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簇位置集的压缩感知超宽带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6822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384988.6

    申请日:2014-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簇位置集的压缩感知超宽带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该压缩感知超宽带信道估计方法包括信道簇信息获取步骤、信道冲击响应估计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信道估计方法由两个阶段组成,前一阶段估计信道的簇结构化特征并给出反馈信息,后一阶段将前一阶段估计出来的簇位置集作为信道冲击响应重构算法中的先验约束,两个阶段充分利用了信道的准静态特性(即在一段时间内,信道的变化十分缓慢,可近似认为没有变化)和结构化特征。本发明的估计方法是基于贝叶斯压缩感知框架,无需知道信道的稀疏程度,且重构算法融入了信道的簇位置结构特征,实现起来复杂度不高且估计性能相对传统方法有一定的提升。

    基于双重稀疏模型解码的压缩感知视频传输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59112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389840.1

    申请日:2014-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重稀疏模型解码的压缩感知视频传输方法及系统,该压缩感知视频传输方法包括编码步骤和解码步骤。其中编码步骤包括视频帧图像分组步骤、压缩编码步骤;解码步骤包括关键帧重构步骤、边信息生成步骤、冗余字典构造步骤、非关键帧重构步骤和视频帧图像重组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由于更全面地挖掘视频帧图像的特征信息,由估计信息生成的训练集通过构造新型的字典,结合GPSR(Gradient Pursuit for Sparse Reconstruction)算法,能够提高非关键帧的重构质量,从而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基于GEO 骨干中继的深空下行链路多跳传输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9459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78160.0

    申请日:2017-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GEO骨干中继的深空下行链路多跳传输方法及系统,所建立的空间信道模型分为两跳:第一跳是深空探测节点-GEO骨干中继的空间直视链路,采用莱斯信道建模;第二跳是GEO骨干中继-地面站的近地直视链路,采用阴影莱斯信道建模。同时,当深空探测节点-地面站存在直视链路时,也采用阴影莱斯信道建模。本发明推导了星体间的摄动影响,对于GEO骨干中继节点的天线性能影响,推导了中断概率(OP)和平均符号差错概率(ASER)的计算表达式,以便更好的分析下行链路的传输性能。

    一种面向移动容迟网络的分布式中继纠删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719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310252948.1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移动容迟网络的分布式中继纠删编码方法,基于两信源、单中继、单目的节点的Y型拓扑。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的两信源单中继的IRD‑DLT中继译码转发方案:两个源节点使用WRSD分布进行编码、中继采用转发与随机网络编码相结合,有效适应移动容迟网络链路易中断的特点。基于此,利用中继的缓存信息设计了DRD‑DLT方案,将IRD‑DLT所需的信源编码冗余降低了约50%。最后,为降低目的节点所需的译码冗余,引入了SSGE译码算法,获得了译码复杂度与译码性能的折衷,使得目的节点译码冗余开销降低了约50%。

    一种面向无线体域网的能量效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156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310408431.7

    申请日:2013-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无线体域网的能量效率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分析体域网网络特点及路径信道损耗模型,确定工作模式;B、建立能耗最小化模型以及网络生命周期最大化模型;C、对能耗最小化模型以及网络生命周期最大化模型进行仿真与性能分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建立了更符合实际应用的网络生命周期最大化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优化分配方法提高了能量效率,得到了最优的网络生命周期。

    一种基于二维码定位的智能仓储移动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4475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22737.0

    申请日:2016-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仓储移动机器人系统,通包括手机客户端、机器人模块以及服务器,其中,手机客户端、服务器和机器人模块通过无线通信网络通信;机器人模块包括ARM芯片、arduino芯片、摄像头、电机驱动模块以及机器人本体;服务器采用A*路径规划算法进行路径规划,获得只含拐点坐标的路径,发送给机器人模块,实现所述机器人模块的控制及方向校正;机器人模块利用陀螺仪加里程计来进行内部定位,同时,摄像头扫描仓库地面的二维码,利用仓库二维码的布置方案进行机器人模块的外部定位,以实现对内部定位校正。本发明有效地消除了内部定位的累积误差,获得准确的定位,使机器人能更准确到达目的点准备进行货物搬运。

    一种基于倒位码字Plotkin构造和信息位重休眠的Polar码编码协作

    公开(公告)号:CN10610079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42500.X

    申请日:2016-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道编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倒位码字Plotkin构造和信息位重休眠的Polar码编码协作。本发明从分码字构造方式、性能优化等方面对基于Polar码的编码协作进行了研究。分码字构造方面,对非系统Polar的倒位码字进行Plotkin构造,获得基于倒位分码字的编码协作方法,使得衰落信道下的非系统Polar码编码协作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性能优化方面,本发明首先通过分析倒位分码字的译码特点,引入了信息位重休眠机制,使得协作收益得到提升;然后,将基于非系统Polar码的编码协作拓展至基于系统Polar码的编码协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由于引入了倒位码字Plotkin构造、信息位重休眠和系统Polar码,在慢衰落信道下,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对Polar码的性能提升更显著。

    一种基于打孔的极化码编码协作

    公开(公告)号:CN10610079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37722.2

    申请日:2016-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道编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打孔的极化码编码协作。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打孔的极化码编码协作,对非系统极化码和系统极化码的打孔编码协作展开了研究,首先对非系统极化码采用信息位重休眠优化的低复杂度准均匀打孔算法构造分码字,提出了一种在慢衰落信道下具有明显收益且协作程度可灵活变化的非系统极化码编码协作,然后论证了非系统极化码的打孔算法适用于系统极化码,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系统极化码打孔编码协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由于采用了打孔方法构造分码字,并引入信息位重休眠和系统Polar码,在慢衰落信道下,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对Polar码的性能有更显著的提升且协作程度更为灵活。

    串联阵列式交流磁场传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8500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27100.0

    申请日:2014-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联阵列式交流磁场传感装置,包括频率可调多通道信号发生器(1)、多个非晶材料部件(2)、多个传感电路子系统(11),所述非晶材料部件(2)与所述传感电路子系统(11)数量相同,且所述非晶材料部件(2)与所述传感电路子系统(11)为一一对应相连,所述频率可调多通道信号发生器(1)分别与多个传感电路子系统(11)相连,多个所述非晶材料部件(2)串联构成探头(10),所述频率可调多通道信号发生器(1)与所述探头(10)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串联阵列式交流磁场传感装置构造简单、性价比高,能够精确地检测水平分布的交流空间磁场。

Patent Agency Ranking