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0720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510308939.9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台湾奈米碳管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9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6
Abstract: 一种具有触媒功能的三维网状材料的制造方法,首先将一表面掺杂有氮原子的一含氮碳材料与一水溶剂混合形成一第一分散液,并将所述第一分散液与一羧甲基纤维素铵混合形成一第一凝胶,接着对所述第一凝胶进行一冷冻干燥步骤,令所述第一凝胶升华以去除水分而得一第一产物,然后对所述第一产物进行一介于50℃至380℃之间的低温加热步骤,使所述第一产物熟化而形成一掺杂氮原子的三维网状材料,所述三维网状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以提高其催化反应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12844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153697.6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台湾奈米碳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海水电池,包含有一电解液、一阴极以及一阳极。该电解液为一海水,该阴极与该阳极彼此相隔而分别与该电解液接触,令该电解液与该阴极及该阳极分别进行一电化学反应,而于该阴极及该阳极产生一电位差。其中,该阳极包含一第一材料,且该阳极与该阴极至少择一含有多个纳米碳管,据此,本发明利用该纳米碳管制成该海水电池的电极,提高因该电位差所形成的一电流的电流密度,有效提升该海水电池的供电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304162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696784.6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台湾奈米碳管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3/0016 , B23K1/0008 , B23K2101/38 , B32B37/06 , B32B38/0008 , B32B2037/243 , B32B2309/02 , B32B2309/105 , B32B2310/0806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B1/12 , H01B13/0026 , H01B13/003 , Y10S977/834 , Y10S977/842 , Y10S977/952
Abstract: 一种利用纳米碳管制作透明导电膜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将多个纳米碳管与多个金属颗粒设置于一基材上,该金属颗粒连接于该纳米碳管之间;接着,对该纳米碳管进行照光或是一电晕处理,令该纳米碳管之间对应产生一光电流或是一放电电流;最后,该金属颗粒通过该光电流或是该放电电流的加热而熔化,并使该纳米碳管与该金属颗粒之间形成焊接,而于该基材上形成一透明导电膜。据此,本发明通过照光或是电晕处理的方式,令该纳米碳管之间利用该金属颗粒而可靠的连接,以提升该透明导电膜的导电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65037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410452805.X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台湾奈米碳管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3/0065 , A61L26/0023 , A61L26/008 , B01J13/0091 , B01J20/28047 , C08L1/286
Abstract: 一种三维网状材料的制造方法,首先将羧甲基纤维素铵选择与水或是水及一纳米材料混合,以对应形成一第一凝胶或一第二凝胶,接着将该第一凝胶或该第二凝胶通过一冷冻干燥步骤而升华,对应形成一第一产物或一第二产物,最后将该第一产物或该第二产物通过一低温加热步骤而熟化,对应形成一第一三维网状材料或一第二三维网状材料。据此,本发明不仅制造过程简单,以水作为溶剂不仅兼具环保与经济效益,且所制作的该第一三维网状材料或是该第二三维网状材料,皆可吸水但不溶于水,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990561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60490.9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台湾奈米碳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海水制造金属电极而产生电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利用一海水处理设备将海水加热至100℃~120℃,俾获一浓缩海水;嗣将所述浓缩海水导入一沉淀设备并加入一沉淀剂,藉此得到一含有氢氧化镁的第一结晶物;复加热所述第一结晶物至600℃~1100℃,藉此得到一含有氧化镁的第二结晶物;再将所述第二结晶物输送至一分离设备并加入一还原剂,且加热至1200℃~2400℃而生成一金属镁;终以所述金属镁作为一第一电极,藉由一电解质供所述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进行一电化学反应,进而产生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3828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10704294.6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台湾奈米碳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碳的高分子复合颗粒的制造方法,首先,将一碳材料与一高分子材料混合形成一预成形体;接着,对该预成形体进行一热压工艺而得到一复合块材;最后,对该复合块材施以一造粒工艺,令该复合块材形成多个包含该碳材料与该高分子材料的复合颗粒;其中,该碳材料为选自纳米碳管、石墨烯、碳黑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据此,本发明藉由将该碳材料与该高分子材料通过该造粒工艺制成该复合颗粒,令该复合颗粒形成一具有较佳的机械性质、导电性质、导热性质与耐蚀性质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129490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119834.4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台湾奈米碳管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3H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12
Abstract: 一种使用海水电池驱动的水中载具,航行于一海洋中,包含有一本体、一流道、一海水电池及一动力系统。该流道设置于该本体,包含一入口、一出口及一壁面;该海水电池设置于该流道内,包含流入该流道的一海水及分别与该壁面连接且彼此相隔而与该海水接触的一阴极及一阳极;该动力系统设置于该本体与该海水电池电性连接而于该本体外接触该海洋。据此,本发明藉由该海水于该流道中与该阴极及该阳极分别进行一电化学反应以产生一电能,令该动力系统受该电能的驱动而推动该本体于该海洋中移动,具有稳定供应的电量,且不会降低该水中载具的负重。
-
公开(公告)号:CN10407367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108812.8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台湾奈米碳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基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首先提供一模具,该模具包括一模穴、一与该模穴连通的模孔及一与该模孔同轴设置的模头;接着,将一金属材料和多个纳米碳管置放于该模穴内;加热该金属材料,使该金属材料达到一不低于该金属材料的熔点的温度,供该金属材料与该纳米碳管混合为一待成型物;最后令该模头相对该模孔进行一往复运动,以反复挤压该待成型物,使该纳米碳管于该金属材料中均匀分散,而得到该金属基纳米碳管复合材料。据此,本发明借由该模头反复挤压该待成型物,令该金属基纳米碳管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以及电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800592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410852656.6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台湾奈米碳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1/0469 , C01B32/19 , C01B2204/32
Abstract: 一种片状石墨烯的制造方法,先提供多个各包含多个层叠的石墨烯层的石墨块材,所述石墨烯层之间是以一凡得瓦力形成键结;再利用一正向气流与一反向气流于一第一流路与一第二流路之间的一气流交界面所产生的一剪切气流施予所述石墨块材,所述剪切气流具有一足以破坏所述凡得瓦力的动能,令部分的所述石墨烯层得以脱离;最后,收集多个自所述石墨块材脱离并包含一或多个所述石墨烯层的片状石墨烯。据此,本发明利用所述剪切气流,使所述石墨烯层得以从所述石墨块材脱离,而形成所述片状石墨烯,如此不仅制造过程简单,还有利于快速的大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979519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724594.6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台湾奈米碳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0/02
Abstract: 一种具刚性结构的纳米碳管块材的制造方法,首先,将多个纳米碳管与一高分子材料混合形成一预成形体;接着,对该预成形体进行一热压工艺而得到一成形体;最后,对该成形体施以一碳化工艺,以去除该成形体中的该高分子材料并于该成形体中留下多个孔隙而形成该具刚性结构的纳米碳管块材。据此,本发明所制成的该纳米碳管块材,具有立体刚性结构,适合直接应用于各种导电导热、电磁波屏蔽或结构材料的用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