F3/32 , C02F3/30 , C02F1/44 , C02F1/00 ,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该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包括沉淀池、稳定塘以及护坡本体,沉淀池用于连通上游排水处;护坡本体围设于稳定塘四周,以形成稳定塘的岸坡;护坡本体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流通通道,流通通道的顶部与沉淀池连通,流通通道的底部与稳定塘连通;且流通通道内填充有缺氧净化填料。该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巧妙利用螺旋状管路构成稳定塘的岸坡,稳定塘与螺旋状管路形成缺氧-好氧循环系统,进行污水收集与处理,具有占地面积小、负荷大、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73844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810928035.X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溉系统,涉及土壤灌溉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灌溉装置包括:水罐、水泵和修复物质罐,水泵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水泵的进液管与水罐流体连通,修复物质罐上设置有物质出口,修复物质罐的物质出口与水泵的出液管流体连通,可以在灌溉的同时实现对盐碱土壤的修复,降低土壤含盐量,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提升灌溉效果,促进植物生长,并且土壤修复剂不会流经水泵,可以避免水泵被腐蚀或堵塞,亦可根据水流流量自动调节土壤修复剂的输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31412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810346527.8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苦咸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苦咸水淡化装置及苦咸水淡化方法。该苦咸水淡化装置包括内循环结构和外循环结构,内循环结构和外循环结构形成双层结构;内循环结构形成用于淡化苦咸水的第一水循环网络,外循环结构形成用于淡化苦咸水第二水循环网络;内循环结构包括有太阳能集热器,用于白天收集热量并蓄存于第一水循环网络;苦咸水在第一水循环网络流通过程中通过蒸发冷凝形成淡化水并将热量传递到第二水循环网络实现热量积蓄;待到夜晚,第二水循环网络凝结形成淡化水。该苦咸水淡化装置夜晚利用白天积蓄的热量实现昼夜连续的苦咸水蒸馏,成倍提高淡化效率;并且利用自然冷热源,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770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28327.7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殊重金属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生带。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生带,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效果层、基质层和植被层,效果层主体包括微生物菌种;微生物菌种包括丛枝菌根真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曲霉菌和青霉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菌种协同增效,提高植物修复效率。丛枝菌根真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通过吸附和钝化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降低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性,并且在重金属胁迫下,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修复效率;曲霉菌和青霉菌可以产生大量有机酸,活化重金属离子,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
-
公开(公告)号:CN11052132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888964.7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系统包括:排水渠、心土层和种植层,排水渠在心土层上方,在排水渠的侧面设置含待改良的盐碱土的种植层;心土层和种植层之间有不透水隔层,排水渠的底部为不透水配置,不透水隔层与排水渠的底部的上边沿相连接;不透水隔层从远离排水渠一端到排水渠的呈坡降配置;排水渠同侧种植层从远离排水渠一端到排水渠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种植区到第N(大于等于2)种植区,第N种植区紧邻排水渠的侧壁;第一种植区远离排水渠一端设置一级渗灌渠,第N种植区的离排水渠端设置N级渗灌渠;一级渗灌渠和N级渗灌渠侧壁为透水配置;排水渠侧壁透水配置;依次从第一种植区到第N种植区用于种植或种植有耐盐能力由弱到强的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53488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710668487.4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耐旱苔藓地衣微粒绿化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态修复领域。耐旱苔藓地衣微粒绿化胶囊由内部1基质营养层与外壳2纸浆纤维层组成。施工方法为:将耐旱苔藓地衣微粒绿化胶囊固定在新建绿地中,使之与土地表层齐平,经过一段时间的浇灌养护,1基质营养层中地衣种子和苔藓配子体会将绿化胶囊包裹,耐旱苔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及持水能力,绿化胶囊的基质中的2纸浆纤维层持续营养释放和耐旱苔藓的良好持水性为后续的草本类或乔木类植物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并且加入的保水剂能减缓因太阳烤炙而流失的水分,加速了地表绿化的进程,实现绿化的长期稳定性。该发明适用于城市新建绿地及道路两侧的生态修复和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0622967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55316.9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01N25/34 , A01N43/12 , A01N45/00 , A01N37/10 , A01N37/40 , A01N61/00 , A01N63/00 , A01N63/04 , A01N37/46 , A01N47/24 , A01P21/00 , A01P7/04 , A01C1/06 , C09K17/40 , C09K10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化土地生态修复用种衣剂,该种衣剂的原料按照质量份计,包括:填充剂80-110,高吸水树脂1-4,植物生长调节剂0.03-0.11,腐植酸10-15,根际微生物菌种0.5-1;还包括:粘着剂,所述填充剂、高吸水树脂、植物生长调节剂、腐植酸、根际微生物菌种的总质量的与所述粘着剂的质量体积比为(3-8):1,优选为6.25:1或5:1。通过该种衣剂包衣的种子发芽率明显提升,幼苗根冠比明显增加,可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52132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88964.7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系统包括:排水渠、心土层和种植层,排水渠在心土层上方,在排水渠的侧面设置含待改良的盐碱土的种植层;心土层和种植层之间有不透水隔层,排水渠的底部为不透水配置,不透水隔层与排水渠的底部的上边沿相连接;不透水隔层从远离排水渠一端到排水渠的呈坡降配置;排水渠同侧种植层从远离排水渠一端到排水渠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种植区到第N(大于等于2)种植区,第N种植区紧邻排水渠的侧壁;第一种植区远离排水渠一端设置一级渗灌渠,第N种植区的离排水渠端设置N级渗灌渠;一级渗灌渠和N级渗灌渠侧壁为透水配置;排水渠侧壁透水配置;依次从第一种植区到第N种植区用于种植或种植有耐盐能力由弱到强的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53488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668487.4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F11/00 , A01C1/06 , C05G3/00 , C05G3/0017 , C05F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耐旱苔藓地衣微粒绿化胶囊对城市新建绿地快速绿化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生态修复领域。耐旱苔藓地衣微粒绿化胶囊由内部1基质营养层与外壳2纸浆纤维层组成。施工方法为:将耐旱苔藓地衣微粒绿化胶囊固定在新建绿地中,使之与土地表层齐平,经过一段时间的浇灌养护,1基质营养层中地衣种子和苔藓配子体会将绿化胶囊包裹,耐旱苔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及持水能力,绿化胶囊的基质中的2纸浆纤维层持续营养释放和耐旱苔藓的良好持水性为后续的草本类或乔木类植物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并且加入的保水剂能减缓因太阳烤炙而流失的水分,加速了地表绿化的进程,实现绿化的长期稳定性。该发明适用于城市新建绿地及道路两侧的生态修复和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95297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910043417.9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磷吸附剂主要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吸附载体10-20份、高锰酸盐0.5-1.5份和可溶性镧盐1-3份。本发明提供的磷吸附剂,以特定配比的吸附载体、高锰酸盐和可溶性镧盐为主要原料,各组分之间相互协同配合,高锰酸盐对吸附载体改性,提高吸附载体的吸附性能,镧金属化合物稳定负载于吸附载体上,镧金属化合物不会游离于水中,使用安全,不带来二次污染,对污水中的磷吸附速度快、吸附量大和吸附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