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液压舵机随动操舵仪

    公开(公告)号:CN10948460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74396.5

    申请日:2018-12-21

    Inventor: 胡华金 李祥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液压舵机随动操舵仪,属船舶制造技术领域,该随动操舵仪,包括设于船舶的操舵手轮轴一侧的磁铁和感应所述磁铁磁场变化并向第一随动模块输出实时操舵角度信息的磁旋转编码器;所述第一随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左舵接触器的信号输入端和右舵接触器的信号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左舵接触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操舵电磁换向阀的一个控制端相连接,所述右舵接触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操舵电磁换向阀的另一个控制端相连接。本发明可以解决液压舵机的随动操舵仪存在结构复杂,随动调整的航向角度准确度低的问题。

    油水分离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4677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375224.6

    申请日:2013-08-26

    Inventor: 范明昌 李海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器,属分离设备制造技术领域,该油水分离器具有两个分离器本体,柱塞泵与第一分离器本体的油水混合液进口连通,第一分离器本体的出水口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设于第一分离器本体的出水口和第二电磁阀之间;出水管和第二分离器本体的油水混合液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支管,支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在出水管上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之间连接有水质监测仪;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分离器出水口之间连接有第二支管,第二支管上连接有第四电磁阀;水质检测仪、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与电控箱电连接。本发明体积小、过滤能力强。

    车载式卸船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44292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41836.5

    申请日:2015-05-13

    Inventor: 范明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C23/04 B66C23/36 B66C2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卸船机,属船舶制造技术领域,该卸船机,包括有安装在车架上的底座和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的立柱,所述立柱通过一个由第三油缸控制收折的内臂与由第一油缸控制的伸缩吊臂相铰接,所述内臂和所述伸缩吊臂内套入有输送管道,在所述内臂上设置有用于收折所述伸缩吊臂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内臂的两端,所述立柱底端通过一回转支承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卸船机不能整体移动容易造成锈蚀和损害,以及其机动性差,使用不方便,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船用泵控制线路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14748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41742.8

    申请日:2015-05-13

    Inventor: 范明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泵控制线路,涉及电气控制设备制造技术领域;两台泵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如果工作泵发生故障,通过时间继电器将备用泵投入工作。如果自动控制回路有故障,可以切换到手动控制回路。本发明可以解决泵的频繁切换导致泵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卸船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9121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41835.0

    申请日:2015-05-13

    Inventor: 李祥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67/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卸船机,属船舶制造技术领域,该卸船机包括有底座和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的立柱,所述立柱通过一个由第三油缸控制收折的内臂与由第一油缸控制的伸缩吊臂相铰接,所述内臂和所述伸缩吊臂内套入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一端设有吸嘴,其另一端通过接头和泵与储物罐的进口相连通;在所述内臂上设置有用于收折所述伸缩吊臂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内臂的两端,所述立柱底端通过一回转支承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卸船机不能随场地和货船之间的距离作出变动,使用不方便、影响工作效率以及不能收拢,占用空间大、难以防护的问题。

    货物输送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9121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41834.6

    申请日:2015-05-13

    Inventor: 范明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67/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货物输送方法,属船舶制造技术领域,该货物输送方法,采用一种船用输送装置,其输送方法是:A、在PLC微处理器同时接收到链带正转信号和传感器输出的第一信号时,即控制继电器闭合,此时气缸的活塞伸出,顶起连接板,带动档板一端向上运动,将链带的表面成为倾斜面;在PLC微处理器同时接收到链带正转信号和传感器输出的第二信号时,即控制继电器断开,此时气缸的活塞回缩,连接板带动档板回复至原位;B、输出链带反转信号给PLC微处理器,PLC微处理器控制继电器保持在断开位,档板也保持在原位。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货物输送方法无法兼顾输送高体积的货物的问题。

    船体肋骨加工检测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4881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45060.4

    申请日:2015-05-14

    Inventor: 范明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体肋骨加工检测方法,包括使用一种船体肋骨加工检测装置来检测船舶肋骨的安装,所述船体肋骨加工检测装置包括一长形的滑道,滑道的上部设有楔形凸起,滑道上安装有一滑块,滑块上安装有检测仪,滑道于楔形凸起的两侧各设有一组激光检测组件;其安装步骤包括:滑道沿船舶肋骨方向放置,检测仪的检测头压接在船舶肋骨的一端,启动检测仪的控制装置,用电机通过动力传动装置带动滑道上的滑块移动,检测仪的检测头从船舶肋骨的一端导另一端,保持检测头与船舶肋骨的压紧力一直不变;继续用以上方法检测下一条船舶肋骨。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船体肋骨加工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

    外齿圈磨损的检测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4881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41753.6

    申请日:2015-05-13

    Inventor: 李祥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齿圈磨损的检测方法,使用一种外齿圈磨损检测装置,该外齿圈磨损检测装置包括与外齿圈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下端伸出外齿圈下端的端面,外齿圈于下端面上设有与外齿圈的一个齿相对应并伸入主动齿轮齿间的检测齿;包括以下操作步骤:A、将检测齿通过螺栓固定在外齿圈的下端面,使检测齿的外齿轮廓面相对于外齿圈的一个齿的外齿轮廓面向内缩一个磨损值S;B、定期检查检测齿的外齿轮廓面,当发现外齿轮廓面有划痕,则表明外齿圈的外齿轮廓面已达更换外齿圈期限。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外齿圈上的齿磨后无法进行检测的问题。

    船用球墨铸铁曲轴的调质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83105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41830.8

    申请日:2015-05-13

    Inventor: 陈盛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球墨铸铁曲轴的调质工艺,涉及金属热处理领域,包括下述步骤:(1)将曲轴铸件装入加热炉中,加热到410-420℃,然后保温1-2小时,完成对曲轴铸件的预热处理;(2)将预热处理后的曲轴铸件加热到860-890℃,保温3-4小时;(3)将经过步骤(2)后获得基体全部奥氏体化的曲轴铸件放入油中淬火,得到细片状马氏体基体和球形石墨组织;(4)将经过步骤(3)的曲轴铸件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560-580℃,回火后空冷。本发明解决了曲轴在工作过程中,因长期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而导致其使用寿命短暂的问题。

    船用曲轴的表面淬火工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3101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41843.5

    申请日:2015-05-13

    Inventor: 范明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曲轴的表面淬火工艺,涉及热处理领域,采用船用曲轴的表面淬火设备对曲轴轴颈进行高频淬火,该设备包括淬火机床和高频电源,淬火机床的工作台一侧设置有淬火小车,淬火机床的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床头箱,另一端设置有沿淬火机床工作台导轨滑动和能上下升降的尾座,床头箱和尾座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偏心夹具的顶针,淬火小车上设有淬火感应器和冷却液喷头,淬火感应器与高频电源电连接,冷却液喷头设于淬火感应器的上方;偏心夹具中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曲轴端的通孔,在通孔两侧设置有偏心定位孔。本发明解决曲轴的表面淬火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