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443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33313.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获得无内毒素蚕丝蛋白的洁净蚕茧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是将家蚕饲养房间环境饲养,用稀释的新洁尔灭和紫外将房间消毒,房间中保证有空调和加湿器,控制温湿度;选择健康的蚕卵;在24‑28℃和60%‑80%湿度控制良好的孵化箱中将蚕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孵化后,喂食或未经农药处理的桑叶;每个龄期眠时,用新洁尔灭和紫外灯方式消毒;结茧过程中在洁净车间中进行,开启空气净化器或开启控制空气中细菌的杀菌装置,避免细菌吸附在蚕丝上,得到低内毒素的洁净蚕茧,得到的蚕茧内毒素低于0.3EU/mL,内毒素含量低,可以用在化妆品、生物医药和材料学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348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209444.6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 西南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C12N15/65 ,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 A01H5/00 , A01H5/06 , A01H5/1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甘蓝型油菜耐旱基因BnaC04ARL及其应用,所述基因在植物中进行表达,以提高植物的耐旱性,所述基因包含选自下组的核苷酸序列: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或/和编码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成功克隆并鉴定了甘蓝型油菜中的耐旱基因,该基因的发现为提高油菜作物的耐旱性提供了新的分子工具。通过在植物体内表达BnaC04ARL基因,能够显著增强甘蓝型油菜在干旱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作物在不利气候条件下的产量稳定性,还能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对于干旱频发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8057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32328.6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IPC: A01K61/10 , A23K50/80 , A23K10/30 , A23K20/147 , A23K20/158 , A23K20/20 , A23K10/22 , A23K10/20 , A23K20/163 , A23K20/174 , A23K20/26
Abstract: 一种提高鳜鱼抗热应激能力的养殖方法,是在池塘中进行养殖,当水温在32‑35℃高温时,鳜鱼每日均在6:00投喂一次抗热应激饲料,100g以下的鳜鱼苗种日投饲率1.5‑2.0%,100‑250g鳜鱼日投饲率1.0‑1.5%,250g以上的鳜鱼日投饲率低于1.0%。本发明采用生理生化、组织学、营养学等研究手段,解析合理营养干预高温对鱼体的胁迫机制。通过科学饲养,增加鱼体对饲料的摄食量,加快鳜鱼生长,提高了鳜鱼的抗热应激能力,增强鳜鱼在高温环境下的肝脏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提高了鳜鱼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提高鳜鱼高温存活能力,在35℃长期高温环境下存活率达到96%。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4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98936.4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甘蓝型油菜中的BnaA3.NF‑YB8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抗旱性方法。步骤如下步骤如下:S1:进行BnaA3.NF‑YB8过表达载体构建以及过表达载体的拟南芥转化;S2:获得BnaA3.NF‑YB8过表达载体的油菜植株。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甘蓝型油菜中的BnaA3.NF‑YB8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抗旱性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过表达BnaA3.NF‑YB8在经过干旱胁迫后,许多参与干旱胁迫响应的基因上调表达,将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OE‑1、OE‑2、OE‑3、OE‑4,WT和拟南芥突变体nf‑yb8在抽薹期进行了干旱胁迫实验,突变体对干旱胁迫敏感,而异源过表达株系表现出对干旱的抗性;同样,在将过表达转基因油菜OEYB8‑1、对照J9709的干旱胁迫表型观察中发现过表达油菜对干旱更具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4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609637.4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 巫溪县薯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C12N15/29 , C12N15/84 , C12Q1/6895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马铃薯块茎采后发芽的StSCL‑32基因及应用,以StSCL‑32基因为对象,克隆了该基因的ORF全长,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结构、进化关系、组织表达情况等。qRT‑PCR结果表明StSCL32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在根、叶片、块茎发育和发芽过程中表达较高,说明StSCL32基因可能特异参与马铃薯块茎发育和发芽过程。转基因表型结果显示,StSCL32‑RNAi转基因马铃薯块茎发芽显著增快。表明StSCL32可能参与负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芽过程。通过表达特性分析和功能分析初步明确StSCL32在马铃薯块茎发芽过程中的功能,为阐明马铃薯休眠和发芽过程的作用机理奠定分子基础,同时也为后续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和分子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3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73459.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敲除毛白杨ASHR3基因在提高木材产量中的应用及其方法,通过将ASHR3敲除植物载体导入毛白杨中,获得了ASHR3敲除转基因植株;在敲除植株中茎木质部占比显著高于WT,木质部层数以及形成层层数也显著增多;该结果说明缺失ASHR3后杨树茎形成层活性及木质部分化受到了促进,对杨树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35874.2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IPC: C12N15/85 , C12N15/113 , C12N15/12 ,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敲低家蚕VPS16基因表达在制备油蚕品系中的应用,通过将Cas9品系和gRNA的转基因品系,通过两个品系的杂交实现对靶基因VPS16的敲除,育成VPS16基因功能缺陷,影响尿酸等物质在家蚕体内的运输及蓄积过程,使家蚕表皮中尿酸积累大量减少的同时,还影响了家蚕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体型变小、发育变慢的高度油蚕表型,获得的品系可用于研究人类的嘌呤代谢,将其作为药物筛选模型,为人类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等疾病的药物筛选提供支持;还可以为制备低尿酸盐的全蚕粉、白僵蚕等食品、药品的开发提供更多蚕种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736362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1305587.2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柑橘CsGATA17基因及其提高柑橘溃疡病抗性的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柑橘CsGATA17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克隆柑橘CsGATA17编码基因的RNAi片段;(2)构建干扰载体;(3)干扰载体转化柑橘,得到转基因植株。通过将一个CsGATA17编码基因的干扰载体整合到柑橘中,降低CsGATA17的转录水平,显著提高柑橘对溃疡病的抗性,并且不影响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在柑橘抗溃疡病育种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候选基因同多个溃疡病抗、感病基因进行溃疡病抗性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8638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28543.3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柑橘CsNAC21/22基因在提高柑橘溃疡病抗性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CsNAC21/22基因的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提高CsNAC21/22基因的表达量柑橘溃疡病抗性增强。过表达CsNAC21/22基因的植株与WT植株相比,能显著减轻溃疡病的发病程度,减小病斑面积,最大降低为WT的60.6%,病情指数为WT的60.7%;柑橘CsNAC21/22基因转录水平的升高不会对植株的外观表型和长势产生明显影响;本发明提供的柑橘CsNAC21/22基因可以独立用作研究橘溃疡病抗性的候选基因,也可以与其他的抗病或感病基因一起进行柑橘抗溃疡病分子育种,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638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25263.7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水气单胞菌pspC基因突变株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S1、提取嗜水气单胞菌全基因组,构建pspC基因敲除所使用的引物;S2、以所提取的嗜水气单胞菌全基因组为模板,使用引物进行目的基因上下游同源臂扩增和重叠延伸,得到缺失后的pspC基因片段;S3、缺失后的pspC基因片段导入自杀质粒pRE112,得到重组质粒pRE112‑ΔpspC;S4、将重组质粒pRE112‑ΔpspC转入E.coli sm10λ感受态细胞,通过接合转移构建同源重组突变株,再通过蔗糖压力筛选,得到所述嗜水气单胞菌突变株ΔpspC。本发明通过分子克隆技术、Overlap PCR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利用自杀载体对嗜水气单胞菌pspC基因进行框内缺失突变,获得基因缺失的,且能稳定遗传的嗜水气单胞菌突变菌ΔpspC。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