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1141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355917.2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曾杰 , 谢宁 , 陈晓科 , 徐晓刚 , 张弛 , 李兰芳 , 李鑫 , 黄嘉健 , 汪进锋 , 黄杨珏 , 周少雄 , 周述前 , 张臻 , 王雪莹 , 韦玮 , 张晓宇 , 董星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电网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通过采用SVM方法作为功率预测的基础模型,为解决相似度阈值以及SVM参数的选取问题,选取蒙特卡洛方法对其进行优化,蒙特卡洛优化的效果以SVM模型对历史数据的拟合程度为判断依据,可靠性高、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500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10702589.4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输电网的终端变电站的主接线拓扑结构,并分别获取终端变电站的电源进线和站内主设备的平均停运指标;根据主接线拓扑结构及电源进线和站内主设备的平均停运指标,确定输配连接点的平均停运指标;获取配电网拓扑结构,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以开关装置为边界将待评估馈线划分为若干个最小隔离区;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确定最小隔离区的区域类型及每个最小隔离区的用户数,并获取各区域类型的平均停运指标;根据输配连接点的平均停运指标、主接线拓扑结构、配电网拓扑结构、用户数及待评估馈线的各区域类型的平均停运指标,确定待评估馈线的系统平均停电时间。其评估结果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6130015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0574464.2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包括串联变压器、串联变换器、并联变换器;串联变换器与并联变换器之间包括:第一端均与直流侧的正极连接、且两个第一端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器件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其公共端接地且分别与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以及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直流侧的负极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在发生电压暂降、或存在电压谐波、电压不平衡分量等串联侧能量消耗较大的电源电压工况时,并联变换器的直流侧电压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值,有效提高并联变换器的补偿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89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07228.1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唐酿 , 盛超 , 龙孟姣 , 陈晓科 , 黄辉 , 陈锐 , 朱良合 , 骆潘钿 , 张健 , 王红星 , 刘正富 , 曾杰 , 谢宁 , 翁洪杰 , 张俊峰 , 张毅超 , 安然然 , 赵艳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34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相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设备供能方法及系统,其中,该三相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设备供能方法包括:栅状电场能收集装置获取到在三相高压输电导线与所述栅状电场能收集装置之间形成的等效分布电容收集的能量后,在所述栅状电场能收集装置两端形成电压,使得与所述电压对应的电流流向能量变换装置,其中,所述栅状电场能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三相高压输电导线与杆塔之间。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导线附近自带的电场能对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进行供电,在供电可靠性方面大大提高,因此,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得到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60274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39958.5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唐酿 , 盛超 , 龙孟姣 , 陈晓科 , 黄辉 , 陈锐 , 朱良合 , 骆潘钿 , 张健 , 王红星 , 刘正富 , 曾杰 , 谢宁 , 翁洪杰 , 张俊峰 , 张毅超 , 安然然 , 赵艳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压在线监测设备无线供电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高压在线监测设备无线供电方法供电可靠性不足,在供电距离,供电功率及效率,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供电成本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高压在线监测设备无线供电方法包括:步骤一:取能线圈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从高压母线上取出能量,通过AC/DC,DC/AC电压变换,将50Hz的交流电转换成高频率的交流电;步骤二:高频率的交流电通过发射线圈,将能量散发至周围空间,在空间中形成高频的电磁场,经过多米诺中继线圈对能量进行定向传递,接收端收到能量;步骤三:接收端收到能量后,进行电能变换处理,供给蓄电池和负载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5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367302.2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谢志文 , 唐酿 , 陈璐寒 , 黄明欣 , 黄辉 , 曾杰 , 陈锐 , 谢宁 , 罗威 , 韩金尅 , 关富敏 , 刘建明 , 游捷 , 舒坚 , 许超 , 冯文晴 , 游德华 , 陈浩林 , 贾玲 , 林燕群 , 贺臣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动惯量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采集虚拟同步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参数;根据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以及有功功率计算公式函数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小信号模型;设置小信号模型的约束条件,根据约束条件计算得到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的取值范围;由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的取值范围,根据转子角速度变化率自适应的调节转动惯量;根据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的取值范围,计算阻尼系数的边界条件,根据边界条件选取对应的阻尼系数。本申请通过虚拟同步技术实时调节虚拟惯量和阻尼的大小有效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90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333873.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块并联型应急电源及控制方法。本发明储能应急电源系统基于双向背靠背储能变流器结构,在实现多种运行模式灵活切换的情况下,还能实现模块化扩容,适应小负荷应急供电场景需求,同时在大负载应急供电场景,能实现无通信互联的扩容,利用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与电压和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控制,采取并联预同步控制策略实现下垂无通讯并机控制,实现应急供电时的模块化扩容,并具备并联运行多个模块的自动均流控制,为负载提供高品质、长时间的供电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68257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616325.8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变压器运行效率寻优方法、系统及设备,本发明通过获取电力电子变压器以及常规变压器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从而计算电力电子变压器在综合损耗最低值下的输出功率y0以及理想损耗,利用电力电子变压器功率双向灵活可控的特性,采用PQ控制策略对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并通过在寻优区间内进行迭代寻优,获取电力电子变压器实际损耗最小的最优输出功率,从而使得电力电子变压器和常规变压器都运行在最优区间内,实现常规变压器及电力电子变压器综合能效最优,减少能源的浪费,并提升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性能及寿命,改善常规变压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77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811517523.8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预测的新能源功率平滑控制方法,其包括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预测与储能装置输出功率指令调整;在系统级中央管理单元中得到新能源目标输出功率,在本地控制中计算出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当前时刻参考输出功率预指令,以此预测下一时刻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再判断下一时刻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若是在,则按照当前时刻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的参考输出功率预指令PSCref(t)和PBref(t)输出,若下一时刻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超出允许范围,则超级电容器对蓄电池充电,或者蓄电池对超级电容器充电。所以更加精确地避免了混合储能系统的过充和过放,同时实现了新能源实际输出功率对新能源目标输出功率的快速跟随。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20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724040.6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25B30/04 , F25B43/00 , F25B41/40 , F25D3/00 , F25D3/02 , F25C1/00 , F24S10/00 , F03G6/06 , F01D15/10 , F01K1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冷热电冰联供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组件、制冷机、第一热水箱、制冰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六管道;第一管道分别连通太阳能集热组件的工质出口与制冷机的工质入口;第二管道分别连通制冷机的工质出口和制冰机的工质入口,第二管道与第一热水箱的工质入口连通;第三管道分别连通制冰机的工质出口和太阳能集热组件的工质入口。第六管道分别连通第一热水箱的工质出口与第三管道的中部连通口;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第一开关阀位于第二管道的中部连通口与第二管道的末端口之间;第六管道上设置有第四开关阀。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仍然缺乏一种可以显著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设备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