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5421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010796682.7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船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5B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M制冷机实现2K之下超低振动的低温系统,包括目标减振冷屏(7)、二级冷屏(6)、一级冷屏(5)和真空腔(4),目标减振冷屏(7)独立固定于目标减振冷屏独立支架(2)上、真空腔(4)独立悬吊于真空腔独立支架(3)上,无直接接触的目标减振冷屏独立支架(2)和真空腔独立支架(3)固定设置在无振动地面(1)上;二级冷屏(6)独立固定在一级冷屏(5)上且一级冷屏(5)独立固定在真空腔(4)上,各部件与二级冷屏(6)和一级冷屏(5)的连接处采用无氧铜辫(11)软连接;GM制冷机(13)通过GM制冷机减振波纹管(16)与真空腔(4)相连。本发明的低温系统能降低振动、提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13438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1090174.3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中船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K1/2753 , H02K5/173 , H02K5/04 , H02K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密型电机,包括转子(1)、定子(2)、前端盖(9)、后端盖(7)、端盖内端面(32b),在端盖内端面(32b)的内侧设有凹陷部(32),凹陷部(32)包括径向的端盖内圆周面(32a)和轴向的端盖底面(32c),定子(2)的外壳(5)的两端分别具有径向的外壳外周面(52)和轴向的外壳密封面(53);外壳(5)的两端分别插入凹陷部(32)时能够分别与凹陷部(32)接触密封固定,其中外壳外周面(52)和端盖内圆周面(32a)在径向上配合构成径向定位结构、外壳密封面(53)和端盖底面(32c)在轴向上配合构成轴向密封结构。本发明的气密型电机结构加工简单、安装方便且气密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2228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67066.1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船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电磁干扰的G‑M制冷机,包括罩体、制冷机气缸和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设置于电机罩壳中,电机罩壳固定于罩体侧面,罩体通过螺钉固定在气缸法兰上,螺钉与罩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垫片,罩体的材质为硬质阳极氧化铝。本发明通过改变罩体的电气绝缘性能,解决了G‑M制冷机在低温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电气绝缘性能差,特别是电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电磁信号对被测样品中的微弱信号测量产生干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9511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10795824.8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船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门机构,包括旋转阀(7)和配气阀(6)构成的配气机构,该配气阀(6)的外圆周与嵌置该配气阀(6)的罩体(2)的容纳腔的内圆周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b1)和第二密封圈(b2),以旋转阀(7)的切换平面(73)与配气阀(6)的配气面(61)的相接触面构成的半径为R3的最小外圆的截面面积为A3;第二密封圈(b2)围绕配气阀(6)所形成的半径为R2的第二密封圈围绕圆的截面面积为A2;R3和R2之间满足以下关系:0.7≤(R2/R3)≤0.95。本发明通过扩大配气阀的配气面与旋转阀的切换平面的相接触面积,以缩小配气阀的正向受压面积,降低了阀门的磨损,该阀门机构加工简单、具有较低的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01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110937503.1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船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振动顶端装卸型恒温器装置,包括制冷机(1)、真空腔、低温阀(13)、安装有样品杆(29)的样品腔(17),该制冷机(1)安装于制冷机支架(49)上且制冷机支架(49)通过支架减振器(50)支撑于外框架(51)上,插入真空腔中的制冷机腔体与制冷机(1)之间采用制冷机减振波纹管(2)相连接且制冷机(1)的换热器与对应的制冷机腔体的换热器采用环形对插式结构;所述样品杆(29)的上端通过样品杆法兰(30)固定在气浮光学平台(59)上、且样品杆法兰(30)通过样品腔减振波纹管(34)与样品腔(17)相连接。本发明的多重复合减振技术能够满足样品50~100nm的超低振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36076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1910666654.0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中船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5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温制冷机,包括气缸(13)、冷头(4)、推移活塞(11)和膨胀腔(9),所述气缸(13)的冷端插入至冷头(4)的内腔底部且气缸(13)的冷端端面与冷头(4)的内腔底面之间留有狭小间隙,该气缸(13)的外周面与冷头(4)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流通段(6)、气缸(13)的内周面与推移活塞(11)的外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流通段(7),第一流通段(6)通过上述狭小间隙与膨胀腔(9)相连通且通过气缸(13)圆周壁上设置的气孔(5)与第二流通段(7)相连通、第二流通段(7)始终与推移活塞(11)的低温段的排气孔(11b)相连通。本发明的超低温制冷机能增加有效换热面积且提升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358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34309.X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船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5B4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温制冷机的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压缩机、电控系统和制冷机;压缩机设有低压传感器、高压传感器及用于采集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电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电源、变频器和互锁机构;控制系统的一端分别与低压传感器、高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互锁机构一端分别与电源和变频器相连,另一端与制冷机的冷头连接,用于使电源和变频器中有且仅有一个与制冷机的冷头连接;控制系统用于对信号进行处理后控制变频器和电源的输出。本发明针对常规设备降温过程中设备启动时间长,制冷机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启动阶段通过变频器无级控制冷头电机转速、超低温阶段通过电机定频控制冷头电机转速的方式,缩短了制冷机的启动时间,避免了超低温情况下变频器对设备的电磁干扰,提高超低温制冷机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93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3905.2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船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换样装置,包括样品腔管以及设于其内部的换样杆,所述样品腔管的外周设置有多个与之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抓取样品的换样组件,所述换样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样品架,所述样品架内转动安装有用于放置样品的样品托,所述换样杆在样品腔管内上下运动使样品架移动至更换样品区域或试验区域,所述样品托在更换样品区域转动至指定连接管所在方位以配合该连接管内的换样组件更换样品。本发明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自动实现连续换样,且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提高试验效率;能够控制待更换样品的温度,无需样品复温。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11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535000.6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船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5J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气体液化装置,包括补气系统和集成在真空罩中的制冷机,制冷机为多级制冷机,真空罩中设有低温节流装置;制冷机末级气缸底部或接近底部的低温部分开孔并连接低温节流装置,低温节流装置用以将气缸内的低温气体节流成低温液体或气液两相流体,低温液体或气液两相流体通过输液管排出;真空罩底部设有真空套管,该真空套管包覆输液管;补气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的出口通过输气管与制冷机相连,压缩机的进口通过回气管与制冷机相连;压缩机的进口或出口连接有进气管路,进气管路上设有流量控制阀;补气系统用以向制冷机内补充被液化的气体。本发明冷量利用效率高,液化效率高,且易于生产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187902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010796704.X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船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水平性能衰减的蓄冷式制冷机,包括气缸(13)和推移活塞,推移活塞的活塞筒体(121)的外周面与气缸(13)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122a)构成制冷剂气体流动的第二气体通道(122),且第二气体通道(122)与排气孔(12b)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22)的低温侧设有缓冲腔(125),该缓冲腔(125)沿着垂直于推移活塞轴向方向的径向投影距离d2大于第二气体通道(122)垂直于推移活塞轴向的最大径向投影距离d1;且在推移活塞的轴向位置上,缓冲腔(125)比排气孔(12b)远离气缸(13)的冷端。本发明设置的缓冲腔能够在非竖直状态下运行制冷机时,有效抑制制冷性能的衰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