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拉式软轴用密闭快接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2297237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0843643.3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拉式软轴用密闭快接机构。提出的一种单拉式软轴用密闭快接机构用以连接前段软轴与后段软轴;所述的密封快接机构具有连接卡头;所述连接卡头的前端与前段软轴的芯线连接;所述连接卡头的后端具有卡槽;所述的卡槽内镶嵌有与后段软轴连接的就球头;所述的球头压铸在后段软轴的芯线前端;所述的密封快接机构还具有密封在前段软轴与后段软轴连接处的套管;所述的套管一端有台阶孔,通过台阶定位与前段软轴上螺纹接头组件连接;所述的套管的另一端套于后段软轴的密封接头组件上。本实用新型连接两段分体软轴并对连接部位进行良好的密封。

    压路机多功能操纵手柄
    8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848754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21951585.X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路机多功能操纵手柄,包括手柄杆,所述手柄杆的上端设置有手柄球,手柄球通过格挡将手柄球隔开,手柄球的前侧面左侧设置有指拨轮,所述指拨轮采用的型号为YB-DK08101霍尔式指拨轮,所述指拨轮上设置有油门加档和油门减档,手柄球的前侧面右侧设置在档位开关,手柄杆的下端设置有磁块,手柄杆一侧附近设置有方向感应模块,所述方向感应模块包括PCB板和霍尔元件,PCB板上设置有霍尔元件,本压路机多功能操纵手柄将换档与油门集成在手柄上,在手柄上实现换档操作与油门的增减,与现有技术相比,免于驾驶员在换档手柄与油门之间的频繁切换,简化操作,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

    带中位锁止的斜出多路阀自锁自复位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211667246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20061238.6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中位锁止的斜出多路阀自锁自复位控制器,包括转杆和控制器壳体,所述转杆的外侧面滑动套接有套筒,套筒的外侧面下端一体连接有固定圈,固定圈的下端固定有限位圈,固定圈的直径大于限位圈的直径,控制器壳体的上方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中间位置开有滑槽,滑槽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与限位圈的外径相配合,本带中位锁止的斜出多路阀自锁自复位控制器增加了多路阀的中位锁止装置,提升了操作安全性,实现转杆使用后的自动复位,使得操作更加方便,通过倾斜设置的底板,便于控制器的布局,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安装选择。

    新型的转换控制机构
    8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800216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1812193.5

    申请日:2019-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转换控制机构,包括外管,所述外管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圆形通孔,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锁紧螺母,转动轴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自润滑套,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铜垫和隔套,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油嘴,本新型的转换控制机构结构紧凑可靠,通过连接板转动进而实现传动,实现转换的功能,降低劳动强度,而且由于在较小的空间内安装,方便安装,同时自润滑套的使用可以使轴转动灵活无卡滞,转动灵活,防止卡滞。

    滞回型的气体压力管理器及气压调节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0015374U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20956596.0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滞回型的气体压力管理器及气压调节设备。所述滞回型的气体压力管理器包括控制电路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连接的变容式硅膜盒气体压力传感器、压力调节旋钮、压差调节旋钮及继电器,所述变容式硅膜盒气体压力传感器检测待测气体的气压变化生成检测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模块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压力调节旋钮设置的压力值及所述压差调节旋钮设置的回差范围控制所述继电器的运行。所述气压调节设备采用所述滞回型的气体压力管理器。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滞回型的气体压力管理器及气压调节设备的稳定性更佳。

    电子换挡控制电路
    8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86720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2219445.5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换挡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连接;第一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2A,霍尔开关F、电容C2以及电阻R3、R5、R10、R12、R13、R14;第二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2B,霍尔开关R、电容C1以及电阻R2、R4、R6、R7、R8、R11。本实用新型通过霍尔开关来实现前进挡和后退挡的更换,换挡更加方便,快捷。在更换前进挡时,不需要通过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吸合来实现前进挡的更换,在更换后退挡时,不需要通过MOS管导通,继电器吸合来实现后退挡的更换,减少电路中的元件,同时降低了元件出现故障的概率,保证操纵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新型换挡控制器
    8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31692U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21116252.0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换挡控制器,其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一端的手柄杆组件、变速摇臂组件及连接手柄杆组件和变速摇臂组件的直杆球铰,变速摇臂组件包括安座于底座上端的连接杆、套设于连接杆的轴承组件及与轴承组件固定连接的传动臂,传动臂包括与轴承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臂及自所述第一传动臂末端弯折延伸的第二传动臂,所述第一传动臂用于连接软轴,第二传动臂与所述直杆球铰固定连接,在新型换挡控制器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操作手柄杆组件带动直杆球铰摆动,从而带动变速摇臂组件摆动,进而控制软轴换挡。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换挡控制器,结构简单可靠,使用稳定,操作快捷,提升了驾驶员的操控舒适性。

    车辆操纵控制机构
    8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19324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0966412.4

    申请日:2018-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操纵控制机构。所述车辆操纵控制机构包括中心轴、安装于所述中心轴的两个立板及与所述立板连接并用于安装软轴的拉线安装机构,所述立板安装于所述中心轴并可绕所述中心轴旋转,两个所述立板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孔,且不同立板同一位置上的两个安装孔正对设置,所述拉线安装机构对应安装于任一所述安装孔,所述拉线安装机构用于安装软轴,所述立板绕所述中心轴旋转时,驱动所述拉线安装机构及所述软轴运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操纵控制机构可根据车体的实际排布情况,自行决定拉线走向,实现一款车辆操纵控制机构多种排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油门传感器
    8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18789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282721.6

    申请日:2018-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门传感器。所述油门传感器包括模拟量模块和开关量模块,所述模拟量模块包括磁块和对应磁块设置的霍尔芯片,所述霍尔芯片检测所述磁块形成的磁场强度并输出与所述磁场强度对应的电压信号,所述开关量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和开关芯片,所述霍尔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芯片的输出端和所述霍尔芯片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门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电子组成,能同时输出模拟量信号与开关量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一种电子手油门控制器及电子手油门

    公开(公告)号:CN208615720U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21068058.X

    申请日:2018-0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手油门控制器及电子手油门,所述电子手油门控制器包括油门支座、转动轴、传感器端盖以及传感器,油门支座用于安装所述转动轴和传感器;转动轴安装在油门支座上,转动轴与电子手油门的手柄杆连接;传感器安装在油门支座背向转动轴的一侧;传感器端盖安装于传感器与转动轴之间,且转动轴的轴端插入传感器端盖内,以带动传感器端盖转动;传感器端盖贴近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磁环,磁环相对的两侧设置有磁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手油门控制器,通过旋转手柄杆来实现发动机油门大小的控制,其整体机构体积小,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电器元器件整体密封性和稳定性高,同时具有使用寿命高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