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55746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880115343.5
申请日:2008-10-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65 , H01M2/0207 , H01M2/0287 , H01M2/065 , H01M2/0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3 , H01M10/6551 , H01M10/6556 , H01M10/6562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如下结构构造的电池单元,其中阴极/隔膜/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安装在由包含树脂层和金属层的层压片形成的电池壳中,同时所述电极组件与伸出到所述电池壳外部的电极端子相连接,其中所述电池壳设置在其外圆周端部处,并具有通过对所述层压片的上部和下部进行热焊接而形成的密封部,并且用于加速从所述电池单元散热的片型构件(“导热片”)延伸至所述密封部,同时所述导热片部分地覆盖所述电池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005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20050.9
申请日:2008-06-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H01M10/052 , H01M10/345 , H01M10/613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Y02E60/12 , Y02T10/7011
Abstract: 在此公开了一种中型或大型电池组壳,于其中安装具有多个堆叠的、可充电和放电的电池组电池的电池模块,其中该电池组壳设有一个冷却剂入口端口和一个冷却剂出口端口,该冷却剂入口端口和冷却剂出口端口被布置为使得用于冷却电池组电池的冷却剂可在与电池组电池的堆叠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电池模块的一侧流到另一侧,该电池组壳还设有从冷却剂入口端口延伸到该电池模块的一流动空间(‘入口管’)和从该电池模块延伸到冷却剂出口端口的另一流动空间(‘出口管’),并且一个或多个导引器部件被置于入口管中,用于在与电池组电池的堆叠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导引冷却剂的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0550503C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580017212.X
申请日:2005-05-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567 , H01M10/4235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 H01M2300/0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正极(C)、负极(A)、分离膜和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其中电解液包含:(a)含腈基的化合物和(b)反应电位为4.7V或更高的化合物。通过加入氟代甲苯化合物,锂二次电池可防止由为了提高高温循环特性和安全性而加入到电解液中的含腈基的化合物引起的问题(这种问题如高温(>80℃)存储条件下的电池溶胀现象和回复容量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0544106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580017392.1
申请日:2005-05-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正极(C)、负极(A)、分离膜和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其中电池的各自电极每单位面积的负极活性材料(A)对正极活性材料(C)的重量比(A/C)在0.44和0.70之间,并且电池表现出在4.35V和4.6V之间的充电截止电压。高电压锂二次电池通过控制各自电极中每单位面积的负极活性材料(A)对正极活性材料(C)的重量比(A/C)满足了容量平衡。因此,可显著提高使用锂/钴基正极活性材料的电池的可用容量和平均放电电压,在常规4.2V电池中锂/钴基正极活性材料表现出约50%的可用容量。另外,可显著提高过充电条件下的电池安全性,并因此提供具有优异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长的高电压和高容量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032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780025647.8
申请日:2007-05-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10/0587
Abstract: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双卷绕型电极组件,其被构造为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阴极和阳极彼此相对,同时在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放置一分隔板,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制造如下:准备多个电池单元,各个电池单元具有卷绕的预定尺寸的阴极薄板和阳极薄板,同时在所述阴极薄板和所述阳极薄板之间放置一分隔板,所述各个电池单元的截面都是椭圆形的;并且将所述电池单元布置到一个长的分隔薄板上,同时依次卷绕所述电池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36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423780.X
申请日:2011-11-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57 , H01M2/22 , B60L50/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H01M10/656 , H01M2220/20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两行或者更多行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以竖直或水平方式堆叠的电池单元或者多个单元模块,该单元模块中嵌入有两个或者更多个电池单元;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其被分别设置在电池组外壳的上部和下部处,使得用于冷却作为单元模块的电池单元或者单元电池的冷却剂能够在与单元电池的堆叠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电池模块的一侧流到另一侧;从冷却剂入口到电池模块横跨的流动空间(“冷却剂引入部”);以及从电池模块到被设置在电池组外壳中的每一个上的冷却剂出口横跨的流动空间(“冷却剂排出部”),其中冷却剂出口在侧向方向上相对于从冷却剂入口流入的冷却剂的流动方向以至少30度弯曲。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26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180049194.9
申请日:2011-10-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7 , F25D17/00 , H01M2/02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B60L11/1874 , B60L11/1879 , B60L2240/545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2220/20 , Y02T10/7005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在该电池组中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被形成在组外壳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处,并且冷却剂入口单元和冷却剂出口单元被形成在组外壳中。冷却剂入口单元包括:(a)平行入口部,该平行入口部接触冷却剂入口并且平行于单元电池堆的上表面;和(b)倾斜入口部,该倾斜入口部被连接到平行入口部使得离单元电池堆的上表面的间距从冷却剂入口到面向冷却剂入口的相对端变窄。平行入口部和倾斜入口部相互接触的拐点位于冷却剂入口的方向上的第一单元电池(“第一单元”)和面向第一单元的外壳之间的冷却剂流动通道(“第一冷却剂流动通道”)的区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341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180051620.2
申请日:2011-11-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 H01M10/6563 , H01M10/647 , H01M10/6566 , H01M10/613 , H01M10/6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004 , H01M2/1077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6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2220/20
Abstract: 提供一种包括两行或更多行电池模块的电池组,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元或其中嵌入有两个或更多个电池单元的多个单元模块,其以垂直或水平的方式堆叠,其中每个电池模块被嵌入在各个电池组外壳中,每个电池组外壳在上部处设有冷却剂入口且在下部处设有冷却剂出口,允许用于冷却电池单元的冷却剂在电池单元或单元模块的堆叠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从电池模块的一侧流到另一侧,且每个电池组外壳设有从电池模块到冷却剂入口横跨的流动空间(“冷却剂入口部”)和从电池模块到冷却剂出口横跨的流动空间(“冷却剂出口部”),其中冷却剂入口从一个冷却剂入口管分支且连接到各个电池组外壳,并且冷却剂出口从电池组外壳中的每一个延伸且连接到一个冷却剂出口管。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21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49785.6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H01M2/1083 , H01M10/04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通过具有特定的结构相对于在前后方向上的振动并且相对于电池组的重量具有改进的支撑,该特定的结构包括被联接到被定位在后安装构件之间的横向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横向支撑构件的托架,使得通过横向支撑构件使电池组的重量能够被分布到前安装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68566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80042287.8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 H01M2/12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6 , H01M10/613 , H01M10/65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H01M2/12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2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第一电池单元;第一和第二侧部;框架构件,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壁;以及第一和第二导热板构件。多个流动通道由第一和第二导热板形成。第三侧壁具有第一排出口,该第一排出口被构造成容纳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一电极端子。如果第一电池单元排出气体,则第一排出口被构造成将该气体从第一电池单元排出到框架构件之外,使得该气体与流过所述多个流动通道的空气分离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