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4900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42826.4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885 , G01S7/282 , G01S7/2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SOC手持式探地雷达系统。该系统以一块内嵌FPGA和ARM处理器的集成芯片作为主控单元,配合外围电路和通信单元完成了雷达脉冲发射、数据接收及信号处理等功能。雷达脉冲发射单元和可编程增益放大电路完成了雷达脉冲发射与接收并完成滤波放大等功能;基于FPGA设计的等效采样时序控制单元保证了回波的精确性和分辨力;ARM处理器对雷达回波进行实时处理,通过触摸屏控制器进行人机交互,同时可以上传雷达数据到上位PC机或者云端保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携性好,可以实现雷达数据的实时在线处理功能,并保证了测量的高精度、操作的自由度和人性化,在军用、工控、民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77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95334.3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声局域网的多跳接入方法,包括网络发现、中继路径确定、关联三个阶段。在网络发现阶段,需接入网络的待接入节点首先通过广播网络发现探询包来探测可供接入的网络。在中继路径确定阶段,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路径寿命及能量效率的中继路径选择方法,该方法将优先选择寿命更长的路径作为中继路径,当路径的寿命相差不大时,将选择能量效率高的路径作为中继路径。在关联阶段,新节点完成与接入点的关联协商。为了实现多跳中继转发功能,本发现通过建立MAC地址转发表并查询该表来进行MAC层路由。本发明能够实现水声局域网中节点通过多跳方式接入网络的功能,并能够有效地延长网络的寿命及提高网络的能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0868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10031.4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曲率连续可调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路径曲率连续化,利用参数化的Catmull-Rom曲线连接各路标点,通过优化插值方法保证连结点处曲率连续;第二步,计算路径曲线各点曲率值,查找并标注曲率值超过规定阈值的曲线起点Pointstart、终点Pointgoal;第三步,采用最小曲率圆转移法,利用曲率值单调变化的Bezier曲线连接Pointstart、Pointgoal。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出了一种经过所有路标点的平滑路径规划方法,采用参数化的Catmull-Rom曲线,确保路径经过所有路标点;通过优化插值算法,保证路径各点曲率连续;利用曲率单调平滑连接算法,控制路径曲率极值范围,使路径在满足无人机运动学条件前提下,具有精确性和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77733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96776.1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多点动态接入的优化分配方法,包括动态选择并网节点,计算每个并网节点单独接入分布式电源后的配电网的网络损耗影响,根据配电网的网络损耗对并网节点进行数据分类,根据配电网的网络损耗影响对分布式电源节点进行聚类和排序,分配并网分布式电源节点的能量注入率,将分配后的分布式电源电能注入率作为初始化条件,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分布式并网电源的能量注入率,以达到配电网的网络损耗最小的目标。本发明使得配电网的网络损耗达到最小,使用灵活,可根据电网电能供给和负载变化,动态调节分布式电源接入及电能注入率,可有效提高分布式电源的发电效率,保障公平性,减小配电网的网络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66529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25372.8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车载传感器网络事件区域检测方法,能够在缺少先验知识、针对高移动性网络拓扑和应对复杂多变道路交通场景的情况下,有效实现检测出事件的发生区域。本发明包括车载传感器网络场景初始化和维护、道路划分子小区事件监测概率模块、道路划分子小区事件发生概率模块、事件发生置信度模块、证据合并冲突计算模块、事件区域判定模块和事件检测触发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1355390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810048774.6
申请日:2008-08-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传感器网络高时间分辨率数据虚拟簇收集方法,先建立网络节点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将网络从空间上分割成若干子区域,并建立子区域数据收集耗时模型,估计各子区域进行数据收集所需要的时间,将网络划分为更合理的子区域,达到子区域划分与收集耗时的平衡。为每一优化合并后的子区域分配一个执行器节点,并确定其部署位置,以便于更高效的收集数据。当执行器到达目的地后,建立子区域中节点的路由,从而构建虚拟簇。执行器节点充当簇头,在虚拟簇这种小规模的网络中高速收集其他固定节点的监测数据,以实现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高时间分辨率监测数据的收集,数据收集完毕,虚拟簇解散,网络切换回原有现场监测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744143A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510019254.9
申请日:2005-08-0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水域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它主要由计算机、基站和在线监测节点组成,在各自的程序控制协调下,通过无线收发接口互连组成。基站与监测节点之间和监测节点相互之间的互连路径,是通过节点互动的路由发现,实时实现自组织网络的形成。每一个节点都可自主的单独工作,也可以相互自组织成一个网络协同工作,实现大范围的监测。本发明可实时监测海洋水域的水质、温度、海浪等情况,为海洋工程、油气作业等海上生产活动提供环境参数,为海洋污染监控与防治提供决策依据,为海洋生态环境、海水养殖以及近海水产资源养护提供依据,从而有效保护海水域的产业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050515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910743054.X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4L12/751 , H04L12/707 , H04B7/185 ,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地一体化的混合路由方法,包括计算轨道面内卫星之间的链路距离和基于轨道间卫星之间的时变链路距离,建立时变双向曼哈顿卫星网络模型;统计各卫星与邻居卫星节点的队列时延及与地面节点间星地链路的队列时延;计算不影响网络路由性能的时间间隔,预测出在时间间隔内邻居节点与次近邻节点的链路传输时延和队列时延;根据基于预测次近邻的卫星路由算法,计算卫星网络路由的链路时延;在源终端与目的终端通信时,基于最小均方误差预测机制,预测地面路由上每条链路的队列时延;在5G‑卫星一体化的架构下以最小化天地一体化混合路由的链路总时延为目标,选择路径最优的上星5G‑卫星节点和下星5G‑卫星节点,得到天地一体化混合路由的集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50169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677308.2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S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普勒频移估计的水下节点被动运动速度估计方法,包括设当前进行第k次定位,建立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定位模型,获得第k-1次定位过程中水下的传感节点与参考浮标节点的通信时刻信息,计算第k-1次定位过程传感节点定位位置;根据第k-1次定位到第k次定位过程中获得的多普勒频移测量值和参考浮标节点实际运动速度矢量,计算传感节点实际运动速度矢量在第k-1次定位过程中传感节点位置与参考浮标节点位置连线上的投影分量;估计传感节点从第k-1次定位过程到第k次定位过程的实际运动速度矢量;得到第k次定位过程到第k+1次定位过程期间传感节点实际运动速度矢量预测值,并预测节点实时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326451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10740600.0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视觉特征提取的网页传感信息块判决方法。首先对网页内容进行预处理,提取网页源代码的标签结构树和截图保存集合;根据预处理得到的两个集合,对网页内容进行有效分割,控制网页的分割粒度,使其最大限度匹配传感信息块的粒度大小;最后,对分割后的所有网页数据块进行视觉特征分析,提取特征向量,利用分类器实现网页传感信息块的判决。本发明可以实现网页传感信息块的自动判决,并根据判决结果进一步为网页传感信息量的有效评价提供解决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