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物件的表面着色方法及表面着色的镁合金物件

    公开(公告)号:CN1188955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11779753.2

    申请日:2023-12-20

    发明人: 黄昀凯 邓子彤

    IPC分类号: C25D11/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物件的表面着色方法及表面着色的镁合金物件。本发明公开一种镁合金物件的表面着色方法。首先,对镁合金物件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以在镁合金物件的外表面上形成具有多个开孔的阳极氧化层。接着,对阳极氧化层进行咬蚀处理,以使阳极氧化层的远离镁合金物件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坑,且每一个凹坑对应连通于至少一个开孔。然后,对经咬蚀后的阳极氧化层进行封孔处理,以形成封孔层将阳极氧化层上的开孔密封。因此,能提高镁合金物件表面的光干涉着色效果和染料染色效果。本发明另外公开一种用上述方法获得的表面着色的镁合金物件。

    镁合金外观件的加工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955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11775969.1

    申请日:2023-12-21

    发明人: 赖锋儒 唐群

    IPC分类号: C25D11/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镁合金外观件的加工方法。镁合金外观件的加工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提供镁合金基材,并对镁合金基材进行机械加工,以在镁合金基材上形成钻切面。对经机械加工后的镁合金基材进行抗氧化处理。对经抗氧化处理后的镁合金基材进行电解处理,以在镁合金基材上形成多孔隙氧化层。在多孔隙氧化层上形成封孔层,获得镁合金外观件。镁合金外观件的钻切面具有介于250GU至450GU之间的光泽度。

    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396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020760.5

    申请日:2011-01-12

    IPC分类号: C03B1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方法以制造薄形且具有弧状周围的立体玻璃壳体。其包括至少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成型加热炉及一模具,该模具形成一成型面相同于玻璃壳体欲成型表面轮廓;扱取玻璃壳体置于模具上,移动模具至成型加热炉内,以短波红外线加热玻璃壳体以达到成型粘度在108至1013泊之间;提供一加压上模以加压于玻璃壳体并停留一预定的时间,直到玻璃壳体的热量部分传导至模具上,然后移开加压上模;等候玻璃壳体因降温而收缩,模具因升温而膨胀,直到玻璃壳体产生刚性并局部地脱离模具;扱取已成型的玻璃壳体的边缘离开模具。本发明可制造薄形且具有弧状周围的立体玻璃壳体。

    具有多角度视觉变色特性的铝材物件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927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216366.6

    申请日:2024-02-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多角度视觉变色特性的铝材物件的制作方法,是先提供一铝材物件,再对铝材物件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其至少包括循环操作第一操作模式50次至80次。第一操作模式包括一电流密度恒定阶段及一接续在电流密度恒定阶段之后的电流密度持续增量阶段。电流密度恒定阶段包括:控制一电流密度恒定在0.1A/dm2至1.0A/dm2的范围内并持续60秒至120秒。电流密度持续增量阶段包括:控制电流密度持续增加5至10个增量,每一增量为0.1A/dm2至0.5A/dm2且时间周期为3秒至10秒。因此,铝材物件可具有多样的色彩变化与高质感外观。

    散热机构与其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76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252011.5

    申请日:2021-10-25

    发明人: 林志兴

    IPC分类号: H05K7/20 B22D19/00 B22D19/16

    摘要: 一种散热机构,适于与至少一发热源相接触,该散热机构包括一机构主体、至少一散热块。机构主体由一合金或金属所制成且是藉由一压铸制程而成型,该机构主体包括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彼此相对。散热块设置在机构主体的第一侧,散热块主要由一第一高导热材料所制成,且散热块还包括一接触面,接触面外露于机构主体,且接触面与发热源直接或间接接触。其中该散热块是藉由一第一接合结构而与机构主体相结合。其中,第一接合结构是由二相互配合的第一对锁结构所构成,这二个第一对锁结构是分别设置在机构主体与散热块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克服异种金属的接合问题,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

    散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32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10137740.2

    申请日:2019-02-25

    IPC分类号: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散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散热结构包括多个热逸散层以及至少一热缓冲层。多个热逸散层呈堆栈设置,每一热逸散层为一带有导热金属的高分子纤维或导热金属纤维所形成,至少一热缓冲层设置在多个热逸散层之间。借此,散热结构能够实现大面积快速散热,并持续而有效地将热量从热源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