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1157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910464183.5
申请日:2019-05-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外酶反应生成乙酰丙酮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基因Dke1K15Q连接到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载体;2)将步骤1)所得重组载体转化宿主菌中,获得重组菌,重组菌发酵培养,获得培养液;3)将步骤2)所得培养液经过处理,获得酶液;4)将步骤3)所得酶液与反应底物混合后反应,制备得到乙酰丙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体外利用酶反应将甲基乙二醛和乙酸铵转化为乙酰丙酮,产量达到388.9mg/L,对于解决全细胞合成体系中乙酰丙酮对于细胞的毒性抑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85276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0983978.X
申请日:2020-09-1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甲醛转化突变蛋白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突变蛋白可催化甲醛制备1,3‑二羟基丙酮,可进一步通过1,3‑二羟基丙酮合成乳酸。本发明的获得的突变体大大提高甲醛到1,3‑二羟基丙酮的催化效率,可以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446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221260.7
申请日:2020-03-2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摘要: 一种提高乙酰丙酮合成效率的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核苷酸、表达载体、重组菌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定点突变的方法,将乙酰丙酮裂解酶第60位的丙氨酸变为天冬氨酸,将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用于乙酰丙酮的合成后,提高了乙酰丙酮的产量,达到86.7mg/L,本发明对乙酰丙酮裂解酶的工程改造和乙酰丙酮的生物合成提供了良好范例。
-
公开(公告)号:CN11259284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30285.7
申请日:2020-11-24
申请人: 浙江海洋大学
IPC分类号: C12N1/20 , C12N1/14 , C12P39/00 , C12P7/28 , C12P7/16 , C12P7/08 , B09B3/00 , B09B5/00 , C05F9/02 , C12R1/145 , C12R1/885 , C12R1/0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制取化工原料的工艺,其步骤主要包括固液分离得到餐厨垃圾固体和浓缩液,浓缩液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将餐厨垃圾固体进行分拣、绞碎、糖化,然后离心分离得到油脂、残渣和餐厨垃圾糖化液,油脂作为生物柴油,残渣作为肥料,餐厨垃圾糖化液接种垃圾用复合菌液进行发酵处理,提取化工原料。上述垃圾用复合菌液由丙酮丁醇梭菌、哈茨木霉菌、红螺菌复合制备得到;将制备得到的垃圾用复合菌液,用于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工艺中,得到具有较高含量与生产速率的化工原料;本发明最大化的回收利用的餐厨垃圾中的各类资源,且生产过程清洁环保,不产生二次污染,实现餐厨垃圾处理的高效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51328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80050116.7
申请日:2019-07-26
申请人: 环球生物能源公司
摘要: 描述了一种从磷酸二羟丙酮(DHAP)和甘油醛‑3‑磷酸(G3P)产生果糖‑6‑磷酸(F6P)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使磷酸二羟丙酮(DHAP)酶促转化成二羟丙酮(DHA);并且(b)使如此产生的二羟丙酮(DHA)和甘油醛‑3‑磷酸(G3P)酶促转化果糖‑6‑磷酸(F6P);或包括步骤:(a’)使甘油醛‑3‑磷酸(G3P)酶促转化成甘油醛;并且(b’)使如此产生的甘油醛连同磷酸二羟丙酮(DHAP)一起酶促转化成果糖‑1‑磷酸(F1P);并且(c’)使如此产生的果糖‑1‑磷酸(F1P)酶促转化成果糖‑6‑磷酸(F6P)。
-
公开(公告)号:CN1120115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464183.5
申请日:2019-05-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外酶反应生成乙酰丙酮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基因Dke1K15Q连接到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载体;2)将步骤1)所得重组载体转化宿主菌中,获得重组菌,重组菌发酵培养,获得培养液;3)将步骤2)所得培养液经过处理,获得酶液;4)将步骤3)所得酶液与反应底物混合后反应,制备得到乙酰丙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体外利用酶反应将甲基乙二醛和乙酸铵转化为乙酰丙酮,产量达到388.9mg/L,对于解决全细胞合成体系中乙酰丙酮对于细胞的毒性抑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755172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611167145.6
申请日:2016-12-1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P19/02 , C12P9/00 , C12P19/32 , C12P7/04 , C12P7/28 , C12P7/54 , C12P7/62 , C12P13/06 , C12P13/10 , C12P13/12 , C12P13/14 , C12P13/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乙醇醛合成乙酰辅酶A及其衍生产品的新途径,所述方法包括在酶催化下乙醇醛和3‑磷酸甘油醛反应生成5‑磷酸阿拉伯糖的反应,所述的酶选自醛缩酶、转醛醇酶、及其同工酶、突变酶。该方法的催化速率较高,反应路线的碳理论得率为100%,没有碳损失,G3P、酶和辅酶均可循环使用,反应效率较高,成本有所降低,另外,来自磷酸戊糖途径的辅助酶Rpi A及Rpe,与底物亲和力强、催化活性高。上述制备方法的该方法在体外连续多酶催化、补料发酵、连续发酵等可控制底物水平的生产过程中会发挥更为明显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22598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80055918.2
申请日:2018-09-04
申请人: 威妥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沃特·范海克 , 赫尔穆特·埃尔斯兰德 , 卡罗利恩·范布鲁克霍文 , 海伦妮·德韦弗 , 埃尔曼·贝克尔斯
摘要: 披露了获得化合物的方法和对应的设备。该方法包括将底物(14)添加到包括在反应器(13,33)中的介质(132)中,并使该底物在该反应器中反应以形成该化合物。第一流(15)通过第一膜(115)从反应液分离出来。第二流(16)通过第二膜(125)从该反应液分离出来。该第一膜是过滤膜并且该第二膜配置为用于液-气或液-液萃取。在分离步骤期间,该第一膜和该第二膜至少部分地浸入该介质中并相对于该反应器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4529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62658.9
申请日:2013-05-23
申请人: 朗泽科技新西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迈克尔·安东尼·舒尔茨 , A·哈维尔 , A·奥罗斯卡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从发酵液中产生、分离和回收一种或多种发酵产物的改良方法。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增加发酵反应效率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整合有用于从发酵液中分离发酵产物的模拟移动床的发酵系统和相应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467919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510503134.X
申请日:2015-08-1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丁醇发酵总溶剂产量的方法,包括(1)将丁醇发酵菌的孢子液接种到RCM培养基中,得到发酵菌种子液;(2)制备P2发酵培养基,其中初始发酵培养基中总糖浓度为30‑60g/L,pH自然;补料发酵培养基中总糖浓度为70‑100g/L,pH为7.0‑9.0;(3)在发酵罐中,预先装入1/4‑1/2发酵罐有效体积的初始发酵培养基,按照体积比2%‑5%的接种量接入发酵菌种子液,当发酵菌生长至对数期,按照流加时间16‑24h匀减速流加剩余体积的补料发酵培养基,流加结束后继续发酵60‑72h。本发明在丁醇发酵菌的生长对数期,通过匀减速补加高pH值培养基的方式,促进菌种的二次生长,延长了产酸期的时间,在碳源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提高了发酵周期内溶剂的产率,增加了总溶剂产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