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05724A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02808893.X
申请日:2002-04-24
Applicant: 伯恩哈德·波蒂瑞斯克
Inventor: 伯恩哈德·波蒂瑞斯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D1/205 , E04D1/085 , E04D1/30 , E04D1/34 , E04D3/18 , E04D3/32 , E04D3/40 , E04D12/004 , E04D13/064 , E04D2001/305 , E04D2001/3447 , E04D2001/3455 , E04D2001/3473 , E04D2001/3494
Abstract: 提供一种屋顶覆层,其包括由再生塑料制成的部件(10),该部件包括本体部分(11),位于本体部分(11)的引导端(14)的板条接合部分(12)和板条回复止挡(13),板条回复止挡是位于本体部分(11)的下侧面上的横向肋条,其与板条接合装置(12)相隔一定距离,该距离由屋顶板条(15)的斜度或间隔决定。板条接合部分(12)包括正对着屋顶板条(15)的上斜面的向下悬挂的连接板(16),和从该连接板延伸的下连接板(17),下连接板在使用时用于放置在板条(15)的下表面附近。下连接板(17)朝向引导端(14)的端部具有形状为隆起的闭锁凸榫(20)用于相对向下悬挂的连接板(16)和下连接板(17)的弹性偏置来穿过所述的板条(15),以连接屋顶板条(15)的引导面。本体部分(11)与下连接板(17)之间的间隙是容纳相邻屋顶部件(10)的尾端(21)的空间,从而将尾端(21)夹在本体部分(11)的下侧与板条(15)之间。利用与相邻板条(15)的上引导端连接的挡板(13)提供进一步的安装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662715A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03813803.4
申请日:2003-06-13
Applicant: 伯恩哈德·波蒂瑞斯克
Inventor: 伯恩哈德·波蒂瑞斯克
IPC: E04D1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D1/3405 , E04D1/30 , E04D13/1585 , E04D200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覆装置,其包括具有内表面(110)和外表面(112)的主体部分(108),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在前缘(114)和尾缘(116)之间纵向延伸且在对置的侧缘(118)之间横向延伸。所述前缘(114)设置有结构(124),该结构与设置在相邻主体部分上的互补结构(126)相互接合,从而当一些主体部分沿纵向顺序布置时,允许这些主体部分相互接合。所述主体部分(108)在其内表面(110)上设置有一对纵向延伸的细长的安装部分(128)。纵向安装板条(144)连接到与瓦片(104)的暴露边缘相邻的托板(106)上,且所述细长安装部分(128)可以滑入该纵向安装板条中。屋顶板条(132)布置在所述瓦片上,该屋顶板条的下表面上具有许多台阶,当它布置在瓦片(104)上时,所述台阶弥补了瓦片的重叠特性,从而提供一平的上表面(140),所述上表面(140)与所述内表面(110)构成一迷宫,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有助于排除风雨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217074C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02808893.X
申请日:2002-04-24
Applicant: 伯恩哈德·波蒂瑞斯克
Inventor: 伯恩哈德·波蒂瑞斯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D1/205 , E04D1/085 , E04D1/30 , E04D1/34 , E04D3/18 , E04D3/32 , E04D3/40 , E04D12/004 , E04D13/064 , E04D2001/305 , E04D2001/3447 , E04D2001/3455 , E04D2001/3473 , E04D2001/3494
Abstract: 提供一种屋顶覆层,其包括由再生塑料制成的部件(10),该部件包括本体部分(11),位于本体部分(11)的引导端(14)的板条接合部分(12)和板条回复止挡(13),板条回复止挡是位于本体部分(11)的下侧面上的横向肋条,其与板条接合装置(12)相隔一定距离,该距离由屋顶板条(15)的斜度或间隔决定。板条接合部分(12)包括正对着屋顶板条(15)的上斜面的向下悬挂的连接板(16),和从该连接板延伸的下连接板(17),下连接板在使用时用于放置在板条(15)的下表面附近。下连接板(17)朝向引导端(14)的端部具有形状为隆起的闭锁凸榫(20)用于相对向下悬挂的连接板(16)和下连接板(17)的弹性偏置来穿过所述的板条(15),以连接屋顶板条(15)的引导面。本体部分(11)与下连接板(17)之间的间隙是容纳相邻屋顶部件(10)的尾端(21)的空间,从而将尾端(21)夹在本体部分(11)的下侧与板条(15)之间。利用与相邻板条(15)的上引导端连接的挡板(13)提供进一步的安装安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