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115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13614.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项目管理领域,涉及一种基于WBS的项目管理责任体系及监控模型、构建方法,模型包括:WBS结构抽取模块: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集成,获取航空装备的WBS结构信息;WBS与项目OBS交叉关联模块:定义项目管理系统内WBS上责任部门、责任人属性,将各层级WBS与项目OBS进行交叉关联,形成OBS维度下的责任分解矩阵模型;各层级WBS与项目两总系统交叉关联模块:定义顶层WBS上行政指挥系统、质量师系统、经济师系统属性,定义各层级WBS上设计师系统、经济师系统属性,根据两总系统任命文件,建立各层级WBS与两总的关联关系,形成两总系统维度下的责任分解矩阵模型;监控看板模型建立模块:基于WBS与OBS及两总系统的关联关系,建立项目态势监控看板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91721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50038.5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虚拟机环境中仿真EGL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EGL虚拟化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S1:制作嵌入式应用程序所需的虚拟EGL驱动库;步骤S2:根据所述虚拟EGL驱动库,重新编译并生成在虚拟机上运行的嵌入式应用程序;步骤S3:制作虚拟机软件所需的虚拟EGL接口转发库;步骤S4:虚拟机软件集成所述虚拟EGL接口转发库,并运行集成了虚拟EGL驱动库的嵌入式应用程序;本发明能够实现EGL的功能仿真,突破嵌入式EGL仿真的功能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13621.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CAD制造信息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杂结构CAD模型高效干涉检查方法,采用分层包围盒装配树和同步递归下降的碰撞探测优化算法进行,包括步骤1:建立定量评价指标;步骤2:优化分层包围盒装配树算法;步骤3:通过同步递归下降算法,递归使用优化后的分层包围盒装配树算法的结果;本发明采用分层包围盒装配树和同步递归下降的碰撞探测优化算法,并且使用同步递归下降计算需要对比的节点,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方法时间复杂度高,不能很好的权衡效率和精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5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13535.8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DM系统中轻量化模型构建及状态控制方法,包括S1从PDM系统中发起数字模型的轻量化转换任务;S2将轻量化转换任务持久化到数据库;S3校验轻量化转换任务调度是否合理;S4检查轻量化转换任务是否为定时任务;S5轻量化转换服务器解析请求任务消息,每个子任务发起转换;S6下载原始数字模型;步骤S7向轻量化转换工具传递轻量化转换数据,追加对应的请求;向轻量化转换服务器报告心跳状态;S8建立约定格式的JSON文件,转换工具服务器定时扫描解析JSON文件中数据;S9生成轻量化模型文件并上传至文件仓库,将JSON文件扫描解析结果消息插入到消息队列;S10轻量化转换服务器接收到消息队列异步发送的转换结果消息,解析结果消息;S11在BOM端实现数字模型的轻量化模型统一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0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13457.1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6F18/26 , G06F18/22 , G06F18/2321 , G06F18/23213 ,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机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飞管飞控系统中故障数据的故障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包括S1、从飞管飞控故障数据库中提取指定的不同批次的故障历史数据;S2、统计不同批次中一对关联故障的同时出现频率,并计算该对关联故障出现的频率;S3、根据预设的频率阈值,筛选出具有显著关联的标签对,即故障对;S4、提取标签对之间的时间差;S5、对每对标签间的时间差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其关联强度;S6、对比标签对之间的时间差与时间差阈值,得到故障对之间的关联强度;S7、对比分析故障对在不同批次之间的时间差分布,观察时间差的分布特征,判断是否存在稳定的关联。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13488.7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融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融合在飞控系统虚拟试验验证的应用方法。本发明包括步骤1:数据采集;步骤2:数据预处理;步骤3:凸优化问题构造,将数据融合转化为凸二次规划;步骤4:融合参数求解;步骤5:异常检测;本发明针对大规模的数据融合问题,基于凸优化的方法简化了计算复杂度,保证了计算准确性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选择了适当的参数和超参数,进一步自动化选择参数以及调整算法;在实际飞控系统中,本发明的数据融合算法具备较高的实时性,以及对实时数据的处理能力。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在在飞控系统的虚拟试验验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83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13617.2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6F11/36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软件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数字仿真的机载显控软件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测试系统包括仿真目标机、航电软件测试工具、底层通信总线;仿真目标机采用软件模拟硬件功能,用C/C++语言将仿真目标机的内核、外设搭建成可重复运行的软件模块,并将软件模块组装起来,基于仿真目标机,可运行机载显控软件;航电软件测试工具是将航电软件系统中消息进行解析的应用,方便测试人员编辑消息发送给待测试软件,对消息内容进行分析;在测试过程中,选择与当前待测试机载显控软件相匹配版本的航电系统消息定义文件,航电软件测试工具能够发送消息给当前仿真目标机来进行配置项测试;底层通信总线:将航电软件测试工具与仿真目标机进行通信总线的配置,完成数据通信,测试系统构建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7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98624.X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T17/20 , G06N3/047 , G06N3/08 , G06F111/06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型修正及响应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蒙特卡罗和深度学习的有限元模型响应预测方法;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结构参数进行随机抽取,首先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得到初步的结构响应;再利用结构参数和结构响应分别作为训练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接着利用试验响应结果作为额外的网络训练样本来优化响应预测网络和模型修正网络,最终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神经网络用于准确预测结构的响应。本发明得到的最终的响应预测网络和模型修正网络可以在有限元仿真分析和试验响应两者的共同优化下,得到较为准确的响应预测网络和模型修正网络,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对结构模型中的某些不确定因素考虑进来,使得响应结果更加准确;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在结构模型修正和响应预测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7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13672.1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5D1/49 , G05D1/46 , G05D101/10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人机指挥控制系统地面地图的操控系统及方法。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所述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显示器、交换机、操纵杆、电源;软件部分包括地图软件和操控软件,通过将操作杆的特定序列操作设计发明手不离杆的无人机地面地图操控方法,解决了操作员在必须手动操控地图情况下坐姿变动操作不便的难题。该发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仅通过软件更改即可实现对现有无人机地图操作方式的优化,其设计思路简单、更改量小,可满足对现有成熟产品的优化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19788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13555.5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H04N13/111 , H04N13/106 , H04N5/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视点的立体渲染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设备现场实际环境,搭建跟踪采集系统,使跟踪采集系统的采集范围互补,并确定跟踪采集系统的两个实际跟踪器的移动区域,创建跟踪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的实际坐标系;步骤S2,跟踪采集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虚拟场景建立系统,虚拟场景建立系统根据跟踪采集系统采集数据两个实际跟踪器的实际坐标系创建对应的虚拟坐标系与虚拟跟踪器,每个虚拟跟踪器接收来自跟踪采集系统对应的实际跟踪器数据;步骤S3,虚拟场景建立系统根据跟踪采集系统的实际跟踪器采集到的数据,建立两个虚拟场景,并将每个虚拟场景的数据分发给其对应的渲染集群;由每个虚拟场景对应的渲染集群将数据进行转换,并输出给双视点显示装置;步骤S4,双视点显示装置接收两个渲染集群输出的数据,并进行双视点显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